二战的虎式坦克到底有多强大?

驰骋上校

我是军事妹子,这么说吧,二战时盟国坦克驾驶员看到虎式就跟看到死神差不多。

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国军队虽然势如破竹的攻占了基辅,明斯克等城市并俘获了上百万的苏联军队。然而,五对轮神教T-34和152神教KV-2坦克仍然给德国装甲部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当时,德国装备的3号、4号坦克在正常距离上是几乎不可能击穿苏联的重型坦克的,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才发展了虎式重型坦克。

图为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全重56吨,装备有一门56倍径的88MM坦克炮,前装甲厚度为102MM,问世时是世界上性能最为优异的坦克。在实战中,虎式坦克可以非常轻易的在2000公里外打飞T-34坦克的炮塔,而T-34/76坦克在200米的距离上几乎都很难穿透虎式坦克的侧装甲,这也使得虎式坦克在东线战场上亮相时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图为T-34坦克

到了二战后期,虽然美国的M4A3小飞象和苏联的IS-2重型坦克在综合性能上已经超过了虎式。然而,经验丰富的虎式坦克车组总是可以先敌开火,先敌摧毁,所以即使到了二战后期,虎式坦克也仍然是盟军最忌惮的武器之一。并且,有经验的虎式坦克驾驶员还可以利用车身装甲的夹角增加等效装甲厚度,这也极大的提升了虎式坦克的生存几率。

图为英国保留的虎式坦克

此外,二战结束后,也仍有相当数量的虎式坦克作为装甲力量的补充在法国军队中服役,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法国的虎式和黑豹坦克才最终彻底退役。而且,直到今天,英国还有可以开动的虎式坦克,足见各国对其实力以及形象的认可。


军事新观察

德国新式重型坦克的研制,始于1941年5月26日,这天希特勒突然召见著名设计师波尔舍(Porsche)和亨舍尔(Henschel),要求他俩提供一款重型坦克的设计。希特勒给的性能指标非常简单,这个坦克的正面装甲必须达到100毫米厚,装备的主炮必须能够在1,500米的距离上击穿100毫米装甲,重量可以超过45吨。此前德国高层从来没有研制重型坦克的计划,希特勒的心血来潮大概是吸取了西线英法重型坦克的警示,为即将到来的东线战事未雨绸缪。

亨舍尔的设计方案最后中标,这就是二战的偶像派明星虎式坦克,德军正式编号是Pz 6型坦克。平心而论,虎式坦克并不是一款先进的设计,整个车身和炮塔的线条直来直去,没有任何斜角,不过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厚达100毫米,炮塔弹盾厚110毫米,就连侧面装甲也有80毫米,这意味着无论是T-34/76坦克还是M4谢尔曼坦克,都无法在800米以外击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主炮是著名的88毫米KwK36型L/56加农炮,可以在1,000米以外击穿120毫米装甲,2,000米以外击穿87毫米装甲。虎式坦克战斗全重56吨,稳如泰山,是非常理想的射击平台,佩备的火炮光学瞄准仪堪称世界一流。这些优点使虎式坦克具有惊人的准确性和远程杀伤力。

德国整个战争期间只生产了1,355辆虎式坦克,还抵不上苏联T-34坦克一个月的产量高。通常情况下虎式坦克只有四、五百辆分散在东线、西线、和北非战场,每次战役最多能够集中数十辆参战。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时德军装备部队的虎式坦克达到历史最高点,一共也就613辆,到这年底整个西线只剩下23辆能够作战。

正面装甲厚,做工好,经常能反弹对方的炮弹,而无法击中。火力强,瞄准好,由于地理熟,配上最优秀的装甲兵(德国兵本身就很优秀),在正面近乎于无敌。

在东线,能在1500米击穿T34的正面装甲,而T34只能在750才能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显然在1500米到750米的距离T34只有挨打的份。而在很近的情况下也经常有炮弹被虎式坦克的装甲反弹的战例。而跟他同级别的斯大林坦克虽然也是重型坦克,但是太笨拙了,近战转身不便。但是T34太多了,而虎式坦克产量太少。虎式坦克也只有望洋兴叹。德国整个战争期间只生产了1,355辆虎式坦克,还抵不上苏联T-34坦克一个月的产量高。

而在西线很多坦克只能在很近的距离才能打穿T34的正面装甲。在西线,T34主要是被飞机击毁的。由于T34的后装甲薄,被飞机从后面用最新研制的火箭弹击毁。

虎式坦克的威名却是在西线成就的。1944年诺曼底登陆以后,盟军惊骇地发现,自己装备的坦克没有一样是虎式坦克的对手。M4谢尔曼坦克面对虎式坦克,唯一的机会是运动到其背后近距离攻击。战后统计显示,西线坦克战斗中盟军击毁一辆虎式坦克需要付出5辆谢尔曼坦克的代价。虎式坦克其实并不胜任长途奔袭的角色,因其速度缓慢,航程有限,机械故障频繁,但非常擅长停驻状态下的远距离对射,在防守战斗中反而能充分发挥潜力。诺曼底战役中,德军通常是三、四辆虎式坦克为一组,各自依托地形隐蔽,等到盟军坦克接近以后突然开火,以交叉火力杀伤敌军,然后迅速撤退另选伏击地点。这种战术不需要长途奔波,避免了引擎过热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虎式坦克的远程火力和官兵的战术素养。诺曼底战役最经典的坦克战例,当属党卫军坦克王牌魏特曼中尉(Michael Wittman)奇袭波卡日村。此战魏特曼率领一个连13辆虎式坦克阻击英军第22装甲旅,一共击毁了48辆坦克,其中12辆是魏特曼的坦克击毁的。两个月后魏特曼阵亡时,他的虎式坦克已经击毁了138辆坦克和132门反坦克炮。 我查过这个战例惊人的发现所有的坦克都是他一人包办的,他的队友白白牺牲了好像是7辆虎式坦克,另外他本人的坦克在空袭中被毁。我记得是履带被毁,不得不爬出来。(6月13日的波村之战,英军共损失27辆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这些全是魏特曼一人包办的,德军其余坦克却在没有一个战果的情况下被悉数击毁。

)唉,搭上了这么二的队友(不过看看他的队友是党卫军的也明白为什么了。虽然希特勒最喜欢他的党卫军了,但是许多德国将军宁肯到编制不满缺衣少食的国防军去任职,也不去人员充足,武器精良的党卫军任职。)

虎式在二战性能最优良的重型坦克,缺点是由于太重,有些桥梁无法通过,必须处理才能过,且机械故障较多,影响了实际使用。虎式坦克56吨的重量,欧洲绝大多数桥梁承重极限是36吨,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处,都必须有工兵在前开路,测试路面,加固桥梁。南俄草原到处是洼地沼泽,对虎式坦克来说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会深陷泥潭,根本谈不上什么越野机动能力。另外航程太短。最后产量太少,无法扭转战争的结局。虎式当之无愧是地上的霸主,但是坦克的克星是飞机。而这时候的德国别说制空权没有了,连石油也没有了。在最后的反击战阿登反击战中大量的虎式坦克就是因为没有油停在了路上遭到了美军无情的轰炸。

为什么说虎式坦克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呢?虎式坦克的费效比实在太差了,如果德国用同样的人力物力生产其他更实用的坦克型号,德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会提高一个档次。虎式坦克是二战德国武器设计弊病的浓缩体现,性能设计优越,生产设计拙劣。制造一辆虎式坦克需要30万个工时,造价30万马克,是豹式坦克两倍, 4G型坦克或者M-109战斗机的三倍,Stug 3型突进炮的四倍。


最最最伟大的梦想家

虎式坦克的强大可以用一连串数字展示:

虎式坦克的主炮是由鼎鼎大名的88mm高射炮改进而来的,这种88mm36 L/56炮炮管细长给予炮弹极高的稳定性,这也是防空火炮的统一优势,再配合蔡司光学公司研发的瞄准具,虎式坦克拥有极高的命中率。使用碳化钨弹心穿甲弹时,主炮可以

在1000米上击穿厚达140mm的均质装甲、在1500米和2000米距离上分别击穿125毫米、110毫米装甲,在实验时甚至创造了在1200米开外,连续命中16英吋x18英吋的靶子,换句美国人的话说:“可以准确地将炮弹打进泡菜罐子里”。

而它的主要对手苏联T-34坦克配备的76mm43倍径火炮在500米距离内才能穿透69mm均质钢板、在1000米距离内仅能穿透61mm钢板,如果是在虎式坦克的1500米极限射程处开火仅仅能够穿透45mm的均质装甲板

,这时候连虎式坦克的侧面装甲也无法击穿,反而在进入虎式坦克射程之前就会被干掉。1944年7月第506重装甲营的一辆虎式在3900米的距离上正面击毁了T-34,后者根本来不及还手。而虎式坦克的装甲厚度也是傲视群雄的性能指标。

虎式坦克正面装甲达到103mm相当于巡洋舰的装甲水平,其侧面和后面的装甲达到80mm、顶部装甲也有25~40mm,几乎没有出现过虎式坦克被正面击穿的记录;而苏联的T-34坦克正面、侧面装甲仅有

45mm,炮塔的正面装甲相对厚一些达到60mm。但是正面装甲有32度倾斜、侧面装甲有49度倾斜,分别将装甲提高到相当于130mm和100mm的防御力。但是即便如此也只能抵挡一般的反坦克炮攻击,在虎式坦克88mm56倍径的主炮面前等于裸奔

虎式坦克唯一被人诟病的就是故障率高、机动性能差

,换句德国坦克设计大师保时捷的话说:“故障率和机动性问题是虎式坦克的通病,而战争后期转入到西东、中欧的防御作战,上述两种性能变得不怎么重要了”。承然,虎式坦克的戴姆勒奔驰发动机最高也就700匹马力动力输出(迈巴赫230-P30汽油机),分配到虎式坦克52吨的身躯上单位马力15匹不到的动力。

而T-34坦克的

12缸V-2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达到500匹马力,战斗全重仅有32吨T-34单位功率高达18匹马力,因此机动性远超虎式坦克。不仅更快更灵活T-34一次加油之后可以行使450公里,而德国的虎式坦克行驶120公里(在公路上)就要加油了

当然这种比较存在不得不说的误差,

保时捷博士说虎式坦克是针对中欧、西欧的较好路况设计的,因此对机动性要求不高。同理虎式坦克也是根据德国的补给传统设计的,更早的4号坦克每隔140公里就要加油,相比之下虎式坦克也没有太糟糕,也就是说虎式坦克是更适合德国使用的装甲兵器。


兵器世界

二战末期,德军一个由一辆虎1型坦克和一辆猎虎坦克歼击车组成的重型战车歼击排,在自身被空袭炸毁前,曾创造了一次战斗歼灭盟军44辆装甲车辆的记录。

最彰显虎式坦克威力的两次战斗,东西线各一场,分别是两位德军坦克王牌,二号人物魏特曼的波卡斯基村之战和头号王牌卡尔尤斯的马利沃诺村之战。

首先来看看波卡斯基村之战:

1944年6月13日,为了早日突破卡昂,蒙哥马利命令“沙漠之鼠”装甲第七师由位于卡昂细西北的波卡斯基村突破,穿过这个12ss希特勒青少年师和装甲教导师防线的链接地带,再迂回向东,完成对卡昂的包抄。先导部队为威廉.R.N.欣德准将以及其麾下的第22装甲旅,顺利突破后,放松的英军开始休息,然而自法国北部古尔奈赶来的武装党卫军第101重装甲营已经抵达,担任第二连连长的米歇尔.魏特曼在短暂观察后立刻判定,此刻局势有利于发动突然袭击。

于是他驾驶212号“虎”和另外两辆僚车从田野附近的农舍旁冲出,然后沿着175号公里东西散开,将A中队和来复枪旅切成两半,魏特曼向维莱.博卡日方向的来复枪旅一线迅速开进,首发88毫米炮弹就击中了一辆“克伦威尔”,然后一路用机枪扫射停泊在路边的英军半履带车,在进入镇内后,魏特曼又击毁了义勇兵团侦察分队的3辆“斯图亚特”,镇内英军坦克对“虎”厚重的装甲毫无伤害之力,骑兵团情报副官帕特里克.戴斯上尉试图用自己“克伦威尔”坦克炮击魏特曼座车的尾部,但依旧无效,反被魏特曼迅速调转炮塔击中车体上部。最终,魏特曼的座车在镇中心圣女贞德广场附近的巴斯德路被一门6磅反坦克炮击中了履带,他和车组被迫弃车遁走,同时,在213高地附近的英军有2辆克伦威尔和3辆谢尔曼被击毁,大约230人被俘。在此次突击中,魏特曼与僚车一共获得了27个击毁记录,成功的迟滞了“沙漠之鼠”对于卡昂西侧的包抄行动。

马利诺沃村之战:

1944年7月20日,担任502重型战车大队第二中队长的卡尔尤斯,在拉脱维亚多瑙堡北面的贝尔维根受命阻击向前推进的苏军,马利诺沃村位于贝尔维根的东面,此时仓促撤退的德军270步兵师带来了消息,苏军已经抵达马利诺沃村附近,大约有90到100辆战车。

在拼凑了8辆虎式战车后,卡尔尤斯决定冒险带领另外一辆虎式向马利诺沃村内进行侦查,同时命令一中队的鲍尔特中士带领其他六台虎式在村北公路附近的丘陵地带掩护牵制。苏军没有想到刚刚撤退兵力稀少的德军居然这个时候杀了一个回马枪,卡尔尤斯在击毁两辆t34和一辆斯大林二号重型坦克后,判明苏军坦克正集结在村子东部的空地上,然后正在向西转移,卡尔尤斯和僚车顺利地突袭了位于村东空地的苏军坦克集结地,击毁了12辆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然后呼叫鲍尔特对已经转移向村西的其他苏军战车进行夹击,激战之后,全村内的苏联装甲车辆全被肃清,损失了17辆斯大林二号以及4辆T34.

之后,卡尔尤斯又命令所有虎式坦克集中至村北路口,附近从东面过来的苏军后续部队,在十五分钟的伏击后,又取得了击毁苏军26辆坦克和驱逐战车,和数十辆运兵卡车与弹药车的战绩,而自身无一损伤。

由此可见,即使虎式坦克拥有二战中顶级的火力,防护力和在良好后勤保障下才有的良好操控性,和尚可的机动性,但是依旧需要正确的战术和指挥人员才能真正发挥威力。然而它的昂贵的成本和复杂的精密度限制了其产量,不过1346辆,后代虎王则更少,只有791辆,反观美国简单廉价的m4谢尔曼,却生产了5万1千辆之多,超过了二战中德国装甲战斗车辆产量的总和。从而证明单纯的技术兵器优势并不足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恰恰是在虎,豹等德军高性能新式战车投入战斗的二战中后期,德军开始从进攻被迫转入防守。而且盟军后期也总结出了一些对付虎式的经验教训,比如利用3,4辆谢尔曼正面佯攻牵制,再用装备了17磅战车炮的萤火虫坦克从侧后袭击,或者干脆呼叫绝对优势的远程炮兵与空中火力进行压制。并且,由于德军中后期后勤维修回收能力的薄弱,许多虎式的损失不是因为击毁,而是因为战损或者燃料耗尽后无法进行回收维修或者燃料补充,只能就地抛弃。


晴天有时下猪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虎式坦克简直就是坦克之王。虎式坦克是德国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设计的。它装甲厚重、炮术精准,是德军的精锐铁拳。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守,都所向披靡。

虎式坦克借用了不少成熟战车的部件:主炮来自著名的克虏伯公司,炮塔部分由保时捷设计,主炮瞄准镜由蔡司公司提供,博世公司供电和提供照明大灯,德律风根公司和洛仑兹公司(阿尔卡特公司的前身)负责无线电台。迈巴赫研制了发动机和变速箱;战车的总体承包商,是铁路机车巨头亨舍尔公司。

虎式坦克造价昂贵,相当于现在的128万美金,但它精密高校,极具震慑。虎式坦克有8个前进档和5个倒挡,两侧有40个负重轮,是普通坦克的两倍,即使全速开动也很平稳自如。虎式坦克的威力主要在于它的大炮。采用八八炮炮管,炮弹速度高,飞行平直。虎式坦克一次可装载92发炮弹,脚踏板控制转动炮塔,弹药手也不用爬上爬下地补充弹药。虎式坦克的装甲厚实坚硬,即使车尾也有8cm厚的钢板保护。

1942年4月希特勒生日那天,虎式坦克被送往波兰的“狼穴”指挥部,希特勒大为赞赏,并说“一个虎式坦克营顶得上一个装甲师”。事实确实如此,虎式坦克出没于各个战场,所到之处,无不让对手惊叹。在诺曼底,德军的一辆虎式坦克干掉了英军15辆坦克中的14辆,作战六个星期,总共毁了盟军227辆坦克,相当于一个坦克师。整个北非、东线以及西欧战场,总共毁了对手坦克9800多辆,其中1600多辆是毁于虎式坦克之下。


国家人文历史

大家好,我依旧不讲大数据只讲讲通俗的东西哦。虎式坦克是二战期间威力强大,装甲厚实,首发命中率极好的一款德军主力坦克。


虎式坦克也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坦克之一。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两线战场。虎式坦克在战争中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是名副其实的王牌孵化器。

简单讲,虎式坦克厚重的100毫米正面装甲在当时盟国中很难有坦克炮或反坦克炮击穿。到后期英美装备90毫米坦克炮的萤火虫系列坦克在单独面对虎式时仍旧被虎式强大主炮所威胁。

虎式主炮是从88高炮改装而来的著名的88毫米KwK36型L/56加农炮,最大射程10千米,有效射程2千米,可以在1,000米以外击穿120毫米装甲,2,000米以外击穿87毫米装甲。

后来根据虎式优良的表现又进行改装升级衍生出了虎王重型坦克这一军工经典。这里就不再冗述。奉献一张图参考。


最后举一些实际战例让大家体验当时盟国部队所谓的谈虎色变吧。

二战德军虎式坦克四大天王:1、德国头号坦克-奥托﹒卡尔尤斯(Otto Carius)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门以上

2、约翰尼斯﹒鲍尔特(Johannes Bolter),击毁139辆坦克,火炮不详。
他一直在第502大队任车长,负伤7次,1945年5月停战前,临时编入由陆军士官学校学员组成的应急部队,在卡塞尔与英、美盟军作战直至投降。

3、米切尔﹒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击毁138辆坦克,132门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战斗,阻止了英军对德军侧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剑橡叶铁十字勋章,一时名气大噪。

4、波尔特﹒伦道夫(Walter Lohndorff):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
他于1943年6月开始在第503大队第3中队服役,其第334号座车非常有名。


国际趣多多

“虎”式坦克充分体现了德国人在战争中后期的坦克设计思想:火力猛,装甲厚,机动性则被放在了次要地位。“虎”式坦克的装甲之厚,令所有的对手吃惊。它的车体正面装甲超过100毫米,炮塔正面更是达到120毫米,车体与炮塔的两侧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装甲。

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发现T-34所装备的76毫米炮用普通弹即使在零距离上也根本打不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如果换用换高速穿甲弹,也仅仅是能在接近零距离时才可打穿“虎”的车体首上,侧面装甲也要在600米的近距离内才有一定概率击穿。实战中,T34基本不可能对虎造成什么威胁。 苏军不得不想办法攻击其履带,令其失去机动能力,或是以敢死的精神和虎式打近战,攻击其侧后面;43年底,才研发出SU152/ISU152重自行火炮,总算可以和“虎”较量一番了。此外,还重新开始生产57毫米反坦克炮,以对抗“虎”式。

T34换装85毫米炮情况才有所好转:能在700米内打穿虎的正面,而换用被帽穿甲弹这个数值则上升到了1000米。

“虎”式坦克配备的88毫米火炮可以说是二战中最强的坦克炮,几乎可以轻易击穿盟军所有的坦克的正面。观瞄系统也相当优秀,甚至可以在2000多米外摧毁盟军的坦克,极限纪录似乎为2800米。

据统计,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一半以上的坦克损失于它与黑豹坦克之手,“虎”给予英美盟军巨大的震撼不比对苏军的差,英美坦克兵甚至患上了“虎式恐惧症”,甚至把一些挂着侧裙板的4号坦克也当成了“虎”。

“虎”式坦克最主要的缺点是产量太低。它从1942年8月开始生产,到1944年8月停产时仅仅生产了1,355辆,其巅峰时期的月产量也不过100多辆。面对如潮水般出现的盟军坦克,“虎”式战车的命运也只能是“好虎架不过一群狼”了。


讲武堂

这件事情得从二战开始的时候德国装甲部队开始发展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德国人知道闪电战这个战术的应用,但是苦于当时国内在一战的时候被各个列强给削弱的不成样子了,因此当时军队里面有大量的一,二号小坦克存在,此时,德国人惯于重型装甲坦克的设计已经摆上了台面。

但是不得不说在20世纪武器装备决定战场的时候决定战场胜负的还是人本身。德国人的闪电战打的老牌的英法列强抬不起头,父辈们用了四年时间没有完成的任务,德国人这一次只用了六周。这个时候发展重型坦克就显得失去意义了,本来重型坦克是对付马其诺防线的。这个时候马其诺防线不攻自破了。我发展中心产科我要干啥呢。所以德国人选择更加经济实惠一点儿的方法,把自己国内所有的坦克全部升级为中型坦克。

但是这个情况很快在进攻前苏联的时候遇到了阻碍,为什么前苏联的t34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的出炉,使得德国人的一众的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都面临淘汰的边缘,有紧急的给四号坦克装上更加强大的火炮才能勉强对付前苏联的T34。

此时希特勒只能下令德国的军事研发部门赶紧加快虎式重型坦克的研发,就在这种仓促的情况下,虎式坦克诞生了。

正面平均100mm的装甲侧面平均80mm的庄家,在盟军开辟西线战场,以后美国人的主战坦克谢尔曼,有时候甚至零距离的无法击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88mm56倍口径坦克炮,结合庞大的车身所带来的96发的备弹量,与此同时,大直径交错负重轮,虽然说在维修上面,对于维修兵而言是一场噩梦,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设计使得虎式坦克驾驶起来十分的舒适平稳,也就大大减小了乘坐在车里面的那些装甲兵的疲劳程度,使得在1942年的时候,虎式坦克在正面战场上有着无可匹敌的绝对优势,消灭一辆虎式坦克需要五辆谢尔曼。

虎式坦克虽然在德军的编号上面属于六号坦克,但是它却比五号坦克豹式坦克,出道的时间要早可以说虎式坦克是德国人的应急之作,但是正是这种应急之作,却把盟军打的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有许多王牌坦克驾驶车长,他就是驾驶着虎式坦克,比如说,德国装甲王牌第一位,卡尔乌斯,他就击破敌方坦克150辆。

与很多人印象中不同的是虎式坦克,虽然是重型坦克,但是并不慢。虎式坦克750马力的澎湃动力,使得虎式坦克在超重的情况下仍然还是可以以35km每小时的时速飞速狂奔,什么?你说这速度不快,那有机会的话去查一下盟军的其他重型坦克,你会发现没有一款重型坦克的时速能够赶得上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的强大并不是单单只体现在装备层面。虎式坦克是强大的,但并不是无敌的人的智慧与勇气才是将装备威力发挥的不二法门。早在德国入侵前苏联的出奇的德国人的装甲兵在面对t34坦克的时候在没有虎式坦克的情况下,德国的装甲兵们仍然可以依靠优秀的战术,把t34坦克聚而围歼,紧接着,德国装甲兵们在接手虎式坦克这样的神兵利器之后更是姜虎式坦克单车的人机功效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著名的魏特曼单骑灭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德国装甲兵基层们更是重视经验上的交流,这种情况下,德国重型装甲兵部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战场神话。

德国18个连营级重装甲部队,在机会比上达到了1:5.74。其中作战效率最高的502重装甲营更是达到了1:13。

虎式坦克数量是少,但是它的威名却是名扬天下,但是即便虎式坦克各项技术性能再怎么优秀,对于德国的战败依然是无力阻止。


漩涡鸣人yy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德军主要把虎式作为防御武器,且在43-44年虎式确实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它们完成了大部分保卫重要交通线的战略任务,德军认为一个齐装满员的虎式坦克营其价值不亚于一个步兵军,从虎式完成的任务的战略价值看,这样的评价是不过分的。

在苏军看来,不论是34-76还是34-85虎式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上面提的的卡里乌斯的战例,卡里乌斯与另一辆老虎一起点名消灭了十几辆T34,其他的苏军坦克才发现正在被攻击而仓皇逃跑。苏联人因为没有无线电,车长视野不良,就这样一个个被消灭。但是在进攻方面,面对苏军完善的阵地,德军坦克想要突破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43年秋季的米乌斯河反击战骷髅与维京在老虎的支持下对苏军的反击遭到了可怕的损失,其损失甚至超过他们刚刚参加过得库尔斯克战役。

美英盟军,地面上对抗老虎的手段是比较有限的,萤火虫数量少而且只有英国人有75炮谢尔曼对虎式无能为力只有76炮谢尔曼能威胁老虎,空中打击可以摧毁支持老虎的摩托化部队和后勤车队,对坦克本身却很难造成伤害,不过虎式在西线部署量从没超过二百,四百万盟军想要撞到老虎也是需要点运气的。盟军中大多数宣城害怕老虎的人都没见过老虎。


装甲兵器

虎式坦克登场是1942年,首先他的对手包括苏联主力坦克是T34/76和T34/58,还有大量的BT系列,英国主力坦克是“十字军”巡洋坦克和当时美国援助的M3坦克以及装备2磅炮也就是47毫米的玛蒂尔达坦克,美国方面是大量的M3中型坦克和一部分24倍口径75毫米的“谢尔曼”;虎式坦克前装甲倾角10度102毫米,重56吨,主炮是56倍88毫米炮,当时坦克交战区域为500到700米,虎式坦克主炮可以在1200米外击穿当时任何主力坦克前装甲,而且其自己的前装甲除苏联58毫米反坦克炮,英国17磅反坦克炮外再无担忧,这对于战场上的对手而言看着炮弹被弹开自己的坦克被点名,造就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虎式坦克从1942到1945年一共生产了1500余辆,真的可以说虎式坦克造就了德军坦克部队无与伦比的地位,同时也掩盖了虎式坦克的弊端,比如虎式坦克地盘属于轻型坦克地盘改造而来所以坦克承重不好,虎式坦克公路时速38公里每小时,越野时速24公里每小时,作为机动性的武器,虎式坦克放弃了战略价值倾向于战术价值,这也难怪,毕竟虎式坦克是为了应对T34危机制造出来的,但是不可否认整个二战期间,虎式坦克作为一款重型坦克,将火力,机动,和装甲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后来的虎II也就是“虎王”都没有这样可怕的影响力,而且虎式坦克通常是以虎式营的方式出现,而其他的重型坦克都是重装甲营出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德意志师有两个虎式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