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臺客車專用底盤曾是純手工打造,如今已能出口創匯……

一點點純手工打造出中國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客車專用底盤,一舉改寫了中國客車底盤由貨車底盤改裝的歷史;在缺少吊裝流水、缺少先進設備的條件下,肩扛手抬研發輕卡,迅速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國內輕卡領軍品牌;一次次華麗飛躍,茁壯成長為綜合的商乘用車中國品牌;繼續邁步,向著“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並舉”的綜合型汽車企業轉型……


54年前,在合肥南郊的一片農田之上,江淮汽車的創業者們白手起家,用勤勞智慧的雙手打造出安徽第一輛汽車,由此拉開了江淮汽車發展的序幕,開啟了一部艱苦卓絕、砥礪前行的奮鬥史。

艱苦創業 填補安徽省汽車製造業的空白

1964年5月,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前身“巢湖配件廠”成立,一段波瀾壯闊的汽車歷史由此發端。1968年,第一臺“江淮牌”載貨汽車誕生,填補了安徽省汽車製造業的空白……

底盤,其實是江淮汽車不斷取得輝煌的基石。

在改革開放初期,隨著合資品牌迅速湧入,無論是產品水平還是技術水平都相對落後的江淮汽車受到了巨大沖擊,逐步陷入發展困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老一代江汽人憑著艱苦創業的精神,一步步打造了江淮汽車此後騰飛的基石。

1990年6月,在艱苦簡陋的工作環境下,老一輩江淮人幾乎是用最簡單的工具,一點點純手工打造出了中國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客車專用底盤。它不僅僅是江淮汽車發展史上的重大節點,更彌補了當時我國在客車專用底盤領域的空缺,改寫了中國客車底盤由貨車底盤改裝的歷史。1995年,江淮客車專用底盤銷量位列全國第一 ,江淮汽車在客車底盤領域站穩了腳跟。此後數十年,江淮客車專用底盤連續保持銷量第一。

江淮汽車從底盤開發起家,這是業界的一致看法。可是,江淮人沒有止步於在底盤上的成功,而是以此為基石,不斷選擇新的挑戰。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研發輕卡HFC1061,在缺少吊裝流水、缺少先進設備的條件下,江汽人克服一切困難,肩扛手抬,手工完成輕卡駕駛室安裝,並在1996年正式上市,迅速紅遍大江南北。江淮輕卡憑藉高端品質,成為國內輕卡領軍品牌,並連續十多年蟬聯中國輕卡海外出口第一陣列。

從底盤到輕卡,江淮汽車腳踏實地累積著力量,一步步前行,前方是一片翱翔的藍空。

底盤最大的特點就是能承載、敢擔當,這不僅與江淮汽車秉承的“紅軍精神”一脈相承,更賦予其新的內涵:對社會責任勇於擔當,對製造品質的精益求精地打磨,對自主創新的孜孜不倦地追求。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按下這部歷史記錄片快進的按鈕,江淮汽車騰飛的軌跡在熒幕上蔚然壯觀。

2000年3月3日,江淮汽車首次出口歐洲,撬開出口國際高端市場的大門;2001年,江淮商務車生產基地建成,首臺瑞風MPV正式下線,為中國MPV市場注入新鮮力量;2004年11月,江淮乘用車生產基地投入建設,進一步完善產品品系;2006年9月30日,江淮汽車技術中心獲國家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2009年9月,江淮汽車迎來了第30萬輛乘用車下線的里程碑時刻;2013年,通過10年跨越發展,江淮汽車第100萬臺自產發動機下線;2014年,瑞風S3正式上市,僅4個月訂單便達7萬臺,掀起“國民神車”的銷量熱潮……正是這一次次華麗飛躍,江淮汽車茁壯成長為綜合的商乘用車中國品牌。

再次創業 為下一次騰飛積蓄髮展動能

縱觀江淮汽車艱苦奮鬥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勤於自我反思、勇於自我調整、敢於自我革新的發展史。

第一次創業,江淮人以沖天的幹勁和創業、創造的激情,完成了安徽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偉大使命。

第二次創業,以客車專用底盤開發為肇始,不斷進行產品和市場調整,創新變革管理,推動輕卡換型、MPV商務車上馬、進軍乘用車領域,實現了從單純的商用車廠發展為商乘並舉的綜合型企業集團轉變,完成了江淮汽車從小到大的偉大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第三次創業的江淮汽車,肩負著新時代所賦予的變強變大的偉大使命。

2015年,李克強總理考察江淮汽車,試乘江淮iEV5,勉勵江淮汽車不斷向前。2016年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試乘江淮新能源車iEV6S。2016年4月6日,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推進在新能源汽車等方面的合作,並計劃首先從製造方面作為合作的切入點。2017年6月1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共同生產新能源汽車。2017年12月22日,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今日的江淮汽車,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先行者,歷經十年七代迭代研發,累計應用推廣新能源汽車超8萬輛,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5億公里。新能源業務涵蓋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多功能商用車、客車等產品。在電池熱管理技術、本質安全管理技術等方面實現重要突破,電池液冷技術世界領先,國內獨一無二。

在國際知名品牌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佈的“2018全球最具價值汽車品牌100強”排行榜中,江淮汽車排名第50位,中國汽車品牌排名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