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翻倍暴漲背後都有什麼鬼?

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翻倍暴漲背後都有什麼鬼?

先說一個新聞,5月14日,央行發佈消息稱,當天發放801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4月份,央行淨增加抵押補充貸款共532億元,4月末抵押補充貸款餘額為3.1萬億元。

看到這個消息還是很震驚的。3.1萬億是什麼概念?2008年對我們當下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的的經濟刺激計劃,也才4萬億。

居住在三四線城市的同學朋友們,近來都在哀嘆當地房價已經漲到失控了。在這種焦灼之中,這些同學都陸陸續續下手買了。此前他們因為適婚等原因,都面臨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的抉擇。在早兩個月,他們都花了比去年同期高一倍的價錢買了房。

所以呢?

一位同學回答我:“丟那媽,頂硬上。”

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翻倍暴漲背後都有什麼鬼?

這不只是個體的感受,事實上三四線城市房價,從去年至今,大多都翻倍地漲了起來。

根據剛公佈的3月份全國房地產成交數據,國內房價突破萬元的城市已經超過60個,其中20個是三四線城市或者縣城。

對於老家這種三四線城市,很多人困惑,為什麼都成倍地瘋長?因為市場上確實也沒忽然出現很多外來購買力。但我們看待中國樓市,不能簡單的以市場經濟的規則判斷,因為它的政策屬性太強了。

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翻倍暴漲背後都有什麼鬼?

在2017年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會議上,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指出:

我國要抓好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

但三四線城市產業支撐比較單薄,並沒有大量的人口流入。要去庫存,總得讓人來買房。

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一針叫“棚戶改造貨幣化安置”的藥劑。

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翻倍暴漲背後都有什麼鬼?

棚戶改造區的人們拿到這些錢或者房票,自然會橫衝直撞殺入房地產市場。因為他們確確實實沒了房子啊。結果因為購買需求的驟增,房價聞聲而漲。以前4000元每平方米的房子,眨眼漲到了6000元每平方。在他們還猶豫要不要買的時候,樓市價格受需求推動,繼續漲到了8000、10000元每平方米。

在河南與安徽交界的貧困縣新蔡,2013年房地產開發熱火朝天,價格1600~2500元/平方米,青年們都在自家宅基地建房,購房者寥寥無幾。2015年起,陸續出現地產商資金鍊斷裂跑路事件。

2017年,當地政府響應“棚改去庫存”政策,推出“水系聯通帶拆遷”。圍繞水系,劃出一條全長44公里的“三環線”,將縣城周邊東西南北的五個鄉鎮給拆掉了一半,並且全縣農村宅基地不得建房與翻蓋。至於拆遷補償,沒有安置房,而是房票。

現在,新蔡縣房子的均價到了4500元/平方左右。

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翻倍暴漲背後都有什麼鬼?

目前,三四線城市的針對拆遷的貨幣化安置已高達80%,有些城市的貨幣化安置比例是100%。而2014年,它的比例僅為9%。

按照公開數據統計,2017年全國棚改戶數為515萬套,涉及20個省份的三四線城市。按照PSL支持棚戶改造的貸款餘額計算,平均每戶補償到50萬元。而以平均數來看,每個省份棚改三四線城市為10個,相當於每個城市2.6萬套,每套50萬,殺入該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錢就到了130億。房價怎麼可能不飆上去呢?

三四線城市房子流動性較低,如果房價跌下去,流動性會更低。伴隨著去庫存逐漸完成,不小心就被套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