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兵强马壮,面对两万日本士兵为何却丢弃东北仓皇而逃?

东北军,在抗战初期成为了最窝囊的部队,面对两万日军,40万的东北军却选择了仓皇出逃,连一枪也没有放,就将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了,这是为何呢?

东北军兵强马壮,面对两万日本士兵为何却丢弃东北仓皇而逃?

其实东北军并没有错,错的是东北军的主帅张学良,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而成为了民族英雄,但是在日本入侵东北之前,张学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阀头子。早年东北军在张作霖的带领之下,成为了虎狼之师,兵强马壮,而且奉天还拥有民国时期最为先进,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奉天军械厂。

之所以说最大,是因为奉天军械厂一年能够生产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步枪6万支,枪弹18000万粒,轻重机枪1000挺以上,这是张作霖的东北军的支柱。

再看看张学良时期的东北军,拥有25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10个炮兵团,总兵力约40万,当时在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总兵力大约只有2万余人,而驻守东北奉天省的东北军大约有9万余人,双方在武器上的差别并不大,更何况奉天的东北军还有其他地方的东北军会支援。

东北军兵强马壮,面对两万日本士兵为何却丢弃东北仓皇而逃?

在武器相差不大,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东北军与日军开战绝对不会吃亏。但是张学良却下令让东北军撤退了,根据后来日方的披露,此次关东军的2万人的进攻只是试探性的攻击,却没想到收获如此之大,更是助长了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气焰。

根据晚年张学良的解释,他认为是因为自己轻信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再加上当时自己错误的认为东北军在战斗力方面不如日本的关东军,如果硬拼的话只能够是全军覆灭,为了保存实力,继续抗日,东北军只能够忍辱负重,撤出东北三省了。

东北军兵强马壮,面对两万日本士兵为何却丢弃东北仓皇而逃?

他的这一番解释看似合理,其实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别忘了,在西安事变之前他是一个军阀,作为一个军阀他最重要的就是军队,如果没有了军队,他就失去了谈判的砝码,所以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保存东北军的力量,更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地位。

他知道如果真的开战了,自己的东北军必然会与日本关东军拼个你死我活,到时候自己元气大伤,也就给了别人乘虚而入的机会了。可见,他的一己之私却为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深痛的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