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第四個萬科

一勺言|第四个万科

用一個標籤去定義一個開發商,大家喜聞樂見。

但是,真正的標籤不是引導出來的,它是做出來的。你以為你引導了大眾輿論,那只是幻覺。

我來寫幾個對一些公司的標籤化印象。

碧桂園:唯快不破,越來越把自己當成一把刀,要從人海里劈出一條路。縣城衝鋒號,不怕被說土,就怕不夠接地氣。要把小旗旗插滿每一個田間鄉野。刀鋒利刃,吐血加班,第一步是當心別傷著自己。

融創:大智若愚的老闆,網紅級高含量商業段子手,帶領一幫老兄弟說買就買,說幹就幹。堪稱中國對房地產最執迷的公司,跳躍性思維玩家,沒有套路,不喜常理出牌。不怕被誤解,能賺錢就行。至少目前業務剝開來看本質還是圍繞房地產主業,別被花言巧語燻醉了。

恆大:神秘而威嚴的掌舵者竟然帶出一個鎂光燈下的公司。大尺度的跨界說收就收,深諳遊戲規則,一直枕戈待旦,一直野心蓬勃。追求第一名深度焦慮症患者,一切有人氣的生意它都想做,有投資中國航天案例在前,沒有它不敢想的,只有你不敢相信的。

你看看,這些標籤中有多少是可以被引導出來的呢,幾乎都是行動路徑的產物。

今天來談談,我們對萬科的認知標籤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萬科,這個世界一共有多少個萬科?

第一個版本的萬科,是校花版

曾經的宇宙第一大開發商,光環萬丈的白富美。從老闆到區首,諸多公眾人物,一地的偶像光環。員工人均閱讀書目最多的房企,不得不側目的班級第一名。

第二個萬科,是白領版

抓住城市白領的慾望,講情懷的白領產品公司。滿足有腔調、夠上進的城市剛需,還是最早與中國小中產階級站在一起的。

第三個萬科是保姆版

搖身一變又是一家生活場景出場率最高的公司,在課後教育,夏令營,養老院等場所,使用運營功夫,全面入侵你的生活。業內高口碑的物業服務同步跟進,拉漲安全感指數,吸引的還是一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流砥柱男。

第四個萬科是文藝版

這個版本的萬科不像前三個版本容易察覺,反而甚少人知。但它才是萬科的底色和獨特氣質,這個版本決定了當下的萬科未來能走多遠。

第四個萬科,是時間沉澱的產物,更與一種認知能力有關。

文藝版萬科的故事起點,大概率在杭州。

它與兩個建築及其背後的故事有關,也與兩個人有關。一位是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大衛·奇普菲爾德,一位是高曉松。

第一個建築是杭州良渚博物院。這是一個化被動為主動的故事。

90年代初,良渚鎮上的博物館長這個樣子。

一勺言|第四个万科

後來,為了響應政府號召,萬科把良渚文化村項目的配套美麗洲公園貢獻出來,劃了60畝地作博物院的建設。第一次乾地標性項目,萬科團隊找到國內的博物館學專家,一起遠赴日本實地考察了13個博物館。最終,他們請來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大衛·奇普菲爾德擔綱博物院的設計。

這位英國設計大神又是誰呢?歐洲人,卻偏愛東方的極簡素色主義,與扎哈-哈迪德與安藤忠雄齊名,代表作品有柏林新博物館與BBC的蘇格蘭總部。

過程之複雜艱辛,超越了最初劃地而建的定義,文藝版萬科的野心也自此開始。

良渚博物院佔地4萬平米,館藏良渚文化時期珍貴文物1000餘件,是目前浙江唯一主題博物院,也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博物院之一,最後變成了這樣。

一勺言|第四个万科

第二個建築叫“大屋頂”。

博物院讓杭州萬科看到了歷史文化的價值,於是才有了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大屋頂有展覽館、小劇場、書館,作為藝術中心與文化產業平臺,每年妥妥100多場展覽、演出與沙龍,早就成為杭州文化聖地。

一勺言|第四个万科一勺言|第四个万科

文藝的代價是高昂的。雖有情懷與追求,但是,它背後是巨大的運營壓力。建成早期,這裡每年產生高達數百萬量級的經營費用。

一般開發商會避而遠之,萬科卻相當揮霍。

這種揮霍,最後吸引來了網紅悍將高曉松。他在良渚文化村與“大屋頂”共建、運營了自己的首家公益閱讀圖書館“曉書館”,自己做館長,挑選5萬冊書匯聚於此。

高曉松說,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畝田,這個田裡可能種其他的什麼都不長,它就只長花,永遠想開花。希望來曉書館的人可以在這裡找到心裡的這畝田,從這裡生長出只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兩個建築的故事,讓杭州萬科徹底踏上以城市公建致敬文藝的路。在那期間,萬科也做了美麗洲教堂、杭州良渚七大公園、溼地市政公園等一系列大型社區配套。

作品多了,路線就出來了。

但是,我們光用情懷與機緣來解釋文藝版萬科是不夠的,它在公建領域能有重要城市級的作品出現,其實與一個特殊的能力有關。

這個特殊能力,我把它稱之為「做第一次」的能力,或者是從0到1的能力。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至少在住宅領域,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產能模式是過剩的,因為它的流程對於幾乎所有開發商而言,都並不陌生,需要的只是不斷複製加一定程度的創新而已。

但是,當你面對一個全新的任務,或打算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你一定要具備「做第一次」的能力。而這個能力背後的秘訣又是,具有系統性的認知能力。

萬科的一個朋友曾說,內部對於一件事情的視角不同,深淺不同,認知不統一,是團隊共同推進大項目過程中最大的阻力。

當認知達成一致,所有的成本,資源與團隊,都進入到萬科的傳統舒適區。當而認知的深刻,反思的頭腦風暴,又促成萬科式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完成一個又一個「第一次」。

這裡面,其實有兩個小例子。

其一,我們都知道萬科的項目操盤中特別喜歡一個詞彙:「故事線」。就是說,你從哪裡來,你要去哪裡,有一條清晰的定位脈絡。這個「故事線」的繪圖過程,就是你的認知。

其二,很多開發商每年要開工數百萬平米的房子,但不少開發商是沒有自己的建設單位的,這些項目之所以最後表現出很不一樣的品質水平,無非是你願意與能夠動員的外部優勢資源多少而已。而它又取決於你對整個事情的認識是否深刻。

也正是在這裡,一個地產公司與另外一個地產公司,就出現了巨大的能力分野,以及業務邊界的差別。

但是,「做第一次」事情的能力,也不是天賜法寶。杭州萬科用做公建來打造文藝版的自己,它在公建領域的認知能力建設,一勺言總結了下,還與以下六條高度關聯:

1、得看書。

2、接地氣。

3、身段得柔軟,平衡性要好。

4、跨界調配資源,資源與跨界都重要。

5、運營能力得過關。

6、不會就死磕,要有自我學習意識。

總之,翻譯一下就是,第四個萬科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前三個自己,便不會出現第四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