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甘肃礼县鸾亭山山顶祭坛 是不是西畤呢?

在撰写头条文章《藏在秦国历史中的一段东周公案:岐山东关中地区被谁夺走》一文中,本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秦襄公在即位元年和西戎进行过和亲盟好政策。本文将就公元前739年秦襄公被封侯建国前秦人和西戎的关系进行整体上的叙述。


蜚蠊前的秦人保西陲

根据《史记 秦本纪》,秦人先祖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这个说法得到了《秦本纪》周孝王时申侯的支持:

“昔我先郦山之女,【正义】:申侯之先,娶於郦山。为戎胥轩妻,【正义】:胥轩,仲衍曾孙也。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从蜚蠊“为纣石北方”、在商奄国谋划攻打西周(“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恶来救援帝辛和吕尚作战而死等事迹来看,蜚蠊一族为商纣王保西陲似乎是事实。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灭商国,蜚蠊才从商国东逃到商奄国,继续从事反周事业。

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攻打帝辛、恶来战死,到公元前1034年周成王攻克商奄、簿姑等对抗西周的东夷国家,蜚蠊一族对抗西周持续了12年的时间。

蜚蠊一族在公元前1034年周成王平定东夷后,按照《清华简 系年》的记载,被迁移到了邾(一般认为是今天的甘肃甘谷县西南的朱圉山)。《清华简 系年 第三章》:

“成王伐商奄,杀飞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 (翰?干?)。”

商奄国所在,就是西周所封的鲁国。也许是因为蜚蠊组织商奄等东夷对抗周过于勇猛,因此周成王迁商奄国君到封地为簿姑国的齐国监管,迁商奄之民到陇西的邾,让他们作为对抗西戎的先锋,为西周保西陲。

而《秦本纪》中记载蜚蠊:

“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於霍太山。”

这应当是蜚蠊另外一个儿子季胜继承中潏保西陲的传统的事迹。所谓的铭文,记录的应该是季胜在武王克殷后投降西周的历史,即赵人之先。

因此,蜚蠊时期的秦人,两次被赋予保西陲的任务:一是中潏时为商朝保西陲,这部分人以季胜为首投降西周;二、恶来一支跟随蜚蠊到商奄国,被迁移到邾,为周保西陲。秦人两次保西陲的行为,被网友戏称为“炮灰”。


秦仲之前秦申联姻和西戎时期

包括恶来后裔在内的商奄之民,拖儿带女的从山东横跨万里,来到陇西这个西戎世代居住的地方,开始了和西戎杂居的历史。从考古遗址的分布来看,商奄之民的分布主要有两大块(来自《梁云:考古学上所见秦与西戎的关系(上)》):

一、位于天水地区的清水、张家川、秦安、甘谷、武山等县,基本沿渭河上游的干流或支流分布,如清水李崖遗址、天水董家坪遗址、甘谷毛家坪遗址。

二、位于陇南地区的礼县、西和县,基本沿西汉水上游的干流或支流分布,如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圆顶山遗址、西山坪遗址。

2015年汉中市龙岗寺遗址的出土文物也显示了秦人从西汉水南下、沿着汉水进入了汉中一带。因此大致上,作为秦人先祖的商奄之民在考古遗址上的分布范围大致是:北至灵台、长武,西至甘谷、礼县,南至汉中,东至岐山。

商、西周时期的西戎文化主要是寺洼文化。其分布范围大致是:西达洮河流域,北至甘、宁交界处,东达子午岭西侧,南至陇南地区的白龙江流域,基本上位于早期秦文化的外围,当然在局部地区二者有交错。

商奄之民(秦文化)和西戎文化(寺洼文化)分布对比图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绿色为西戎分布区域 黄色为秦人先祖分布区域

具体到甘肃礼县的西犬丘。在2004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系、西北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甘肃东部地区进行的5年调查结果显示:

寺洼文化遗址有26处,其中不乏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遗址,主要位于漾水与西汉水交汇处以西、以南,在东北的红河流域也有分布。

二、秦文化遗址有33处,主要分布在“六八图—费家庄”、“大堡子山—赵坪”、“西山—石沟坪”三个遗址群。

详细可看下图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西汉水上游秦文化与寺洼文化遗址分布图 三角为秦文化 圆点为西戎文化

从文献看,《秦本纪》记载周孝王想要以非子作为大洛一族的嫡子时,申侯的反对话语就表明了秦人先祖和西戎之间的和平关系:

“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適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

周孝王不得不另外封非子到秦邑,继续让大骆儿子成作为嫡支,“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適者,以和西戎”。

秦人先祖和西戎的和平关系,直到公元前842年因为西戎反抗西周而结束。即《秦本纪》的“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

从1034年蜚蠊战败被杀的商奄之民西迁,到公元前842年西戎杀大骆嫡支,秦人先祖和西戎保持了192年的和平共处。这中间也许有小规模的冲突,但大致彼此保持和平。

秦人先祖和西戎能够保持192年的和平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西周的强大。但在周夷王晚年时期开始的中国西北地区出现持续百年的干旱,导致了西周农业歉收,进而西周出现衰落。中国西北地区的西戎和西周等大小游民民族和定居民族为争夺有限的水资源和牧草地而不断发生冲突。这才是《秦本纪》记录的“西戎反王室”的历史真相:因干旱导致的水草资源短缺和西周的衰落。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戎王马车车轮照片

秦仲祖孙三代的西戎战争

公元前842年西犬丘被西戎灭族,并不能说明被分封到秦邑的大骆别支秦非子一支能够抵抗西戎,而是秦非子这支的运气好而已。

在2005年到2008年对牛头河流域的系统性调查中意外发现,这个地区竟然没有采集到寺洼文化的陶片。而在牛头河流域的北部、东部、南部都发现有寺洼文化遗址。这显示了牛头河领域是寺洼文化(即西戎文化)的空白地区,或者是薄弱地区。

这个考古调查结果说明了秦非子这支没有被西戎所击败,就在于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出于西戎空白区域,给了秦非子这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牛头河流域秦文化遗址分布图见下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牛头河流域秦文化遗址分布图

嫡支成后裔的西犬丘一族,在什么时候开始和西戎争斗的时间不明,但应当是在秦非子被封秦邑之后、公元前842年西犬丘嫡支一族被灭之前。

秦人先祖在公元前842年西犬丘嫡支被族灭后和西戎的战争关系如下:

公元前824年,距离西犬丘被族灭后的18年后,周宣王任命在牛头河流域一带的秦非子后裔秦仲为大夫,命其攻打西戎。

公元前822年,秦仲在和西戎的战争中战死。周宣王召见秦仲儿子秦庄公等五兄弟,给了他们七千西周精兵,命令他们攻打西戎。秦庄公等率军周宣王所给的七千西周兵,击败西戎,并收复西犬丘。作为奖赏,周宣王把西犬丘和秦邑都封给了秦庄公一族,任命秦庄公为西陲大夫。

从让位给秦襄公的哥哥世父的话来看,在公元前822年收复西犬丘后,秦人和西戎的战争并未结束:

“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这个“戎王”所在地,很有可能就是在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一带的西戎部落首领。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2014年底修復重製完成的战国晚期西戎贵族马车

秦襄公与西戎和亲盟好时期

根据《秦本纪》秦襄公即位元年:

“襄公元年,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襄公二年,戎围犬丘,世父击之,为戎人所虏。岁馀,复归世父。”

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1、秦襄公以妹妹嫁给戎王(即丰王,有可能是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一带的戎王),以和亲政策和西戎言和;

2、虽然第二年西戎围攻西犬丘,但从第三年西戎释放被俘虏的世父会秦的情况看,秦襄公和西戎和亲盟好政策效果不错

3、从秦襄公二年到秦襄公十二年这10年间,秦人和西戎并无战争记录。

从上面的三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秦襄公即位后就和西戎和亲盟好,直到被封侯建国后才和西戎反目。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地M14西戎马车复制品

秦襄公救周

《秦本纪》:

“七年春,周幽王用襃姒废太子,立襃姒子为適,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緌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传统以来都认为《秦本纪》中所记录的秦襄公救周,是救援周幽王。西戎因和申、缯两国是友好关系而申、缯支持宜臼,可以得出西戎是支持宜臼的判断。基于上文的秦襄公和西戎和亲盟好的判断,加上西戎支持宜臼的判断,可以得出所谓的秦襄公救周,是秦襄公并非救援周幽王,而是加入西戎大军为宜臼而战。

另外有部分学者认为,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峰,就认为《秦本纪》关于周平王赐封岐西之地给秦国的誓言不可信。这个誓言是秦人假托周平王之口表达自己的立场,目的是为秦人侵占周国故地提供合法性。

《春秋左传》、《清华简 系年》都确认了周幽王死后的这样一个事实:周携王和周天王二王并立。由于周天王宜臼的杀父嫌疑,因此得到诸侯支持少,故此至少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759年这11年里,周携王才是正统周王。

公元前762年秦文公攻占汧渭之会并修建城池的事实,说明了一个事实:秦人和周携王至少有3年(从公元前762年到公元前759年)的战争时间。这也符合周平王东迁的历史逻辑:公元前770年后,随着周携王越来越正统,宜臼越来越非法,作为宜臼的强大盟友西戎,不论是出于争夺资源的目的,还是出于支持宜臼、消弱周携王的目的,都会在关中地区和周携王长期作战。秦人就是其中的一员。

公元前739年,秦人封侯建国后,和周平王共同改变了对西戎的策略,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秦国不断向东侵夺关中土地,并在秦穆公时期威震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为什么说秦和西戎是相爱相杀的关系——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较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堡子山出土春秋早期鸱鸮形马胄饰

综述,秦人先祖在被周成王击败后,从商奄国被迁移到邾,形成了西汉水流域和牛头河流域两大块居住地,并和西戎保持了192年的和平,为西周保西陲。

由于中国西北地区长达百年的干旱气候,导致西周的衰落,西戎为争夺水草地资源,开始了和周朝的长年战争,而作为西周先锋军的秦人嫡支大骆族被杀,秦非子一族由于所处地区西戎不多而得以避免;从公元前824年周宣王命令秦仲攻打西戎,到公元前777年秦襄公和西戎和亲盟好,秦人和西戎进行了持续47年的战争。如果从公元前842年西犬丘大骆嫡支被灭算起,秦人和西戎的战争长达65年。

秦襄公封侯建国后,跟随周平王,改变了和西戎盟好的政策,主动攻打西戎。或者是秦襄公为了削弱宜臼的政敌周携王,不断的东侵周国土地。

简单说,秦人和西戎的关系变化是:和平共处——战争——和亲盟好——建国交恶。西戎和秦国的关系,从秦人先祖商奄之民西迁到来之时,直到秦昭王和宣太后毒杀义渠王一举彻底清除。西戎和秦国是相爱相杀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