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會不會走日本的老路?

史匠說史

當然是不會啦。

日本的老路?日本的什麼老路?你是指二戰前的軍國主義日本道路,還是二戰後依賴美國,成為世界一大經濟體的老路?

如果是前者,當然是不會。

日本之所以能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說句不好聽的,沒有明治維新那一輩的人才,日本還真走不上去。

軍國主義的道路也不是你想走就能走啊。

軍國主義的奠基者是山縣有朋,後來的大山岩等軍人一步一步的把日本推上軍國主義的道路。

而這些人能夠推動日本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日本明治維新之初,國家矛盾尖銳,內憂外患,必須依靠強力的軍隊來鎮壓和控制國家運行,由此,日本的軍人們才擁有了巨大的權力。

印度不行啊。

印度的體制有點類似於美國的聯邦制,但是印度中央政府沒有美國中央政府那麼強大的控制力,所以印度可以說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國家,每個邦都有很大的自主權。印度的政權不穩是一個重要原因,這樣的政權你能指望他像日本一樣,動不動就動員全國力量搞軍政一體化?

而且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那麼多的人才(有的人覺得這句話讓他不爽,但是你不能否認,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真的是英才輩出)才能推動日本快速近代化。

印度有誰?

誰能推動印度軍政一體化?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一個強有力的軍人出身領導人,以及一支強有力的軍隊。

你有嗎?你都沒有!

如果是二戰後的日本道路,還是很可惜,印度已經錯過了這趟班車,當年的日本能夠依靠跟著美國崛起,最重要的因素是因為美國當時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美元霸權遍佈全球。日本才能搭上美元霸權的班車。

然而現在,先不說美元班車要開始收費了,而且更多的經濟體的崛起,無一不再打擊著美元霸權的地位。

這趟班車已經錯過了,別說印度想上車,在車上的日本,歐盟,都在想法子下車了。

你還去擠?

嫌死的太慢?


情僧蘇曼殊

印度走不了日本的路。問題中提到當年“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遍地開花”,這點雖然不假,但在強調了美國扶持的同時卻忽略了日本自身擁有的發展潛力。雖然印度也有潛力,但印度的潛力與當年的日本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雖然二戰後的日本是一片廢墟,但日本早在二十世紀的一二十年代就已經完成了工業、科技、教育的近代化,擁有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科教實力位於世界前列,雖然受到了戰爭的重創,但根基尚在,各領域的技術力量依然雄厚,全民的教育普及率非常之高,這是自明治維新以來將近一百年的發展所打下的基礎。今天世界五百強中的日本企業幾乎都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可見,日本在戰前是一個強國,在戰敗之後,仍然擁有非常好的發展根基,不要說今天的印度沒有這種根基,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有。

當年,美國在冷戰期間為了對抗蘇聯而扶持日本,從朝鮮戰爭開始就向日本企業大量採購軍火,美軍武器裝備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製造,直到今天,美國的軍工生產也難以擺脫日本成分,日本製造和日本技術佔據著相當高的比重。

以此為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如果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工業實力,就算美國願意扶持,日本的經濟騰飛恐怕也是難以實現的。

我們很難想象,如果美國像當年扶持日本一樣扶持今天的印度,結果會怎樣?如果美軍把採購訂單交給印度,印度能造得出像樣的東西嗎?美軍會用上印度製造的裝備嗎?美國的大街小巷會跑滿印度製造的汽車嗎?印度製造和印度技術真的能讓印度的經濟騰飛嗎?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事實上,美軍不但沒有向印度下過任何訂單,相反,美國千方百計的想要拿到印軍的採購訂單,賺印度佬的錢。這哪裡是在扶持,完全就是在給暴發戶下套。

眾所周知,由於人口眾多,印度的發展潛力主要表現在勞動力資源和成本方面,而日本當年所具備的優勢,印度一個也不具備,就自身而言,想要複製日本當年的發展道路完全是痴人說夢,毫無可能;就國際環境而言,冷戰已經結束,中國不是蘇聯,印度更不是日本,想要從美國那裡得到當年日本那樣的發展機遇同樣是痴人說夢。

日本的老路,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外加良好的根骨,缺一不可。

而今天的印度,既不佔天時,又缺少人和,更沒有根骨,僅僅憑一點地利,就夢想著經濟騰飛,難道不是痴人說夢嗎?


梓鷟

印度不會走日本的老路,因為印度已經無路可走,印度雖然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是卻無法把勞動力資源培養成高效率的工人,這一點才是印度面臨的最重要問題。


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初期剛好碰到西方國家低端製造業的大規模轉移,中國龐大的人口接納了大部分的低端製造業,由此才托起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步伐,也讓我們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為現在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低端製造業興起的同時,對國內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不斷,便利的交通條件和物流物流運輸體系也吸引了更多的外資來中國投資。中國利用龐大的國內市場採用“以市場換技術”的方針,並且建立良好的國內投資環境,為外商的投資創立非常優秀的條件。



印度這個國家雖然擁有龐大的勞動力資源,但是奈何國內矛盾和宗教衝突實在是太多,特別是上一年莫迪政府實施的廢鈔令計劃,把很多外商投資都已經嚇跑了,投資積累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印度國家信用如此又怎麼能夠讓外來投資放心?


現行階段東南亞各國都擁有比較良好的勞動力資源,比如越南最近幾年也接納了非常多的低端製造業,不論是在工人工作效率、工人素質培養、工人工資福利方面比印度都有很大的優勢,更不用說巴西這樣的人口大國了。

現在的印度已經走向了一個瓶頸,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不但沒有轉化成有效的勞動力,反而成了社會發展的羈絆和累贅,而殘缺不全的基礎設施、奇葩的經濟政策都讓投資者大跌眼睛。



所以對印度整體國家的發展趨勢並不看好,而印度肯定也不會變成像日本那樣的發達國家。


莫殤dr

第一、因為阿三的經濟和日本當年相比還差距千里,所以不用過多去考慮這個情況。


第二、阿三再發展,其超級和由超級再繼續擴增的強大人口數量也是其經濟無法高速增長的像當年日本一樣的又一個因素。

第三、人口的倍增,使其具有了較大的內需,這一方面當年的日本是不具備的,但同時阿三卻忽略了內需的根本是要有國民強大的購買能力,這一方面印度更不具備,所以,內需只會緩緩的增長。

第四、非常落後的國民素質,這是又一個嚴重阻礙阿三發展的現實。

第五、基礎設施的極度差距,阿三更不具備崩盤的條件,單阿三的基礎設施建設百年也未必能趕上日本幾十年前的水平。

綜合,阿三在各個方面均不具備那個實力,想要崩盤也要有崩盤的實力。


冰雹藍天

暫時不會。

印度並非出口導向型國家

印度並非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印度向外出口的商品一般還都是原材料和低附加價值的產品。
這和當年的日本正好相反。也就是說全世界都在賺他的錢,美國為何還要制裁他。

印度有強大的內需市場

印度人口排在世界第二,但是人口結構要比排在第一的中國健康的多。所以就以為著其有強大市場的潛力。而且印度本來就是以內需為主。

印度有政治上的獨立性

日本是受美國控制的,印度不是。印度是一個獨立的區域性大國,對南亞影響力不小。所以印度不太可能對美國唯命是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