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運營分析第一彈:談談得到APP的知識生意經

從運營的角度看:

得到用羅振宇的話說,是一個成功的網紅經濟變現案例。我經過粗略的資料整理分析,得到一些自認為不太成熟的看法,歡迎大家指正。

所以,我要說的得到運營,是從得到已經有幾十甚至上百萬用戶後開始。

1、拉新

縱觀得到的拉新,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b、羅振宇自身網紅光環的極致利用: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他自己就是一個網紅,所以羅振宇是自帶主角光環的。於是,得到利用了羅振宇的每一次演講,甚至每週公司的例會也不放過,用來當做運營的原料。每次羅振宇的這些事件,總會在一些人的朋友圈中刷屏,就在這種慢慢的侵蝕下,得到的APP被越來越多偶讀人熟知。

2、留存和促活

在這裡,我準備把留存和促活一起說,因為我認為得到在運營上做的不夠好的地方就是留存和促活。當然,這個是從我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的,甚至我都不能算得到的深度用戶,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依舊感受得到,得到的日常促活的行為並不多,也沒有什麼留存的方法能看到實施。在我剛下載得到的時候,基本沒有太大的留存慾望,因為並沒有我能聽的東西,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無一例外都是付費的,而我,還沒有準備好該不該為這份都沒有了解過的內容付錢。得到僅靠大家都說好是不足夠讓我從包裡掏出錢為他買單的。

17年底的時候,在極光大數據中,得到的日活是350萬+,安裝人數是不到500萬,這個數據其實很不合理,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得到的活躍人數非常高,但是從另一個方向說明,得到的殭屍用戶佔比很小,不到3成。一個很成功的產品,月活/用戶數有5成。但是,從運營來講,這個數據其實說明,得到的一系列拉新來的用戶,留存很低,因為在前邊也說了,得到16年底到17年底,通過運營手段,拉新效果是很不錯的,保守估計一年新用戶超過了500萬,17年3月份,得到自己也說用戶數527萬,為什麼到年底經過一年的拉新後,用戶反而少了呢?極光大數據的數據可能有一些問題,但是也不會偏差很大。這就說明,得到的新用戶流失率是很高的,得到走的路線不像是喜馬拉雅那樣普適,但是即便是針對得到自己的目標群體,這樣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幾點我就不一一說明了,前邊最關鍵的已經提到過,新用戶跟之前邏輯思維的老粉絲不同,他們不會在沒有親身體驗過的情況下,為得到付費,而不付費留下來的渠道,目前只有羅振宇自身的幾百期邏輯思維和一檔經濟課,這倆免費的試聽內容,究竟能留下多少用戶,相信大家自己心裡已經有底了。

再來說說促活,目前得到每天的推送我自己能收到一條,可能是我手機的原因,網上的說法是一天6條,這個數字有點恐怖了,對運營來講,推送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才會促活,用的不好,那就會流失用戶,而一天6條推送,可能用戶在剛開始覺得這個可以提醒自己學習,但是一旦過了心裡的學習慾望降低,或者新鮮感一過,頻繁的推送就會讓用戶遠離甚至永遠離開產品。其實得到的單純促活的活動很少,長期的活動有低價購買一些課程之類的,嚴格說來都不能叫促活。還有一個原因,得到本來的不活躍用戶佔比就少,因此花大力氣做促活的活動本身就得不償失。

總的來說,得到的留存和促活個人覺得做得不夠好,甚至都沒怎麼做過,這個原因有多種,最主要的可能是得到的用戶群體和得到所 追求的結果與一般的互聯網產品稍有出入吧。

3、變現

說起得到的變現能力,我還是要說一聲服的。其實一個產品不管做成什麼樣子,最終目的就是變現,而得到,把這個做到了淋漓盡致。不愧於羅振宇的自稱:我是個商人。得到在17年初發布的運營數據顯示,得到2015年年底上線,到17年初總共經歷了才14個月,上線付費訂閱專欄數達19個,除羅輯思維羅振宇專欄定價1元外,其餘18人專欄訂閱費每人每年199元,按照脫不花自己說的,得到總訂閱數為130萬,總營收為1.4億元。看到這兒,我也只能說,6666啊。這其中,羅振宇自己的專欄訂閱59萬次,另外最多的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收入2500萬。這才只是18個人在上邊產生內容,得到的變現能力,確實在同類產品中一騎絕塵。可能有人會說喜馬拉雅的營收比它多多了,可是無論是從用戶體量,還有內容數量,喜馬拉雅都比得到多了不止一個數量級,所以,得到的變現能力,一個字:強!

得到的變現能力為什麼這麼強呢?我認為有這幾個原因:

a、邏輯思維的粉絲過來組成了得到的最核心的用戶,並且大多數成為了其忠實的付費用戶。

c、用戶群體屬於精英階層,付費能力強,求知慾、學習欲都強,得到的付費產品定價都不是很高。

4、從產品的角度來說運營

首先說首頁,目前得到的首頁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它居然沒有做個性化推薦!好吧,原諒我對得到的期望太高了。首頁放在banner圖下邊的5個欄目分別是:聽書、訂閱專欄、商城、電子書、隨時聽。這部分內容基本改動很小,延續了很長時間,個別欄目經過了替換或者刪除。往下,每天聽本書會給推薦一本書,當然,這是付費的。價格不貴,一部分的用戶是願意支付這個價錢的。只是!對,得到這個捆綁做的有點過分了,就是雖然這本書售價可能只是1塊錢,但是你在付錢時,需要先充值,而充值最低都是6塊,這種行為讓我這種用戶特別反感,當然,僅代表個人感受。包括繼續往下的1毛錢聽千本好書,試聽7天,其實這個本意真的非常好,然而,為了付一分錢,卻要充值至少60倍的錢,這樣吃相有點難看了。我認為既然準備給用戶試聽,何不大方一點呢?而且大部分用戶,我想,只需要可以試聽自己喜歡的內容的一部分,就會為之後的部分付費,只要內容足夠好,這部分錢大家是願意付出的,而且付出的心甘情願。現在得到的內容,誰也不知道我花了錢,最後聽到的是什麼鬼,就是賭!繼續往下的內容,就是現在得到唯二免費的兩個內容,總計不超過500小時的內容,就兩人說。真正的學習估計也不會去聽這種內容的。再往下,就是得到的撈金地了,現在得到的精品課已經發展到34個 了,還有6個大師課,價格從99到199,大概算了一下,精品課的訂閱已經有260萬左右了,大師課也有40萬左右,這真的很能看出得到的轉化率真的很高,總共活躍用戶才多少,這點再說一次服!這裡這些課程,沒有一個可以試聽的,我想,在這裡可以試聽一節課,或者多節,如果質量真的夠好,那麼這個對於用戶的留存、活躍、轉化也是有極大幫助的。最後是得到的商城,賣書,賣一些看起來沒那麼low的東西,當然,對我而言,然並卵。

最後簡單的說幾句得到自己準備,也做了好久的社區,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看來,得到的社區應該是有極大可能做到很活躍,但是,目前的觀察,得到是沒怎麼重視這個,因為社區功能上線了一年了,只做了一次優化,我只能說,可惜了。希望未來得到的社區能夠發力,精英階層在大城市是需要有自己的團體的。

下圖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大神做的思維導圖借過來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產品運營分析第一彈:談談得到APP的知識生意經

得到APP的產品分析:

得到APP的”用戶體驗要素“視角分析:

《用戶體驗要素》一書強調自上而下分別從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和表現層去分析一款產品。個人認為,結構層的信息架構和交互設計在公司發展的特定時期往往為其不同的目標服務,而框架層和表現層的界面設計、視覺設計等更多地是會影響到用戶的體驗,而且隨著互聯網行業內產品設計流程的相對規範和水平的普遍提高,不同公司視覺層面的表現差距已經不再遙遠。因此,真正決定一款產品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其實更多地是相對抽象的戰略層和範圍層的因素。下面將分別對得到的這幾個方面因素分別做分析。

戰略層–網站目標:得到從v1.0到現在,口號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的轉變,“多學習 少廢話”–>“好好學習,天天想上”–>碎片時間終身學習–>一起建設一所終身大學。從這個轉變的過程可以看出,得到在逐漸洞見自己的定位、更精準地向用戶傳達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在開始慢慢構建自己未來的佈局。下面就分別來解釋一下,這個結論何以見得。先說第一個階段的目標,“多學習 少廢話”,其實目標非常簡單,就是”學習“這樣一個單純的動作,但同時也沒有任何其他的約束,價值傳遞不夠聚焦。到第二個階段,“好好學習,天天想上”,在”學習“的基礎上,增加了”天天“這樣一個頻率副詞,就向用戶傳遞出一種”堅持學習“的理念,雖然比起第一個階段有進步,但仍然沒有明確表達出用戶為何非”得到“不可。第三個階段,碎片時間終身學習,核心動作仍然是學習,但又在”天天“的基礎上更加強調”終身“這樣一個概念,同時”碎片時間“不僅極大地迎合了移動互聯時代白領的需求,同時也將得到自身與其他知識付費產品差異化。再到最後一個階段,一起建設一所終身大學,則是在前三個階段不斷聚焦的基礎上開始拓展自身邊界、構建未來佈局。我們可以反思一下,大學裡面有什麼?大學裡面我們每天都在做什麼?那麼對比現實中的大學,有哪些部分可以遷移到得到裡面來,為用戶提供一個終身大學?這個問題仔細想一想還是充滿了想象空間的,在下文”得到發展建議“部分,將會展開講。

產品運營分析第一彈:談談得到APP的知識生意經

戰略層–用戶需求:在我看來,得到用戶最核心的需求,是在一定時間內實現學習效益最大化。就如羅振宇在《邏輯思維》中自己講到的,一項技術或者一個產品能夠受歡迎,必然伴隨著一定社會變量的變化。而得到這類知識付費產品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紅利消失殆盡之際仍然雄起的原因,正是因為時間的價值發生了變化。正如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裡面講到的,人類任何一項的技術發明都沒有讓人類更輕鬆,反而變得更繁忙。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不僅使得人們的休閒時間更多地被工作侵蝕,同時海量的知識體量讓想要學習的人們無從下手望而卻步。

範圍層:那麼問題來了,在面對如上用戶需求的情境下,得到為用戶提供了什麼樣的內容和功能呢?內容上,一類是得到內容團隊對知識和書籍的再生產,另一類是頭部導師的PGC作品,保證內容的精華度。功能規格上,將知識音頻化,且每節課儘量保持在15min之內,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用戶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

到此為止,通過對於得到戰略層和範圍層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其產品定位是足夠清晰的,同時也是可以解決用戶痛點的。基於此,剩下的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只要不是特別爛(當然,得到在這方面還是很可以的),並不斷迭代完善,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從產品迭代路徑總結產品迭代思路:

根據《2017知識付費行業白皮書》,截止2017年10月,得到的月活超過236萬,付費用戶佔比較高。雖然用戶體量上無法與喜馬拉雅FM等相匹敵,但不得不說,得到APP確實是一款成功的知識付費產品。因此,下面將從得到APP自v1.0到現在的迭代路徑,來總結成功產品應有的迭代思路。

1. 持續優化核心技術和功能。得到以音頻這種媒體形式傳遞“知識”內容,使得音頻本身便成為了產品的核心資產,那麼音頻的播放(尤其是在手機端)質量、功能以及如何去迎合用戶習慣就變得格外重要。從得到版本更新歷史記錄可以看出,得到一直在不斷地改進和優化音頻播放的質量和功能,甚至每2-3個版本就能看到一項與此相關的優化更新。

2. 不斷培養用戶習慣並增強用戶粘性。移動互聯網時代,所有的應用都在努力爭奪用戶的“時間”,因此也有人說互聯網經濟是注意力經濟。同時作為一款主打“終身學習”的APP,如何培養並幫助用戶培養學習的習慣,也是產品非常核心的一點,這同樣也有利於增強用戶粘性和留存。得到APP中的幾個模塊,包括學習計劃、知識賬本、勳章等,其重要性雖然不能與音頻相提並論,卻也是整個產品中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3. 非核心功能MVP後逐漸作功能新增和優化。產品MVP的重要性自不必說,但是產品經理在面對取捨時,往往很難下定決心做出抉擇。觀察得到,可以看出早期產品版本中搜索、幫助中心等開發起來非常耗時的功能是沒有的,都是後期產品運行很長一段時間後慢慢迭代的,實際上也並未對用戶帶來太大的不便。因此,有時候做正確的事是非常關鍵的。

4. 根據不同終端用戶積累,完善終端佈局。這個應該比較好理解,我們常常說,產品需求的評審就是一場產品收益和成本的博弈。同樣地,產品終端的完善也是各端用戶的積累下的產物。作為得到而言,ipad和iwatch用戶量的積累使得兩個端產品的研發被提上日程。

5. 業務驅動產品迭代。由於產品方與業務方的分割,以及為了單純地追求對標和設計體驗,很多時候產品經理會陷入產品需求與業務需求相分割的境地。但實際上,業務需求雖然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合理的,但業務驅動產品迭代的大方向一定是正確的。從得到的版本記錄中可以看到,多次大版本迭代都是為了內容欄目上線以及付費欄目和方式的調整等核心業務調整。

得到APP發展建議:

下面結合時下知識付費領域的市場競爭狀況、新技術發展和可能的應用以及作為一個有著“終身學習”理念的用戶的感受,來開一開腦洞簡單談一談得到APP未來發展的建議。

1、建造核心資產的壁壘和護城河。筆者私以為,得到的競爭對手從來都不是分答、知乎之類,而是喜馬拉雅FM這類平臺型內容產品和類似凱叔講故事之類垂直領域的內容產品。作為一款知識付費產品,其核心資產從來都是獨家的內容。因此如何通過吸引獨家的頭部IP入駐併為這部分頭部IP做好服務,是得到運營團隊和產品團隊一起去思考的。簡單列舉下,例如是否需要為這部分頭部IP單獨設計並開發相關的錄音和上傳產品,是否需要線下幫助他們完成音頻錄製等,更進一步,如何發現一批尚未被人知曉的優秀IP,如何幫助其挖掘好的話題,如何幫助其包裝內容,如何與其保持良好的關係等。雖然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運營需要去做的事情,但如何將整個流程產品化也是產品經理可以去思考的。

2、構建服務用戶學習全過程的服務鏈條。在最開始戰略層分析中也談到的,針對一起建設一所終身大學,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對比現實中的大學,有哪些部分可以遷移到得到裡面來,為用戶提供一個終身大學?比如大學裡面有圖書館、書店,得到裡面是不是可以賣賣電子書?大學圖書館裡面的書不允許記錄筆記,但電子書不存在,不僅可以做筆記,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他人的筆記。大學裡面還有文具店,那麼得到出一批具有得到特色的文創用品應該也不會太難賣的吧。大學裡面我們每天都做什麼呢?我們要上課,不僅要上專業課,還要上通識課、選修課、跨專業課程(提供各種類型的專業課程和通用類課程);上課的時候我們要記筆記,不懂得會想老師提問,下課我們有感興趣的話題還會直接去找導師交流(類似在行的功能);不僅是跟老師交流,我們還會跟同學們交流(雖然得到目前也有“學習小組”,私以為並未得到很好的運營和發展),一起完成一些小的項目和實踐活動(組織線下活動或者線上project的徵集和評獎);學習了知識我們期末要考試,要有GDP排名(自動根據學習內容生成考卷和複習資料等);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我們還會去考各種證書(得到的知識賬本是否可以作為用戶的一張學習證書,與各種招聘網站打通資源互換)……類似的方式聯想一下,得到能夠做的,絕不止已經做的。更何況,終身的大學,起止大學時代如此簡單,工作、婚姻甚至生育、變老、面對死亡,每一項都遠比大學時代更難應對,同時也比任何其他知識更亟待教授。

3、AI+。幾乎沒有人會否認AI是未來,關鍵是如何去應用。下面還是簡單開下腦洞:第一,也是目前已經廣泛用於各大音樂APP的,AI聽單推薦,對於得到而言也同樣適用。第二,如果能夠識別出有著類似學習習慣和行為的用戶群體,系統自動進行推薦形成群組或者好友關係,這樣維度的社交是不是也不錯?第三,在不遠的未來,AI將必然對人機的交互方式產生巨大變革,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用戶想要定向瞭解一個特定的知識,是否可以通過向AI助理簡單地說一句話就可以得到與該知識點相關的所有內容並自動播放呢?

4、垂直和細分領域,to do or not to do。 《2017知識付費行業白皮書》反映了知識付費平臺運營模式由“平面化”向“垂直化”發展的趨勢。作為得到目前而言,平臺上的內容主要以互聯網和商業為主,未來是否根據市場情況和用戶需求逐漸向各個垂直和細分領域滲透,應該也是羅振宇和脫不花需要去思考和衡量的。

文末福利

產品運營分析第一彈:談談得到APP的知識生意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