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黃帝鎮樓

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會接觸到大量的學生。現在的學生呢,和之前20世紀末的學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敢於表現,什麼都敢說。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我發現了一些不得不讓我們現在正扛著整個社會的中年人正視的問題,比如學生的戀愛觀、學生的消費觀,學生的學習觀,學生的歷史觀等等都有所偏差或者是不夠成熟。特別是有一次學生上黨課,居然有高中的學生不知道董存瑞和邱少雲,不知道劉胡蘭和左權,我當時心中詫異非常。我不知道這樣的孩子如果對近代的歷史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那麼他是否會對我們的社會存在清醒的認識,他是否會對我們的未來負起應有的責任。還有一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帖子,說的話更是讓我後怕,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下面的截圖。

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在這我申明一點:我沒有詆譭遊戲的意思,特別是上圖中所提到的王者榮耀。我只是覺得我們很有必要,也很有責任去幫助現在的孩子建立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我就萌生了一種想法:我想把中國的歷史通過鮮明的歷史人物告訴孩子們: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不是現在大家熟悉的西方文明所能夠表達出來的,她的厚重是歷史之殤;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五千年裡有無數個鮮明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或是孤傲,或是堅毅,或是威武,或是倔強的身影供後人敬仰。我最近的文章會圍繞各個時代的名將展開敘述,為了更具有觀賞性和對比性,各位“大將”將以“組團”的形式一一登場。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戰國四大名將。

南朝梁武帝時期,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編撰《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來形容戰國時期這四位戰功赫赫的名將。他們都是從軍中最基層的軍官做起,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長為秦、趙兩國最為倚重的大將。戰國四大名將:秦趙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趙之李牧、廉頗。代表了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他們分別是:白起、廉頗、王翦、李牧。其實,所謂“戰國四大名將”,並非是學術權威的定論,而是業餘愛好者們的山寨之舉。奇就奇在,網上“三國十大名將”“歷史十大名將”之類的爭論吵的沸反盈天,而這“戰國四大名將”,儼然已經成為了民間的標準。

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四大名將

【白起】(我之前的專門的一篇文章來寫這位“殺神”,想多瞭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下)戰國時秦國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伊闕之戰,白起斬殺韓魏聯軍24萬,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05萬!白起的一生就是殺!殺!殺!他精於算計,他的戰術就是殲滅敵對有生力量,他是一位神魔都懼怕的殺神!在“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 殺人盈城”的戰國,這位關西的漢子以千勝之姿成為

戰國群將之首!

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李牧

【王翦】頻陽(今陝西富平東北)東鄉人,秦國名將。據說,周靈王太子宗敬,人稱王家,因以為氏,王翦是宗敬的十四世孫,秦王尊其為師。王翦畢生的代表一戰就是用六十萬大軍對楚的大戰,這一戰成了三十六計中“以逸待勞”這一計的典型戰役,王翦是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也是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王翦一生戰績自然比不上白起那麼顯赫,他屬於大器晚成,幫助秦始皇平定六國,功高震主,卻能夠得以善終,終究是因為他過人的政治頭腦,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善於揣摩帝王之術得以善終。王翦的一生“穩”字當頭,他不但有卓越的軍事才能,還很有政治頭腦,說他是

“戰國第一儒將”一點都不為過。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王翦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抗擊匈奴,在趙國的政治軍事活動。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少數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如果沒有李牧,趙國早已被王翦的大軍所攻破。而且李牧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優秀的將領。李牧攻必取,守必固,採取多兵種聯合作戰(戰陣),有條不紊,一但亮劍,幾乎每每全殲敵軍,北地二十餘年的長治久安(除了被撤職的短暫時間內),物阜民安,可見其治軍,安民等各方面均有獨到的能力。他最大的軍事才能就是憑著長平之戰後趙國剩下的一堆爛牌,硬是打的對手毫無還手之力,單純討論

其軍事能力我以為不在秦武安君(白起)之下。但李牧我行我素,是個很純粹,錚錚鐵骨,正直的人,對政治沒有什麼覺悟,功高震主,最終死於王翦的反間計。

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李牧

【廉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四大名將中武功最強的,謀略能與白起相比,受到趙惠文王的重用,攻打各國,消滅各國部隊不計其數,廉頗是攻打齊國燕國魏國最有戰功的將軍,但未能被趙孝成王(趙惠文王之子)重用,結果長平大敗。廉頗正是由於他的忠勇愛國,善改錯誤(歷史上的負荊請罪),從而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瑕不掩瑜的歷史人物,一位有著獨特個性的優秀軍事家,並贏得千古人們的無限崇敬和愛戴。

讓你我銘記一生的歷史之“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

此為戰國後期秦滅六國時的四大名將,他們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時代,主要戰爭都是秦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戰爭。至於前期七國並強時的吳起、孫臏、樂毅等人,其軍事思想、統兵能力、作戰方略等未必比以上四人差。而他們不在戰國四名將之列,只是編者過於著重戰國末期,而且中國人對“四”有濃厚的情節,例如四大神獸、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名著等,不願意評一個戰國六大名將、七大名將罷了。可以說,四大名將是互相成就了彼此。不知道四位名將地下相聚時,可會握手言和,把酒言歡,笑看後世眾人的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