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重要還是2000年重要?曾仕強教授解讀關羽,關鍵要讀懂這句話

關公,出生在公元160年,他只活了短短60年。

實際上他有沒有活夠60年,還是有爭論的。

有人說他只活了58歲,有人說他活了59歲,也有人說他活了60歲。

60年重要還是2000年重要?曾仕強教授解讀關羽,關鍵要讀懂這句話

這是西方人很難接受的,到底是幾歲呢?

中國人就算是59歲,我們也會把他認定為60歲。

他去世以後,距離現在將近2000年。

請問是60年重要,還是往後的2000年比較重要呢?

雖然他只活了一個甲子,但他永遠活在後代子孫的心中。

這就是我們讀書時經常讀到的一句話:爭千秋,不爭一時

也就是說我們爭的是死後的千千萬萬年,而不是生前的短短几十年。

我想這句話對我們當代人來說是有很重要的一個啟發。

因為我們現在只能看到眼前,甚至看不到十年,就看到今年,只要今年我贏,你輸了,就可以了。

其實這就是眼光太短淺了。

60年重要還是2000年重要?曾仕強教授解讀關羽,關鍵要讀懂這句話

人要爭的是千秋萬世,而不是活著這短短的幾十年。

請問一個人活著的時候比較重要還是死後比較重要?

答案只有一個:不一定。

因為有的人活著沒有什麼,死了也沒有什麼,那就根本無所謂。

太多的人是活著沒有什麼,死了還是沒有什麼;

但是有很多人活著時什麼都有,他認為自己是強者,是勝利者,是成功的人。

可是死了以後才知道一切都是空的,而且讓後代子孫承受越來越多的罵名。

但那個時候想要後悔已經沒有用了。

只有極少數的人活著時能夠造就一番偉大的事業,而死了以後會流芳千古。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我想我們最好是活著跟死後要同時兼顧,想的長遠一點。

不但活著時要有價值,而且死後更不能讓我們的子孫蒙羞。

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怎麼會有死後的世界呢?

我想這種人連最起碼的物理學都不知道,能量是不滅的,人是不會死的,靈魂會死嗎?

60年重要還是2000年重要?曾仕強教授解讀關羽,關鍵要讀懂這句話

所以這些東西應該是我們當代人應該重新認定的。

我們不需要在活著的時候爭來爭去,沒有必要。

但是我們最大的興趣卻是活著的時候爭來爭去,爭到最後大家都不高興,這有什麼價值呢?

我們現在改變一下觀念,想一想100年以後:

誰還存在,誰不存在?

誰還活著,誰已經死了?

現在人拼命的寫書,可能過了20年他的書就不見了,50年可能一本書也沒有了。

很多人做了很多事情,很可能過了兩三年,人家就忘光光了。

比如你問誰是某某部長,啊?部長?

才一年時間就已經忘光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