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区分法律中的应当和可以

简介:

①应当法律条文用语时,带有必须的意思。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 文件号:法工委发[2009]62号14.应当,必须

“应当”与“必须”的含义没有实质区别。法律在表述义务性规范时,一般用“应当”,不用“必须”。

示例: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例: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②可以表示:1、可能或能够。2、表示许可。3、不坏;还好。4、很;厉害 5、可以凭借... ...成为

法律中“应当”条款规定的法律主体的义务,如果违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以”表述的是法律主体的权利,是否作出一定的法律行为,由法律主体自主决定,不论其最终选择的是允许范围内的何种行为,都将得到法律的认可、保护。

在法律条规中,“可以”一般是有权,至于是否按照条规的规定处理,由当事者的自己决定;“应当”一般是必须、强制的意思,也就是必须这么做,否则就违法。

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这里的“可以”就是消费者有权要求销售者赔偿,但不要求也行,不是说强制要求消费者要求向销售者赔偿。

如果换成“应当”,则是消费者必须要求销售者赔偿,否则消费者就违法,这显然不符合情理,也不是法律条规的本意。所以应该用“可以”,不能用“应当”。

在法理上,“应当”是“must”是指必须要做到,“可以”是“should”是指要做到,但可以不做到。

简单地说,

法律上的“可以”和生活中的“可以”意思一样;

法律上的“应当”和生活中的“必须”意思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