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今生不努力,却将希望寄托在来生?

在我们身边常有这样一种人,就是他们对生活的一切都不满意,总在抱怨所有不顺心的事情,并且常存在这样一种想法,就是“我的今生就这样了,希望来生能有更好的结果”、或者是“下辈子投胎一定要当个x二代”之类的说法,这样的人今生不去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反而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来生。

的确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当面对苦难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想法不是怎么去解决,而是怎么去拖延或者逃避。很多人产生这些想法是面对生活的困境无法破解,于是便想法设法找到一个寄托,那就是寄希望于来生,或者说是宗教。

为什么很多人今生不努力,却将希望寄托在来生?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说:在宗教、家庭情感和友谊方面,就是穷人也可以找到发挥许多才能的机会,这些才能是人类无上快乐的源泉。

宗教的本质是给人在精神上的一种“终极关怀”,所谓“终极关怀”,就是人在面对死亡时所需要的精神上的抚慰。通常,人的精神上的终极关怀要靠信仰去解决,宗教信仰是其中的一种。

关于宗教起源的说法很多,但大多可以归咎为生产力和认知力的低下,使得人们在面对大自然时总将大自然看成是“有心情的东西”或者是“类似人的东西”。从而相信有些事情可以乞求上天的原谅,并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上。

为什么很多人今生不努力,却将希望寄托在来生?

人对未知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恐惧,尤其是死亡,而所有的宗教都是关于来生的学说。由于死亡是生命的最高痛苦,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关于来生学说的宗教。佛教的轮回再生,道教的得道成仙,基督教的灵魂升天,这些通过诉诸于生命与灵魂常在、渡往来生快乐的宗教力量,为人们排除死亡的绝望性痛苦找寻寄托,因而具有趋乐避苦的意义。宗教的很大作用就是提供了一个避难所,缓解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不同的宗教对于解释生命轮回、长生的理路不尽相同。在道教和佛教之间,佛教似乎要更加委婉一些。道教重今生,佛教重来世。佛教重来世,有投胎、成佛等区分。毕竟,有没有投胎这回事,我们无法考证。但对于佛教信奉者而言,相信有比相信没有要好。相信投胎转世,对于人类死亡恐惧有个极大的缓解作用。道教信封的则是今生的修炼,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基督教直接认定你今生是有罪的,只有不断赎罪,来生才会有好的结果。

哲学家尼采在《反基督》中说,痛苦超过快乐,是造成虚伪道德和宗教的主要原因。尼采反对基督教,但是这句话却多多少少说出了当人类遇到无法渡过的生离死别痛苦,而科学与哲学又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宗教来补充的一种人生悖论。

为什么很多人今生不努力,却将希望寄托在来生?

人是需要信仰的,但是将信仰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生或是神灵上,无疑是悲哀的。世上并没有神灵,你在人世生存,就只能依靠自己,你在面对灾难时,你在试图解答无法解释的生命难题时,你抵抗所有的生命严冬时,包括面对死亡时,你都只有自己一个人。你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今生的努力,但你同时还要接受你的今生没有意义,努力不一定有结果的结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努力过的人生毫无疑问的要比寄希望于来生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的多。

为什么很多人今生不努力,却将希望寄托在来生?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由几道书局出品、凤凰FM、蜻蜓FM、懒人听书推出的著名快乐经济学家陈惠雄教授集毕生精力研究带来的《生活中的幸福经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