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他一题不会却被乾隆钦定为头科状元

清朝到了乾隆这里,已经是第六位皇帝了。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自封为太上皇帝(非一般的太上皇,意指皇帝的皇帝)。在位共六十年,禅位后继续训政三年。其实上已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一长的皇帝,已超过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六十一年,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奇事:他一题不会却被乾隆钦定为头科状元

历史上对这位乾隆皇帝评价十分复杂,正面有之,负面的也不少。传说乾隆本人刚愎自用,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的创造性,乾隆年间的体制僵化,跟这个也不无关系,同时也为康乾盛世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乾隆一生好大喜功,晚年自封十全老人,自得自满。

奇事:他一题不会却被乾隆钦定为头科状元

但是乾隆这个人文学造诣很高,他一生作诗41863首,然而《全唐诗》2000多位作者才创造了4800余首诗,如此高的才华,当然皇帝周边的臣子们更得谨小慎微了。

乾隆经常卖弄自己的才华,常常跟大臣们吟诗作对,臣子们若能答上来,则说明皇上的才华不够高;但若是答不上来,又说明自己的才疏学浅,常常让大臣们叫苦不迭。

奇事:他一题不会却被乾隆钦定为头科状元

不过传说有一年清朝又进行科举考试,有一个人却因为答不上来乾隆皇帝出的题目,却被乾隆爷钦定为头科状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那一年的科举考试,进行到最后一轮的殿试,有两位考生都相当有才华,几位主考官从他们的文章上,觉得不分伯仲,实在难以取舍,就把这个情况上报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来了兴致,决定亲自考一考他们。于是,乾隆就出了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此对一出,众臣惊叹,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另藏玄机啊,就连当时号称大清第一才子的纪晓岚穷尽一生时间都没有对出来,为什么呢?你看啊,烟锁池塘柳,意境上十分美好,而且这五个字还对应着五行金木水火土,如果要在意义和格式上都对的工整,那简直了……

奇事:他一题不会却被乾隆钦定为头科状元

一炷香之后,其中一个考生站起来,就离开了考场,考官拦住了他,他表示才疏学浅,无法对出……也不知道是他的诚实感动了乾隆,还是他太深谙乾隆心理了,他说这话无形之中拍了乾隆马屁,证明乾隆才学造诣更高一筹啊,当时乾隆就龙心大悦,当场钦定他为状元,考官们被惊的目定口呆。

奇事:他一题不会却被乾隆钦定为头科状元

后来乾隆皇帝解释说,这上联本身就是一个死对,这个考生能在较短的时间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勇敢放弃,知难而退,实属不易,这样在以后的为官过程中,不会过多的纠结一些无用功,而耽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了,此考生知道自己的能力,更很好的定位自己,所以钦定状元了。

大臣们听后恍然大悟,心里连连感叹这位状元的鸿运当头,做事的方式投了乾隆的脾气,拍中了马屁,得到了状元。如此看来此人的情商确实不低啊。不知道你们觉得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