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市場走訪│第1期

雲南概況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全省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總人口4770.5萬人(2016年),是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據資料顯示,2017年雲南全省全年糧食產量1929.5萬噸;與2016年雲南省全年糧食產量的1902.9萬噸相比較,總量減少了26.6萬噸。而油三的需求及銷量也恰恰與一個地區的糧食產量有著莫大的關聯,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三輪車在雲南市場銷量情況的一張“晴雨表”。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信息綜述

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大世界位於昆明市官渡區彩雲北路小古城公交站西100米,建成招商於2016年初,入住經銷商近40家,門市租金35元/平方米。集燃油三輪車、微轎、殘疾車、老年車、柴油三輪、柴油拖拉機、新能源汽車及配件於一體。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面對經濟大環境及新時代的到來,民眾消費需求正在發生改變,不但相應的務農工具與代步工具品類比例在悄然改變,而且不少三輪整車廠及小古城經銷商攻城略池的戰略及戰術也在不斷地改柱張弦。如小古城中轉庫駐點的走進與撤離;大排量車需求減少,小排量佔比上升;電轎單臺利潤及年度營業額高於油三;品牌渠道下沉廠家直髮;低速新能源汽車的方向再選擇等

總結起來就是市場規模大、變化大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市場信息

經銷商:約40家

小古城市場年銷量:約7萬輛(其中包含萬虎、大運在雲南省的總銷量,其他品牌銷量統計只限於小古城市場批發+零售)

主要品牌(佔比80%)

河南品牌:隆鑫、力之星、大陽、錢江、珠峰、耀隆等

河北品牌:大江、恆勝、大力神、白洋淀

江蘇品牌:宗申、金福、三鑫

山東品牌:富路、金馬、福田、時風等

重慶品牌:萬虎、宗申、隆鑫、力帆、黃河、汗血悍馬、鑫力霸、大陽、銀翔等

廣州品牌:大運

小古城銷量比例: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品牌市場銷量佔比60%;重慶、四川、廣州品牌銷量佔比40%。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南北品牌激烈交戰的背後是什麼

說起南北品牌在雲南小古城市場的爭奪戰,簡直可以用“精彩激烈”一詞來形容,並且在產品上各經銷商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尤其在零售客戶面前,可以說是用各種策略攻擊對手,抬高自己,以達到成功交易的目的。

重慶品牌經銷商說,“沒辦法,不少北方車為搶奪客戶,一到昆明市場就直接部分產品以100元的低價利潤搶客戶,這樣弄得大家都不好過,本就走不起銷量,如此一攪,更經不住熬。”但這也不是普遍現象,另據筆者走訪發現,部分品牌代理商還是非常注重市場規律及持久性經營策略的,如不能因抓銷量而降低利潤,其中談話技巧、銷售策略很重要等。但也有不少經銷商直接南北品牌齊上陣,不但在價格區間做好安排,更在平板貨車、封閉車、休閒車、電轎品類上佈局產品,從而更全面地佔領市場。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對於近兩年北方品牌為什麼大勢進攻雲南市場?靠的是什麼這一疑問?經筆者市場走訪發現,以北方車為主的200型以下比例車型佔比上升,是因為人口老年化速度加快、農村勞動力的減少、鄉村道路的通暢、鄉鎮零售市場的半封閉和城市休閒代步車正逐步增量的原因所致。所以與其稱重慶車是因為“傻、大、粗”略佔下風,還不如說是北方車因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改變而佔得機遇。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筆者在重慶三輪車企業的走訪發現,

目前也已經有不少企業改變產品經營路線,朝著輕型化、新潮產品方向發展。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在此,筆者覺得,南北品牌的PK已不是行業大事兒,當下各企業和經銷商該如何進行方向再選擇及良性發展思維才是重中之重。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新能源汽車成了部分老闆們的利潤源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因需對數據進行反覆核對,筆者除市場實地調查走訪外,另在著手文稿框架之初,通過10多個電話對經銷商進行了回訪,以確保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其交流過程,筆者驚奇地發現到了另一個市場信息,新能源汽車正成為老闆們的主菜。

根據老闆A提供的數據,筆者進行了數據演算,批發1000臺品牌影響力大的三輪車和1000臺小品牌三輪車,合計2000油三*500(綜合批發利潤)=100萬;1000臺(低速新能源車)*1000(批發利潤)=100萬。

當然,雖然營業額利潤持平,但我們能明顯估算出新能源汽車的投入成本比油三要大得多,並且經銷商大部分都是現款。此外,就新能源低速汽車的批發利潤有的遠遠不只1000元/臺,且從資金流轉速度看,新能源汽車的資金週轉率要高的多,最後年度利潤也是相當豐厚的。另還有不少經銷商表示,明年將增加高速新能源車項目。

以上經銷商的想法說明什麼?是不是說明新能源汽車已成為趨勢呢?

低速新能源汽車方向的再選擇

對此,行業資深人士則提出了低速新能源汽車的方向再選擇。2017年紅火的,不僅是低速新能源汽車和高速新能源汽車,還有三輪全篷車。

據瞭解,目前低速新能源汽車企業,多采取了“釣魚竿理論”的“多品牌策略”,反正河裡魚多,一根竿子是釣,二根竿子還是釣。在行業井噴期,這種考慮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旦進入成熟期,沒有差異化的“多品牌策略”將相互掣肘。

所以,資深人士建議,多品牌運作的低速新能源汽車企業,不妨一個品牌向圖表中的“都市麗人”靠攏,一個向“村翁”靠攏,實用和實惠均可兼顧,否則這個機會恐怕就拱手讓給電動三輪全封閉企業了。

另外對於那些單一品牌運作的企業,行業資深人士建議,如果企業沒有把握擠上“都市麗人”的獨木橋,那就立足眼下,放眼未來。畢竟,當前活著,或許比希望未來活著要靠譜得多。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面對市場競爭,實力雄厚的經銷商擁有了新能源低速車和高速車市場利潤優勢,那麼剩下一半的經銷商又該如何差異化盈利呢?筆者覺得,就像行業資深人士分析的那樣,要從瞄準對手變為瞄準用戶,通過2017年的風向,找到2018年的主流產品風口。如此,未來的油三隻要長、寬、承重力符合國家法規,終將還是會有一定銷量的市場需求,就看企業和經銷商如何去挖掘。

然而事實也是如此,就在筆者向多個經銷商問及2018年有什麼好的經營想法時,加大新能源汽車資金市場投入是一部分經銷商的決定,而另一部分新能源優勢經銷商和以油三為主的經銷商表示,他們將好好抓住已有的影響力品牌,穩住油三的年度盈利額。

所以,筆者覺得,新能源雖是趨勢,但不等於油三市場已被大範圍侵佔,燃油客篷/貨篷、貨三、城市休閒車型依然有市場份額存在。不然2017年,雲南全省全年1929.5萬噸的糧食產量是怎麼完成了的呢?想想這其中依然有油三的重大貢獻。

走訪感悟總結

就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概況,筆者分別於2017年5月、2018年1月進行了走訪。第一次感覺是市場太大、品牌太多、水太深,花了大半天時間都沒能理透其中的“門道”,且是一頭“霧水”,滿腦疑惑。然而待筆者1月份再次走訪時,是一種“一回生二回熟”的收穫。這才在2018年燃油版第二期市場走訪欄目,為行業人士呈現數據統計及相關趨勢分析。

當然,此次走訪除了數據統計和變化趨勢方面的調查,通過與經銷商交流還另外瞭解到關於南方某品牌產品的負面言論。商家說,經營的三個品牌中,其中有個品牌的產品屬於“面子工程”,漆水好看,內部配置不是尺寸不合,就是質量跟不上,旗下網點拿過兩次就不要了,半年銷量也就100餘臺。如此,那企業不是自斷後路嗎?

銷量龐大的市場而今都有哪些變化?—雲南小古城三輪車市場走訪2

油三產品市場需求案例分享

一、筆者老家是四川達州秦巴山區的,山高路陡,雖有村村通水泥路,但那些不在公路邊的田地,仍需肩挑背磨地順著小路爬坡上坎30-50分鐘。所以針對父母及村民勞動力不足的現狀,筆者想買輛貨三用於集中種植、收割、變賣農作物,且根據地形200型以上油三才得行。

二、筆者目前新家安置在嘉陵江重慶合川段的城郊地帶,菜農較多,平時能看到油三貨篷運輸相關。

三、2017年5月,筆者走訪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市場時,遇到一鄉鎮顧客購買800型燃油貨三。據他描述,他家收入來源主要是甘蔗、大米、核桃、生豬等,每年收入約7萬元,投入農藥、化肥及生活開支約3萬。那是他的第一輛三輪車。

所以,根據筆者親臨的兩個村及市場走訪情況來看,由於經濟、交通及地形的制約,新能源汽車對他們來說需求並不大,能夠擁有交通和運輸工具,解決勞動力不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整個西南片區來看,務農工具油三依然有大的需求。當然,在發展進程較快的西南片區城市,也能見到微轎和休閒三輪的蹤跡。這更加說明了油三市場依然有大的需求,只是在品類細分和城市化發展趨勢下,市場佔比正在被重新分配,而好看、好開、好值的實用、家用、休閒類產品佔比正在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