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人員告訴你:在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潤表後怎麼分析?

財務數據是可以實實在在反應公司經營能力,對上下游掌控能力等,必須要懂。一個公司的財務報表,主要分為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介紹利潤表。

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亦稱損益表,反映一定時期(如一個會計季度或會計年度)的總體經營成果,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發生變動的直接原因。利潤表是一個動態報告,它展示企業的損益賬目,反映企業在一定時間的業務經營狀況,直接明瞭地揭示企業獲取利潤能力以及經營趨勢。

財會人員告訴你:在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潤表後怎麼分析?

​利潤表的結構

從利潤表的結構來看,表的主體結構為四個層次:

營業收入

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

淨利潤

分析的時候,應該自下往上,首先看最後的淨利潤,然後追本溯源,往前分析。

其中:

財會人員告訴你:在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潤表後怎麼分析?

這三個等式基本包括了利潤表中各科目的勾稽關係,但是讓你去逐項分析利潤表中的數據,又該如何分析呢?

財會人員告訴你:在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潤表後怎麼分析?

營業收入:經營活動增加的現金和應收款項

營業成本: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成本

稅金及附加:交給國家的流轉稅,主要包括土地使用稅、消費稅、資源稅、房產稅、印花稅等

銷售費用:與銷售有關的費用,通常銷售費用和營業收入正相關,營業收入越高銷售費用一般也越高

管理費用:管理部門發生的費用,發放工資和各種費用報銷等都計入其中

財務費用:一般就是借錢發生的利息費用,包括利息支出、銀行手續費等

資產減值損失: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部分

投資收益:就是對外投資的收益情況

營業外收入:與營業收入相反,是非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如盤盈利得、罰款收入、捐贈所得、政府補助收入等

營業外支出:屬於企業的意外支出,包括罰款支出、非常損失等

其他綜合收益: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注:2018年最新會計準則發佈後利潤表也有細微調整,圖中框線部分為本年度新增內容。

利潤表的指標

在對利潤表的結構有所瞭解以後,以下為大家介紹兩個重要且非常直觀的分析指標:

(1)毛利率(越穩定越好)

毛利率=毛利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維持穩定的毛利率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石,如果查看一家企業近幾年的利潤表發現毛利率波動很大,那就說明企業經營狀況不夠穩定。

企業內部管理層需要自查發展戰略是否出現問題或者內部管理不到位,投資者則需多方考量投資意向了。

(2)銷售淨利率(越高越好)

銷售淨利率=淨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淨利率體現的是企業每一百元銷售收入淨額可實現的淨利潤的比例,該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獲利能力越強。

如何用正確的姿勢分析利潤表,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是不是僅僅這樣就能透徹的分析利潤表呢?答案是當然不能!財務報表三大報表都非常重要,這三者之間的聯繫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真正讀懂利潤表,還需結合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變進行系統統籌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