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黃帝內經》之100: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黃帝內經》一起讀第100天,一轉眼竟然滿百天了……今天是講述春夏秋冬四時氣候變化以及對人體影響的——

《靈樞 四時氣篇》

通讀《黃帝內經》之100: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原文:黃帝問於歧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

歧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

  溫虐汗不出,為五十九痏,風水膚脹,為五十痏,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飧洩,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卒刺之。徒水,先取環谷下三寸,以鈹針針之,已刺而筒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水,必堅,來緩則煩悗,來急則安靜,間日一刺之,水盡乃止。飲閉藥,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著痺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為幹。腸中不便,取三里,盛瀉之,虛補之。癘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

  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繫。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燻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洩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復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通讀《黃帝內經》之100: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翻譯如下:

黃帝問岐伯:四季的氣候,分別有不同的表現,人體各種疾病的發生,也都有發生的原因,針灸刺治的道理,又根據什麼來決定呢?

岐伯說:四季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各有一定的發病部位,針灸刺治的道理,就要根據四季氣候與經脈穴位的關係來確定。所以,春季刺治時要選取肌肉、絡脈間淺刺,病情嚴重的要深刺,病情較輕的則要淺刺。夏季刺治時要取手足六陽經的孫絡,取分肉之間透過皮膚淺刺。秋季刺治時要取各經的經穴和腧穴,如果病邪在六腑中,要選取經脈的合穴。冬季刺治時要選取各經的井穴和滎穴,針刺要深並且留針。

通讀《黃帝內經》之100: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腹中經常鳴響,氣逆向上衝於胸,氣喘無法久站,是病邪在大腸,刺治時選取肓之原也就是氣海穴,以及上巨虛、足三里穴。小腹疼痛牽引睪丸、腰脊,向上衝於心,是病邪在小腸,因為小腸連繫睪部連屬脊椎,貫通肝肺繞絡心繫。邪氣盛就會厥氣上逆,上衝於腸胃,燻灼肝臟,佈散於肓,結聚於臍。所以選取氣海穴消散結聚之氣,刺治受颱風的穴位補其虛,刺治足厥陰肝經的穴位降逆氣,選取下巨虛以瀉除邪氣,根據病證所涉及的經脈,循經取穴來調理。經常嘔吐,嘔吐物苦,嘆長氣,自覺心中跳動不安的,驚恐不定就像有人要抓捕他的病人,是病邪在膽,膽氣逆犯於胃,膽汁外洩就會口苦,胃氣上逆就會嘔吐苦水,所以叫做“嘔膽”。刺治時選取足三里穴以下降胃的逆氣,刺治足少陽膽經的血絡阻止膽逆,並根據病情的虛實來祛除病邪。飲食不下,胸中阻隔不通的,是病邪在胃脘,如果在上脘則刺上脘穴,抑制上逆的胃氣令其下降,病在下脘就刺下脘穴以便疏散病邪。小腹疼痛腫脹,小便不利的,是病邪在膀胱,選取足太陽膀胱經的大絡飛揚穴,查看其絡脈與足厥陰肝經的小絡交結並有淤血之處刺治,如果脹滿向上簸箕胃脘,刺治時應選取足三里穴。

望診觀察病人的面色、眼睛,就可以知道正氣耗散與恢復的情況,這是因為查看眼睛和麵色,可以知曉病情的輕重。診查病人疾病的內在變化和外在症狀是否一致,傾聽病人說話、呼吸的聲音,切診寸口、人迎處的脈搏,脈象堅而盛大、滑利的,病勢會日漸加重;脈象逐漸虛軟的,病勢將減退。各條經脈正氣盛的,病情三日內就會好轉。診氣口的脈象可以瞭解陰經、陰分、五臟的病變,診人迎脈可以瞭解陽經、陽分、六腑的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