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翼支付到甜橙金融,中國電信正在下一盤大棋

從翼支付到甜橙金融,中國電信正在下一盤大棋

2018年5月,一年一度的翼支付525支付日,正在全國倒計時,電信人為此付出了很多,忙忙碌碌,靜待盛開。甜橙金融對於電信而言不是一個業務板塊那麼簡單,電信人對翼支付更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因為新業務是企業的未來。

互聯網金融業務,當前正開展得風生水起、如火如荼。而中國電信手握海量用戶,資金流充沛,具有其他互聯網金融平臺無法企及的優勢,那麼運營商在金融領域佈局如何?業務開展又是怎樣?

在前不久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討論“國企改革:市場融合開放發展”時提到,“中國電信網上金融做得非常好,2億用戶,1萬多億餘額,不比阿里做得差。”

據悉,三大運營商中這一塊做的最好的、以翼支付起家的中國電信,其金融業務已成一塊招牌,在金融領域的策略亦成了行業內的案例。據傳電信最近還將名稱去除“電信化”,“翼支付”已搖身變為“甜橙金融”。

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是中國人民銀行核准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中國證監會核准的基金支付結算機構,現在已擁有支付、財富管理、供應鏈融資、消費金融、徵信、信息技術等互聯網金融關鍵要素。甜橙金融是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核心品牌,而翼支付是甜橙金融七大業務之一,也是名氣最響亮的一個。翼支付相對於甜橙金融,就好比支付寶相對於螞蟻金服。

甜橙金融的七大業務分別是:翼支付、交費易、甜橙雲貸、甜橙理財、橙分期、甜橙信用、甜橙技術。

而在今年早期消息,中國電信旗下互聯網金融業務板塊已經啟動混改: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在吸引戰略投資者,估值約在70億元。中國電信擬出讓天翼電子商務公司49%股份,有望募得34.3億元,用於公司未來業務發展。

據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的增資信息顯示,本次擬新增不超過5名投資人。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核心品牌為甜橙金融。

中國電信對意向投資人提出較高的門檻要求,目前設置有五大門檻,投資人或控股母公司應至少滿足其中一項。五大門檻分別是,中國領先的金融控股平臺,同時具有銀行、保險、證券、信託、信用評級服務等業務牌照;中國領先的金融機構,且在面向個人客戶的零售業務、直銷業務等業務線中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具有多元化產業業態,同時具有金融業務板塊、消費零售/商業地產業務板塊,具有廣闊的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資源;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龍頭企業,2016 年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具有廣闊的產業鏈經濟資源;投資人或其實際控制人下屬控制中國領先的科技公司。

此次增資股權鎖定期不少於三年,並且要求意向投資人同意並書面承諾不要求對本次增資設置任何形式的對賭條款和反稀釋條款。

不過,據報道,投資者對於甜橙金融登陸資本市場亦有期望,預計其將於2020年提交上市申請。其財務資料顯示,於2017年扭虧為盈,且開始快速增長。2015年淨利潤-5941.65萬元,2016年淨利潤-16569.62萬元,2017年淨利潤552萬元,而2018年1月末最近一期淨利潤已達4195.29萬元。對應財務週期營業收入分別為:2015年29.40億元、2016年32.10億元、2017年25.69億元。

從翼支付到甜橙金融,中國電信正在下一盤大棋

在業務資質上,甜橙金融擁有全業務資質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翼支付”。翼支付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主要發起人之一,持股2.77%,並且獲得一席董事席位。在當前嚴監管的要求下,第三方支付牌照稀缺性凸顯。圍繞第三方支付業務,甜橙金融還持有基金結算牌照保險銷售牌照(陝西中和恆泰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佈局消費金融、保險銷售、財富管理和徵信業務,產品分別包括甜橙財富、橙分期、甜橙保險和甜橙信用(企業信用徵信)。

中國電信方面表示,互聯網金融成為公司打造差異化的重要手段。以第三方支付為切入點的互聯網金融生態圈,互聯網金融產品既可以提高用戶黏性,又是用戶流量變現的手段。翼支付2017年度累計交易額近1.6萬億元,同比增長53%,外部交易額佔比達61%。目前其註冊用戶超過3億,月活躍用戶超3000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