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升企业价值,这些事你注意到了吗?

引言:企业价值提升有三个关键驱动因素: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其中,投资回报率、增长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投资回报率作为企业价值提升的三大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从提升利润率和投资资本周转效率两个方面入手,探索提升企业投资回报率,进而提升公司价值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要想提升企业价值,这些事你注意到了吗?

投资回报率:企业价值提升的三大驱动因素之一

根据企业关键价值因素公式:

企业价值=NOPLAT×[1-(g/ROIC)]÷(WACC-g)

其中:

  • NOPLAT:税后净营业利润;

  • 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

  • g:税后净营业利润增长率;

  •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企业价值提升有三个关键驱动因素:一是增长率,二是投资回报率,三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由公式还可以得到:投资回报率、增长率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投资回报率越高、增长率越大,企业价值就越高;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越高,则企业价值就越低,反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越低,则企业价值就越高。

这个公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定量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提醒了企业管理层:企业经营管理应围绕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增长、优化与提升投资回报水平、降低投资资本成本三项核心工作展开。

其中,投资回报率作为企业价值提升三大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是净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率,这一比率越大,说明在相等的投入资本量下,获得的自由现金流就越多。

根据现金流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越高,企业价值折现价值就越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回报率(ROIC)越大,则企业价值越大

因而,投资回报率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不断优化与提升投资回报水平,则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那么,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来说,如何提升企业投资回报水平呢?

要想提升企业价值,这些事你注意到了吗?

提升投资回报率的一般思路

从企业整体层面来看:

投资回报率(ROIC)=税后、利息折旧提成前的利润额/(总资产-过剩资产-无息负债)

在不考虑利息支出、折旧计提、闲置过剩资产、无息负债的情况下,我们有:

投资回报率=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收益率

因此,在企业中,对企业整体投资回报水平的考察,我们可以大致使用总资产收益率来进行衡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企业投资回报水平”就转变为:

如何提升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以提升企业价值?

根据杜邦分析体系的变形,我们可以得到: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出:

总资产收益率有两大驱动因素: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且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收益率呈正比例变动关系

因此,提升总资产收益率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可以从如何提升净利率、优化总资产周转效率的详细分解与考察中获得。

通过提升净利率来提高投资回报率

如何提升企业净利率呢?我们可以先从净利率计算公式来看:

净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非经营性收益-所得税)/销售收入=毛利率-期间费用率+非经营性收益率-所得税税率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将净利率驱动因素划分为四个:毛利率水平、期间费用控制、非经营性收益规划、所得税筹划。由此,我们可以分别从四个驱动因素进行考察,寻找提升净利率水平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 毛利率水平提升方面

企业毛利率水平主要由行业属性决定,即:企业一旦明确了业务定位后,企业总体的毛利率水平范围已经被确定。一个钢铁生产企业与房地产企业毛利率有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主要由行业属性决定。但同属一个行业的不同企业,因其供研产销模式的不同,导致毛利率在不同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

因此,企业需要从行业层面的行业选择、业务定位为始发端,在微观的企业层面沿着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寻找提升企业毛利水平的思路、方法与策略。

具体如何提升企业毛利率水平,请回顾《实战系列 | 企业既怕入错行,也怕嫁错郎》。

  • 期间费用控制方面

根据期间费用率计算公式:

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

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费用控制大致可以从三项费用入手,三项费用各自还可以具体按费用支出内容划分为若干类型。一般企业对费用控制采用预算控制法,即年初制定各项费用的年度支出预算,在费用发生时或发生之前,需要按预算额度进行审批。因此,费用控制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费用预算的制定,二是预算的严格执行费用预算可以采用同比增长法,或者零基预算法进行编制,在管理层决心要大幅削减费用支出时,零基预算法就是不错的选择。

  • 其他方面

在企业中,管理层往往将目光聚焦在业务上,只关注经营性利润。事实上,合理重视非经营性损益、税务筹划,往往能给企业净利率水平的提升锦上添花比如,研究财政补贴政策,调整业务合理获取政策补贴支持;技术研发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的合理规划,提升税前扣除费用金额;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获取所得税优惠待遇;注重汇率的管理,降低汇兑损失等等。

这些方面因为其零碎性,更容易被企业管理层所忽视。一个可以参考的做法是:定期梳理企业存在的非经常性损益机会、税务筹划空间,将责任分配到具体部门甚至责任人,并与绩效挂钩。

通过提高总资产运营效率来提升投资回报率

由总资产回报率计算公式可以看到,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是提升总资产回报率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尽管企业获得了不错的净利率水平,但企业一旦忽视了资产的周转情况,仍然难以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水平。

那么,如何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呢?

与总资产周转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总资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率是说总资产在一个会计期间内能周转几次,而周转天数则是说,总资产周转一次需要多少天。因此,总资产周转天数越小,周转率就越高,意味着企业运营效率就越高,在净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因此,我们可以从如何降低总资产周转天数出发,来考察总资产收益率提升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总资产周转天数=货币资金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其他资产周转天数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降低总资产周转天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逐一考察企业各项资产情况,从优化各项资产管理入手,提升各资产周转效率,从而从整体上降低总资产周转天数。

这就意味着,企业账面存放着大量的货币资金不一定是好事。货币资金一定要用起来,而不能趴在账面睡大觉。在一个成熟的行业、稳定的企业中,企业资金收支情况往往能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计,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制定资金计划,充分利用好资金,是提升货币资金周转效率的有效方法。

应收账款是企业中另外一块较大的资产,一般应收账款管理较好的企业,能够获得不错的总资产周转效率。应收账款管理可以从授信管理、合同管理、订单管理、发票管理、售后催收管理等方面入手。

近年,“精益生产”、“及时生产”盛极一时,其中,强化库存管理、降低库存金额是“精益生产”、“及时生产”的重要一环。如果从净利率来看,库存金额的降低并不能够直接带来利润率的提高。那么,降低库存的意义在哪呢?意义就在于库存金额的降低,能够带来总资产周转效率的提升,进而提升公司总资产报酬率水平,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

此外,在重资产投入的企业中,大额的固定资产往往成为企业资产管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大额的固定资产一方面带来大额的折旧,降低净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固定资产金额越大周转率就越低,导致公司总资产周转效率降低,从而降低总资产报酬率,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这就是很多企业提出“轻资产”运营的内在逻辑。

如何强化库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周转效率,具体请关注我们后面系列文章,将进行专题性讨论。

总结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投资报酬率作为企业价值提升的三大关键驱动因素,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围绕投资报酬率的提升,企业管理层可以具体从提升净利率水平、优化总资产周转效率两方面入手,强化毛利率管理、费用控制、非经常性损益规划,以及各项资产管理,提升投资报酬水平,进而驱动企业价值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