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定向降準,釋放4000億!股、債、匯、房市最全解讀

不一樣的財經視角

未來20年中國經濟最大紅利,不幸的是被絕大多數人忽視

舉世震驚!日本公佈了一個噩耗,全球譁然……

慘烈,市值蒸發超1200億美元!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銀行史上最慘失業潮!這四大銀行要裁2萬員工,背後原因令人膽寒...

歷史罕見!央行降準100個BP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五類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00BP,他們分別是:

1、大型商業銀行;

2、股份制商業銀行;

3、城市商業銀行;

4、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

5、外資銀行。

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重磅!央行定向降準,釋放4000億!股、債、匯、房市最全解讀

外圍市場先做利好回應!

利好消息影響下,外圍股市立馬有所反應。截至發稿前,4月恆指期貨夜市時段升逾140點,最新報30198點;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漲超2%。

重磅!央行定向降準,釋放4000億!股、債、匯、房市最全解讀

最新解讀

要點一:此次定向降準置換MLF具體如何操作?

具體操作分兩步:

一是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上述幾類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二是在降準當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銀行,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MLF。

值得注意的是,降準釋放的資金略多於需要償還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數據估算,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要點二:央行為何要這麼操作?

用降準釋放的資金置換未到期MLF資金,這還是頭一次。因此,外界也頗為關注央行為何要這麼操作。

從央行相關負責人表態看,主要是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具體來說,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同時適當釋放增量資金:

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重點在這裡,儘管這次向市場釋放了4000億元增量資金,但央行明確這些資金不能隨便“亂用”,只要求“專款專用”——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要點三:這次定向降準是貨幣政策環境轉向的信號嗎?

不可否認的是,對於這一問題,市場和貨幣當局方面存在一定的觀點分歧。央行方面強調,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保持中性。

同時,還要看到,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要點四:定向降準對銀行的影響——改善利潤

此次用定向降準置換未到期MLF無疑對銀行來說是大利好。根據國信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劍的總結,就是“少借錢、少付息,利於改善銀行利潤”。

要點五:對股市、債市、房市、匯市的影響

央行降準消息一出,外圍金融市場立馬“帆動”看漲,足見市場認為此次降準是一大利好。

歷次央行降準後股市走勢

定向降準作為央行釋放流動性的一種方式,會對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呢?長江證券策略團隊曾發文《歷史看,定向降準後的市場走勢情況》,分析了2014年以來的多次降準。

2014年以來,央行共進行了8次降準,其中3次為定向降準(2014年4月,2014年6月和2015年6月),5次為全面降準(2015年2月,2015年4月,2015年9月,2015年10月和2016年3月)。(部分全面降準的同時進行了定向降準,這種情況我們將其歸類為全面降準)

重磅!央行定向降準,釋放4000億!股、債、匯、房市最全解讀

長江策略團隊分別統計了從2014年以來,定向降準和全面降準之後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以及90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和創業板指數的表現:整體來看,定向降準後市場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規律;而全面降準後,市場在短期(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大概率上漲,但長期來看並無明顯的規律。

從過去幾次定向降準的背景來看,一般是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有通縮的風險以及外匯佔款下滑等問題出現時,主要屬於政策微調,其影響力度和範圍小於全面降準。此次央行通過定向降準一方面可以對沖目前市場的流動性壓力,但同時由於並非全面降準,因此不會給市場傳達較為寬鬆的流動性預期,而且存在三個月的緩衝期,真正的實施將在2018年。整體來看,降準對於市場的影響並無絕對的統計規律,更大程度上或影響風險偏好,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降準短期形成提升風險偏好的可能。但中期來看,更需要關注中長期金融去槓桿政策的落地情況。

重磅!央行定向降準,釋放4000億!股、債、匯、房市最全解讀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表示,儘管央行此舉具體影響還有待觀察,但直接影響是利好債市,有助於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

華創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表示,今年貨幣條件、利率環境比去年都要樂觀,此次降准將利於股債市場再平衡、藍籌股和白馬股再平衡。

此外,從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王君認為,目前不必再擔憂匯率波動,人民幣會保持幣值堅挺,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打開。

降準對房市也會帶來利好。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降準的直接效應就在於銀行的可用資金會增加,這樣會直接帶來流動性的增強和資金成本的降低,所以對於各類銀行來說未來在貸款等領域的自有度會上升,同時對於相關產業的支持力度也會加大。

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看,當前也開始面臨了一些資金面收緊的風險,尤其是銀行貸款等方面確實是收緊了。所以類似的政策顯然能夠緩解房地產資金面不足的風險。考慮到近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本身來說是略顯悲觀,但此次央行降準政策,有助於實現更為寬鬆的房貸環境。

嚴躍進還表示,對於此類環境來說,也需要看到,主要是為了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導向,“房住不炒”依然是紅線,這一點是不會突破的,但是對於部分開發商來說,將可以獲取更低成本的資金,這有利於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等數據的上升。而對於購房者來說,可能銀行此前相對苛刻的貸款政策也會有所改觀,這是有較為積極的作用的。

“但必須看到,資金寬裕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而不是說鼓勵各類違規資金進入樓市,這和過去的寬鬆化的貨幣環境是有本質區別的。”嚴躍進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