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幾把椅子、一套工具,就組成了徐師傅的“便民理髮檔”。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在深圳,幾乎每個天橋底下,都會有街邊理髮小攤。儘管這裡的條件比不上高檔美髮店,卻有不少人對這樣的“理髮檔”情有獨鍾。徐師傅的“便民理髮檔”就是其中之一。隨著時代變遷,他們或許會被淘汰、消逝,但留存下來的記憶,都將是深圳發展的種種見證。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來深十年 開便民理髮檔只為找點事做

徐師傅是湖南長沙人,今年已經快70歲了,十年前為了幫兒子照看小孩,從老家來到了深圳。轉眼孫子上學了,在家無事可做,徐師傅便出來找些事做。跟了自己快五十年的老手藝不能丟,幾把椅子、一套工具,就組成了一個簡單的“便民理髮檔”。

徐師傅從小跟人學手藝,到底為多少人理過發,他也記不清。從平頭、寸頭到大背頭,他見證著一個時代的髮型史。他說,當年學手藝的時候,剃頭不到1毛錢,現在他收8元錢。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別看徐師傅收費低,可該有的服務一樣也不少,有些顧客會指定要一種現在的美髮店難覓的舊式服務,那就是刮臉。只見他們下巴抬得老高,徐師傅拿著磨得飛快的剃刀在臉上靈巧地遊走,刮完臉後,整個人有說不出的舒坦,“這就叫享受,可惜你們這代年輕人是體會不到咯。”

徐師傅說這只是剃頭的一道工序而已,並不多收費。他靠這個手藝,成功留住了不少“回頭客”,很有點“別無分店”的底氣。給顧客剃頭的時候,徐師傅不會講太多話,他說,深圳是個講效率的城市,客人來了就是想趕緊剪完趕緊走,不想耽誤顧客太多時間。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深圳雖為—線大城市,但兩千多萬常住人口中,有不少是非深戶籍外來務工人員,低收入人員佔了一部分。高檔理髮檔動輒幾百元的消費對這些人而言太不友好了,面對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徐師傅的“便民理髮檔”就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有時候碰到一些貧困的人或是乞討的人,徐師傅還會免費幫他們剃頭。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只要不是颳風下雨,徐師傅就會準時來到他的小攤上,這樣堅持了好幾年。直到晚上6點,徐師傅才收工下班。一天的收入不足百元,但他說已經心滿意足。

50年的老手藝卻掙不了多少錢

和所有街邊的理髮檔一樣,徐師傅這裡也是隻能剪髮、刮臉,不能洗頭也不能燙染。所以,工具就簡單了,梳子、推子、剪刀、海綿、毛刷還有剃刀,支撐便民理髮檔的全部工具都在這裡了。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整個採訪過程中,來理髮的客人絡繹不絕,徐師傅一直沒停歇過。在排隊理髮的顧客裡,李大爺算是年齡最大的了,有70多歲,他說來這兒理髮的大都是住在周邊的老年人和來深務工人員,“習慣來這兒了,就不去店裡理了。我們老年人不講究啥新發型,不趕新潮,這樣就挺好。”像他這樣的老顧客,還有挺多。正在給客人理髮的徐師傅說:“來的年輕人很少,小孩兒倒是有,主要還是中老年人。”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相對於理髮店,徐師傅這裡的價格便宜不少,“這活兒掙不了多少錢,但手藝不能丟。”一旁的李大爺滿臉不信,打趣道,“你看看我們這麼多排隊的,一天三百塊錢總是好賺的吧?”徐師傅搖搖頭說,“三百塊錢?我得在這裡站上三天!”

每天,徐師傅都和這群老主顧們一邊剪頭一邊聊天,剃刀嗡嗡、剪刀咔嚓,倒是給深圳平添了幾分市井味道。徐師傅說,這些回頭客的支持是他堅持下來的理由。退休之後來深圳照看孫子,平時也沒什麼朋友總覺得特別孤獨,但自從在這裡開了便民理髮檔,和熟悉的顧客邊理髮邊聊聊家常,讓他領略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深圳便民理髮檔:50年老手藝 理髮只要8元

徐師傅雖已年過六旬,但拿起理髮刀時卻毫不猶豫,手起刀落,一地頭髮,沒有花哨新穎的髮型,但勝在技巧經驗豐富。然而時代進步、新舊更替,這個行業已隨著時代的巨輪逐漸式微。徐師傅說,“顧客都上了年紀,年輕人一般沒人來,不知道我還能幹幾年。”,但他並不憂慮,只是更加珍惜每一次剪髮機會,坦言“能剪一天是一天”。

的確,徐師傅這門五十多年的手藝代表的是一個遠去的時代潮流,印象中的懷舊氣息也終將被時間刷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