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什麼時候才能不流淚?

目前,城市和農村發展嚴重不均衡,人才資源大都集中於大城市,涉及到教育等各個方面,人才不為自己考慮也會為家人考慮,想讓人才下鄉,或是留住,單靠奉獻,難!

鄉村醫生什麼時候才能不流淚?

鄉村醫生什麼時候才能不流淚?

文章從一個平臺的問答開始

問題是:鄉村醫生有編制嗎?

這個問題幾乎不需要回答:都沒有。鄉村醫生不是體制的人。

在老百姓心目中,何為編制?編制就是過去的商品糧。有編制就是公家人,誰也別想開除你!它就是保證讓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安心。換句話說,編制是留給這樣的崗位:從業者工作時間越長,越不值錢,或者說,重新到人才市場,基本會被嫌棄。

為什麼沒人?待遇不好;

為什麼待遇不好?沒患者;

為什麼沒患者?沒人。

這是個循環!國內資源比較集中,無論是教育行政還是其他。

我們享受著他們帶來的醫療服務,卻沒有關注到他們的辛酸。

然而鄉醫的現狀是:工作辛苦、工作環境艱苦、待遇差、養老等福利沒著落、執業風險高。

一些地方,因為缺人,初中畢業參加培訓就可以當鄉村醫生。以後再缺人呢,小學畢業?我們有大批的本科畢業的醫學生去哪了!

鄉村醫生什麼時候才能不流淚?

自實行鄉村一體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起,藥品實行零差價銷售,改變了村衛生室所有制和經營模式,同是農村衛生三大支柱之一的鄉鎮衛生院實行全員聘用,全財政撥款,而在

村衛生室工作的人員勞動關係卻不能建立、不受《勞動法》保護。

鄉村醫生什麼時候才能不流淚?!

是時候該考慮基層的醫療人了,是時候好好考慮鄉村醫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