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為何能兵變成功順利當上皇帝,主要是這幾點他同時具備!

宋太祖趙匡胤,和劉邦、朱元璋的出身幾乎一樣,劉邦做過亭長,小官起家,朱元璋出身更低了。趙匡胤只是比二位稍高一些,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在軍中做官,所以說他的起點稍高一些。趙匡胤為什麼能成功呢?

趙匡胤為何能兵變成功順利當上皇帝,主要是這幾點他同時具備!

五代時期,政權太多國家迭代很快,後梁、後唐、後漢、後周和南唐等,稍微有兵權的將領、強藩就不斷地發動政變,建立政權。趙弘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不斷立下功勳,逐步提升自己的軍銜,可以說是一路高升,直至做到禁軍將領之一,也就是那一年,趙弘殷生病去世。

趙弘殷雖然已死,但其部下將領、士兵較多,大多均為其心腹,為他效力。這股力量在後來趙匡胤“陳橋兵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趙匡胤為何能兵變成功順利當上皇帝,主要是這幾點他同時具備!

959年,周世宗柴榮出巡滄州,此時燕京(北京)還未被遼軍佔領。又加上出巡的路上,趙匡胤等人大敗遼軍,收復不收土地。士氣正盛,特別是世宗柴榮,遂要進軍北京,一鼓作氣拿下。可是上天似乎不眷顧他,就在這時生病了,所以不得不回首都開封,生息養病。

趙匡胤為何能兵變成功順利當上皇帝,主要是這幾點他同時具備!

回到開封不久,柴榮病情開始加重了,就開始安排後事,傳位給長子梁王柴宗訓。梁王還是個小孩子,僅僅6歲,主要依靠宰相範質和王溥二人。

早在周(後周)太祖郭威還沒有稱帝之前,趙匡胤此時較為年輕,剛剛二十多歲,就在郭威帳下為兵。趙匡胤在軍中與石守信、李繼勳等九人拜把子,稱為“義社兄弟”。他們十人之中,當時李繼勳的軍銜最高,官做得最大,所以當時並不是以趙匡胤為首的。李繼勳與趙匡胤可謂是同立戰功,步步高昇。但是,每一次李繼勳的軍銜都比趙匡胤的要高。

後來,一次在壽州的戰役中,由於李繼勳犯下錯誤被免職了,所以才被降到趙匡胤的麾下,被趙匡胤所領導。

趙匡胤為何能兵變成功順利當上皇帝,主要是這幾點他同時具備!

義社兄弟這十人,每個軍銜都比較高,幾乎都在禁軍任職。趙匡胤的官最大,加上他父親趙弘殷的老部下,在朝中的勢力和名望逐漸升高。再加上張永德、李重進紛紛被貶,趙匡胤的勢力和影響就更大了。

於是在“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的出謀劃策下,先支走慕容延釗,然後發動兵變,加上石守信、王溥等人的裡應外合,較為順利,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發動兵變較為正常,畢竟後周太祖郭威也是兵變稱帝。趙匡胤比郭威順利的多,一次成功。主要得益於時代以及後周這樣的大背景;趙弘殷打下的基礎以及趙光義的幫助,還有自身的能力,屢立戰功和身邊人的輔佐,得以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