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京東金融: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解構京東金融: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然而,戰術上的勤奮難掩戰略上的先天不足。對京東金融進行全面盤點後可以發現,看似板塊眾多的京東金融,目前更像一隻“紙老虎”。從明星業務消費金融、到支付、到風控能力等,實際發展狀況和第一梯隊的螞蟻金服、騰訊金融差距巨大。雖然在發展道路上,京東金融有意比照二者,然而由於支付這一底層核心業務過於弱小,今天的京東金融倒有些像強說生態的樂視。頗有些“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的尷尬。

全貌:架子越鋪越大 虧損越來越多呈現虛胖特徵

媒體公開報道顯示,從2013年10月正式獨立運營以來,京東金融的業務板塊從成立伊始的4個擴張到如今的10個。從圖可以看出,京東金融的業務擴張,確如其副總裁姚乃勝在接受採訪時所放豪言:“你能想到的業務我們都要做。”

解構京東金融: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表面來看京東金融的十大業務,幾乎已橫掃金融領域,只缺銀行了。不過仔細研究後你會發現,不少業務板塊有“有名無實”、“裝腔作勢”之嫌,雖然名稱叫做:證券、保險、消費金融……但相應牌照京東金融並沒有。倒也不算他無牌經營,而是實際業務和板塊名稱相比,離得有點遠。

如2015年5月,京東金融開啟保險板塊,但京東金融並沒有獲得保險牌照,手握的只是保險經紀牌照。同期開啟的證券板塊,京東金融同樣也沒有券商牌照,目前只能供投資者“模擬炒股”和“看行情”。在牌照準入的金融行業,京東金融在牌照資源上的缺失,必然會影響到後續的發展。

說京東金融是一副虛胖的空架子,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糟糕的盈利狀況。根據京東金融向評級公司提交的信息,2014-2016年,京東金融分別取得淨利潤-3.24萬元、-143.27萬元和-5.68億元。也就是說,成立後的三年內,京東金融持續虧損,並且越虧越多,三年虧損增加近2萬倍。

也許有人會說,虧損有什麼關係,京東集團不就一直虧損嗎?確實,這樣的經營數據對零售企業來說,還可以理解為投入不斷增加所致。但對於一家涉及金融的公司來說是極不合理的,因為金融是輕資產行業,如果出現這種持續虧損的情況,只能說明公司運營有問題的。誰會放心把錢交給一個始終在虧錢,而且越虧越多的金融機構!

解構京東金融: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深扒:明星業務不強 底層支付缺失風控能力偏弱

分析完整體上的“空心化”之後,再來具體看一看京東金融所屬各業務板塊發展狀況。雖然在京東金融對外秀肌肉的文章中,所披露的數據非常有限,但從一些行業研究數據中,我們還是能看出些許端倪。

大體上,可以把京東金融的業務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基於京東集團電商場景產生的金融業務,如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支付等,也是京東金融現有的明星業務。二是在電商體系外培育的金融業務,如證券、保險、財富管理等等,在螞蟻金服、騰訊金融等巨頭處,這些業務都是基於支付賬戶的活躍度成長起來的,但京東金融的支付業務並沒有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應用,所以這些業務先天養分不足,不值一提。我們挑一些京東金融的明顯業務做些分析,便可看出京東金融的真實水位。

即使明星業務京東白條,在消費金融行業排名也靠後。京東白條算得上京東金融的明星產品,這款消費金融產品比螞蟻金服同款產品花唄還要早一年出生,並據此衍生出了白條閃付等業務,京東金融甚至寄望於白條閃付能夠彌補京東支付的不足,在線下支付市場分得一杯羹。但查閱資料可發現,京東白條在整個消費金融行業難說強大。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京東金融有接近1680萬用戶使用白條。而螞蟻金服2016年公佈的數據就顯示,花唄用戶量超過1億。毫無疑問,在這個行業,螞蟻花唄和騰訊的微粒貸穩居第一梯隊。在第一梯隊之後,還有不少低調的消費金融公司也有不俗表現,實力也不弱於京東白條。如外資消費金融公司捷信中國2017年上半年用戶超過3200萬;就連劉強東舊部趙國慶離開京東創業做的馬上消費金融,截至2017年5月用戶數也達到了2000萬;更不要說趣店、樂信這類後來被冠以“現金貸”的公司,截至2017年二季度趣店用戶數接近4800 萬,差不多同時期,樂信平臺註冊用戶也超2000萬。照此來看,京東金融明星業務消費金融可能要排在行業第三梯隊,且與第一梯隊差距明顯。

對支付這一底層業務,京東金融是糾結的。2012年收購網銀在線後,支付一直是京東金融的業務板塊之一。但據知情人士透露,2016年京東金融層一度打算放棄支付業務,分流掉網銀在線的員工。後因副總裁許凌努力,一方面將白條異化包裝成變相支付方式;一方面努力跟銀聯達成合作,形成合力,冀望藉助銀聯的線下網絡“做出一點名堂”。但從結果來看,效果不佳。在第三方研究機構艾瑞發佈的移動支付報告中,2017年二季度,京東支付的市場份額只能與壹錢包、聯動優勢、連連支付等打包組成了“其他”,共佔5.8%。

解構京東金融: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一個有意思的數字是,截至2017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2.663億,而京東金融對外披露的支付用戶是1個億。也就是說,以最大口徑計,京東的活躍用戶中也只有37.6%的用戶用了京東支付。

風控能力弱,是京東金融不能忽視的一個短板。金融的本質是風險控制,對於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的京東金融來說,運用科技做風控的能力無疑是核心能力。衡量風控能力的重要指標是資產質量,《第一消費金融》曾報道過,從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白條逾期超過90天的金額從4.3億元一路增加至6億元,而逾期大於等於90天的回收率最終只有2.4%。如果以逾期超過90天的白條資產為違約資產,則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白條資產的平均違約率高達2.44%。美國上市公司趣店,這家“任性”的公司,壞賬率才不到0.5%。

從ABS的公開發行利率,也可以看出京東金融風控能力和同行的差距。公開信息顯示,在幾乎同一時期(市場利率在同一時期具有可比性),京東白條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利率較同類產品螞蟻花唄要高出不少,如圖所示,螞蟻花唄的ABS發行利率最低4.65%,而京東白條最低5.2%。所謂利率,即風險定價,利率越高,表明風險越高,據此可見京東白條的風險遠高於螞蟻花唄,這也從側面證實京東金融風控能力有待提高。

解構京東金融: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據媒體報道,“京東金融在2016年全年依然虧損5.68億”,而且消費金融業務也是虧損狀態,要知道趣店、樂信等都已經實現大幅盈利了。京東金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原因就是風控弱導致壞賬太高了,盈利都用來計提壞賬準備了。

結論:樂視的前車之鑑缺乏底層的生態不會有化反

過去四年,京東金融從一個單純為京東商城提供供應鏈財務融資的業務板塊,憑藉非金融核心牌照,通過收購、拆分等手段,將業務擴張到一個橫跨10大金融核心業務線的集團,其擴張之快令人驚歎。然而任何迅速擴張的組織,最不可或缺的便是紮實的基礎,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誠如樂視。三年間,樂視從樂視網發展成涵蓋大屏、手機、電視、體育、互聯網、內容、金融等七大板塊的綜合體。但是由於缺乏底層的生態基礎來打通整個系統,賈躍亭期待中的“生態化反”並沒有帶來。如今,賈躍亭遠走海外,留下妻子甘薇處理債務危機。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以樂視反觀今天的京東金融,其中不乏警示意味:如果不把支付這個底層生態業務做大做強,讓各個業務板塊形成強連接,彼此賦能,京東金融很難成為有實力的互金玩家。

最後,想勉勵東哥一聲:老哥,穩住啊!

解構京東金融: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