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易成功

斯坦福教授: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易成功

00

Carol Dweck 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這些年來,她做了大量的有關成功的理論與研究工作。

她研究發現,有兩種可以使孩子創造出不同世界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模式 (Fixed Mindset)。這兩種思維模式在一個人的童年期和成年期逐步顯現出來,並在培養孩子潛能等諸多方面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首先,我們來看下何為 “固定型思維” & “成長型思維” 呢?

固定型思維:Children who hold the Fixed Mindset think that “they are the way they are.”They also believe that talent alone creates success—without effort.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認為,智力和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是固定不變的。他們還認為,如果你聰明又有才幹,你可以不用努力就獲得成功;如果你失敗了,那就說明你並不聰明,努力也沒法改變這一現實,所以他們選擇不努力,也就離成功越來越遠。

成長型思維:Children who hold the Growth Mindset believe that intelligence can be developed.This leads to the desire to improve.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認為,智力是可塑的,可以通過教育和努力提高。他們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各種問題、困難和挑戰。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更加堅毅,所以更易獲得成功。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從 “固定型” 思維模式轉變為 “成長型” 思維模式?

Carol Dweck教授研究發現,成長型思維模式顯然是可以被教育和塑造的。不過,雖然它總有機會被改造,但是要儘可能早點開始。

粑粑麻麻和老師們可以通過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毅力 (而不僅僅是他們的智商) 來培養他們的成長型思維模式,也可以講一些勤奮工作、熱愛學習、取得成功的實例,告訴孩子大腦就是一臺強大的學習機器。

在美國,幾乎每個學校都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孩子塑造 “成長型思維”。當孩子在抱怨事情太難、自己能力不夠、學不會搞不懂、想要放棄時,提醒他/她,換個說法!

舉個栗子:

關於困難換個說法

This is too hard.這太難了。

This may take some time and effort.

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

關於完美換個說法

I can't make this any better.

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I can always improve. I'll keep trying!

我還能做得更好,我要繼續嘗試!

常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會影響孩子的思維習慣。換個說法,換個思維,可以培養孩子塑造 “成長型思維” ,離成功更進一步!

01

簡單點說,成長型思維就是相對固定型思維的一種心智模式。面對挑戰,固定型思維是迴避,因為害怕失敗。而成長型思維是:挑戰並不意味著“我是個笨蛋”,而是“我還有成長的空間”。


一般來說,擁有Growth Mindset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能從過程中享受樂趣,復原力更強,成為學霸的幾率比較高,所以這種思維模式又被人們稱為“學霸型思維”。

But,咱們今天不是來老生常談掰概念的,我想分享給大家的,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實操過程中,90%家長都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行為。這個行為,會導致南轅北轍的效果,明明想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最後卻阻礙了成長型思維的形成!

是什麼樣的錯誤行為呢?大家看完這個真實案例便能明白一二。

一個週末早晨,千尋從玩具房找出一套七巧板,自個玩起來。擺弄了半天都還不了原,有點洩氣。想放棄,又被我拽回來繼續琢磨,耐心指數越來越低,毛毛躁躁試過幾次後就開始耍賴:“媽媽,不行,我弄不好!”

我說,你別急,先冷靜下來想一想,回憶一下之前是怎樣組合的。

小朋友哪裡聽得進去,拿起身邊繪本,試圖轉移話題:“媽媽,你給我講故事吧,我不想玩七巧板了,我要聽故事。”眼見這人就要臨陣逃脫,為了消滅她的畏難情緒,我很自然地拿起七巧板:“哪有你想的那麼難,你看媽媽……”話還沒說完,她就搶走了我手裡的積木,擺出了一副打死都不讓我做示範的姿態。

我轉念一想,換了個說法:“其實,媽媽也不太會拼,能不能讓我試一下?”她聽我也不會,態度竟180度轉彎,大方遞給了我七巧板。期間,我假裝拼錯了幾次,見我拼錯她更來勁了,一直在指揮:“媽媽,紅色三角形要放到這個角……不對不對,黃色正方形不能放這裡……”

最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搞定。

不過,這時候,七巧板其實已經不重要,讓我深思的是過程中孩子的變化。在琢磨孩子變化時,我回憶起類似場景挺多的,千尋三歲時候,用不好筷子,哭鬧著說她不會,我說:“別急,你看媽媽……”麻溜用筷子夾菜給她做示範,“是不是很簡單?你來試試!”可她不但不試,還哭得更厲害了。

好吧,當我試圖做個榜樣媽媽,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你看,這事其實一點都不難!”時,孩子不但不買賬,還表現出反感。當我褪去榜樣光環,扮成和她一樣笨手笨腳的“同學”,她反而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我想,孩子用真實的反饋,給了我們一個思考方向:

欲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家長都知道在孩子抱怨“做不到”的時候,要給他們鼓勁,讓他們多push幾次。目標是對的,下意識裡使用的方法卻和目標背道而馳。急著親身論證,“你看,媽媽(爸爸)都可以……”,恰恰是阻礙了成長型思維的形成!

02

當家長想要做示範,本意是給孩子鼓勁,“你看,媽媽都可以做到,你也一定可以做到”,孩子卻不這麼想,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到,成人的強大和自己的弱小,成人的示範在孩子看來,更像是碾壓,而不是幫助。

受到碾壓的孩子,心理反應是自暴自棄的。此時若有內心旁白,我想多半是:“算了,你那麼厲害你來吧,you can you up,我才不想繼續在你面前丟份呢!”

孩子要麼退回舒適區,索性等大人搞定,要麼陷入消極區,默認自己沒能力。不論哪一種,對成長型思維的塑造來說,都是極其糟糕的。

家長做出示範後,成長型思維的大門更是被徹底關閉。

Carol Dweck教授曾在芝加哥的一所高中得到啟示,在那所學校裡,考試不及格的孩子得到的分數不是一個意味失敗的名詞,比如不及格之類,而是“not yet”(尚未達到)。

看似簡單的“not yet”,實際上非常有價值。它意味著你是在探索學習的道路上,只是還沒到達終點而已。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積極的心理建設,也符合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核心:能力是隨時間而變化的,當前的挫折只是我探索曲線中必經的正常過程。

但家長的示範,呈現出的是什麼呢?是一個結果。它給“not yet”劃上了句號,無形中傳遞給孩子一個信號:你不用自己去探索了,照我的方法做就ok。

有家長會認為,“我沒有劃句號啊,孩子還是可以自己操作,我只是做示範,教他怎麼做而已,掌握了方法,不是更容易做到嗎?”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誤解。

成人自己是追求效率的生物,就忽略了孩子對過程的追求。拿七巧板來說吧,剛開始,我以為千尋要的無非就是拼好,所以我急著教她方法,想鼓勵她做到。後來我才發現,她要的並不是“拼好”這個結果,而是在她自己的努力下,憑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拼好”的過程。

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結果對孩子來說沒有意義,成長型思維的塑造,需要的不是結果,而是“not yet”的過程。

03

那麼,家長該用什麼方式來應對孩子的“做不到”呢?

很簡單,就是和孩子做“同學”,最好看起來比他還要笨一點點。相信自從有了娃就戲精附體的媽媽們,都不難做到。

最近我們家正在實踐這個方法。大家都知道,鋼琴是看起來優雅,學起來枯燥(話說任何技能的基礎段位恐怕都免不了枯燥),小朋友一般經過短暫的熱情高漲期後,很快就會邁入耐力考驗期。

耐力考驗期不只考驗孩子,更考驗家長。一不小心,原本和諧的家庭氛圍就會變得劍拔弩張。為了讓千尋小朋友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我不惜自毀功夫扮“音盲”,和她一起從最簡單的記五線譜開始學。為了幫助我這個落後“戰友”共同進步,她真是操了不少心呢,竟然琢磨出了一套獨有的簡易記譜法,還會畫出五線譜,陪我反覆練……

當初,若是我先來首《卡農》hold住全場,再一臉輕鬆地跟她說,“寶貝你瞧,彈好鋼琴一點都不難!”又或者,在她抱怨記不住譜子的時候,自顧自發表演說:“這不就是高音符嘛,橫線是休止符,來,你聽媽媽教你數拍子。”……我猜她應該不會有今天這麼高的積極性,更不會給我自創簡易識譜法的彩蛋驚喜!

家有琴童的媽媽不妨回憶一下,每晚的練琴時間裡,那個氣場強大、指點江山的人是你嗎?是不是在孩子彈錯一個音符時,總是忍不住斥責:“這麼簡單,你怎麼都搞錯!”……如果是,就別埋怨孩子厭琴了,換成我,我也會厭的。因為,人在能力欠缺、無助的時候,最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而是一起努力的夥伴。

當然,有時候,孩子面對的是難度係數比較大的事,自己很難找到方法,還是需要成人指導。即便如此,我也建議家長在和孩子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有技巧地慢慢引出方法,而不是直接示範給孩子看,你可以給線索,但不要給全部。

劃重點

1、“你看,媽媽(爸爸)都可以……”,家長急著做示範,不但無效還有副作用。

2、結果對孩子來說沒有意義,成長型思維的塑造,要的不是結果,而是“not yet”的過程。

3、想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與其費力做榜樣,不如褪去光環扮“同學”。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