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何治疗?

kurenai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

二者缺一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合理用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

那么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膳食

2、控制体重

3、戒烟限酒

4、适量运动

5、心理平衡

1、“降压是硬道理”: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降压达标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降到最低,最大获益。

2、降压药的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优先应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性化。

3、血压控制的目标:一般高血压<140/90 mm Hg;老年高血压<150/90 mm Hg。

4、血压达标时间:一般患者用药后4——12周内达标;高龄、冠状动脉或双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


高血压管家

血压高于140/90mmHg的,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的患病人群,在我国已经呈现高发的状态。而高血压的发生与膳食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合理的调整膳食在高血压的防治和预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说到防治,我们先看看形成高血压的因素都有哪些?

1、遗传因素: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2、饮酒会增加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过量饮酒会大大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些人,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有血压升高的可能。

3、多项研究表明,肥胖者更容易患高血压。

4、高能量、高脂肪、高钠的膳食习惯,与高血压的患病发生成正比。

5、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运动缺乏也是造成血压高的原因。

我们正视这些造成高血压的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在生活中科学的调控血压:

1、饮食严把用盐关,尤其注意隐形盐。

很多人在防控高血压的时候,只关于每天 炒菜的控盐量,却忽视了我们摄入的诸多隐形盐。除了炒菜,我们吃的面食中的盐分、喝汤摄入的盐、面包苏打饼干中的钠。这样一天摄入的盐,远远超标了。(根据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而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要控制在5克以下)

2、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吃饭时细嚼慢咽、少吃或不吃炸薯片、油炸食品的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食用不少于500克的蔬菜和200克的水果。

3、运动调节控血压,减轻体重正当时。肥胖的人,会增加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人们宁可吃药控制,也不愿意多一分钟的锻炼,这也是事实。所以迈开腿、管住嘴,才是关键。

4、做主食,严控钠,酵母替代泡打粉。这一条是我作为美食爱好者的经验总结,特别食用。现在很多朋友都注意食品卫生了,尤其是家有病人,会选择更多的在家就餐。自己做美食,是个好事情,但制作馒头、花卷、烙饼,要注意盐的摄入。蒸面食,用酵母而不是泡打粉。含铝的泡打粉,对人体有害,而无铝的泡打粉,含有的是有机酸盐和小苏打等,使得面食中的钠含量增加;而面包房买来的面包、饼干等,含盐量也较高,这些摄入都不要忽视。

5、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朋友,饮食中要多吃杂粮、豆类、薯类、酸奶和蔬菜、水果,红肉要少吃。饮食清淡很重要,在烹制方式上,减少煎、炸、烧、烤的方式,选择拌、炖、蒸、焖的方法。

6、调整工作压力、生活放松。这里用一句俗语:吃得饱、睡得着。实际上是饮食规律、睡眠充足,这样的生活状态,不仅可以防控高血压,也是健康生活放松的第一步。


花儿的美食厨房

1 合理膳食

(1)限制钠盐摄入

限制过多摄入钠盐的方法有:尽量避免进食高盐食物和调味品,如榨菜、咸菜、黄酱、腌菜、腌肉、辣酱、豆腐乳等;利用醋、柠檬汁、苹果汁、番茄汁等各种酸味调味汁来增加食物味道,以减少对咸味的需求。

(2)限制总热量

尤其要控制油脂的类型和摄入量。油脂、蛋白质和糖类是供给人体热量的三大营养素,如果吃的过多,超过人体需要的部分就会转化成脂肪蓄积下来,久而久之体质量就会增加,造成肥胖。

尽量减少动物油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反式脂肪酸(包括各类西式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速食食品)摄入。

(3)营养均衡

适量补充蛋白质,有益于血管;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于控制血压。由于低钙膳食易导致血压升高,故应增加膳食钙摄入。

2 控制体重

减肥应循序渐进,通常每周减0.5~1.0 kg,在6 月至1 年内减轻原体质量的5%~10%为宜。不提倡快速减重。减慢进食速度有减少进食量的效果。

3 戒烟限酒

吸烟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疗效降低,常需加大用药剂量;长期吸烟的高血压患者,远期预后差。戒烟的方法很多,关键是下定决心,制定计划,严格执行。必要时可借助药物。

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还可对抗降压药的作用使血压不易控制。尽管有报道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很难达成共识,故不提倡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如饮酒,白酒不超过50ml,葡萄酒不超过100ml,啤酒不超过300ml。

4 适量运动

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血压,长期坚持规律运动, 可以增强运动带来的降压效果。注意安静时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超过180/110 mm Hg 的患者暂时禁止中度及以上的运动。

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每天30min左右);而每周则应有3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等。

5 心理平衡

人体血压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影响。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避免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处理好人际关系。

6 关注睡眠

睡眠是最好的养生,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压。呼吸睡眠暂停(打鼾严重出现)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1 小剂量开始

2 优先选用长效制剂

尽量选用一天一次服用而具有24 h 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及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3 联合用药

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具有降压机制互补,降压疗效叠加,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的优点。

4 个体化


刘药师话用药

谢海波教授是一位心血管病科医生,今年体检时,他被查出了高血压,于是他进行了几个月的自我健康管理,血压竟恢复了正常,在此期间他没有吃一颗降压药。他到底是怎么做的?一起来看看吧。

“这非常严重,作为一名心血管科医生,天天对病人说控制血压,首先自己就得做到。”

于是从2月16日起,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非药物降压方案。

两个月后,他的血压降至140/90mmHg左右,到现在,体重已经减掉了10Kg以上,血压在120/80mmHg左右。

一、饮食方面

晚餐尽量少吃或不吃米饭,吃菜不限量,但总量比中午少,原则是少荤多素

二、运动方面

“没有特意到健身房做运动,因为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健身。”

三、穴位按压

具体方法如下:

每天坚持以指代针按压足三里、内关、曲池、太冲四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是双侧按压;

每个穴位按压次数为150次,每日1次。

四、睡眠方面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如果可以比平时早睡一小时,第二天血压就能下降10毫米汞柱,这是比较显著的控制效果。

“如果你有高血压,最好的方法是——早点睡觉。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熬夜导致血压上升,通过调整生活规律后,血压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39健康网

我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不断持续增长。高血压这个概念对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但能对其科学认识和管理的人并不多,尤其以下几个问题最为常见:

指导建议: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

推广家庭血压测量知识,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更为方便、省时、易坚持。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2~3个读数,间隔1分钟;

测量时要注意,先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着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尽可能确保捆绑袖带的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指导建议

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长期服降压药,对血压进行持续有效管理。

如果血压降下来马上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另外,高血压不能扛,经过严格审批上市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安全有效的,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会让高血压加重。

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可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减少心梗、脑卒中、肾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


中华医学科普

答案当时不是。

1.按时服药是基础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有许多人认为口服药物后血压变得正常,就可以停用药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口服药物后,除非血压变得很低或者不能耐受降压药物或者其他需要,否则药物是不能停用的。

2.合理膳食是必须

高血压病人要清淡饮食,要低盐饮食,要低脂饮食,这些都可以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因为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肥胖、高血脂的可能,而这些都不利于控制血压。

3.心情舒畅是关键

高血压病受情绪影响较大,需要合理的工作生活压力,适当的愉悦和放松心情,有利于血压控制于正常水平。

4.健康习惯是必要

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烟酒、拒绝熬夜、拒绝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合理的作息生活习惯,可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将血压控制达标。

5.适量运动不能少

运动不仅不会增加血压,还会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所以,一旦罹患高血压,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强度,有利于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


心健康

我经常对我的病人说:如果你现在不重视高血压,可能短期内你不会出问题,但总有一天你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无缘无故的生病,更不会有一个人会天生就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重大疾病。导致这些悲剧的原因:就是长期没有重视、没有处理高血压的疾病!

事实上,就在昨天,我抢救了一位42岁的男性患者。

高血压病有很多类型,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等。

如果是年轻人高血压或者突发的高血压,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因为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的话,必须要除根,否则高血压难以治愈。

但是有几点建议要留给大家:

1、重视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

2、按医嘱用药,不要轻易擅自停药换药

3、戒烟酒,戒熬夜,平复心情、减肥运动

4、远离保健品、神奇秘方

5、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6、重视高血压并发症

7、关注最后一支多巴胺,定期获取健康知识


最后一支多巴胺

高血压患者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控制情绪波动,减轻精神压力。高血压患者情绪易波动,很容易受周围事件的影响产生恐惧和过度的焦虑,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升高,使血压波动过大,也可以出现口服常规降压药而血压控制不满意的现象。所以高血压患者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事件,保持平静的心态。


第二是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休息充足,锻炼身体,以提高自己的机体抵抗力。在饮食上注意每天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C的新鲜水果,戒烟戒酒。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和降血脂药物的病人不应吃柚子,以免影响药物疗效。高血压病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平时锻炼应选择做一些轻度或中度的适量运动,以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中国疾控中心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早期症状: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运动:每周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青壮年朋友应该要适当运动,每周最好能达到3次或以上的,每次30分钟。专家称,常运动,常锻炼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释放压力:自我调节压力,包括工作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也是常用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喝茶:可防心血管疾病,专家表示,喝茶对人身体的益处主要决定于茶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例如类黄酮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大的作用。1杯茶大概含有150~200毫克的类黄酮,红茶和绿茶中的类黄酮含量差不多高。因此常喝茶也助于预防高血压。

休息:使用电脑半小时要休息五分钟,因为长时间使用电脑会造成精神紧张,一般建议在电脑前工作半小时,就站起来走一走或向远处眺望,做一下深呼吸,这些都是舒缓的好方法,可有效预防高血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