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習慣性愚蠢”這一概念是由美國教育學家凱茨所提出來的,主要是指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因對自己不自信而造成學習能力的喪失,從而變得越來越笨。咋一聽這個名詞兒覺得有些駭人聽聞,事實上這是很多孩子的真實寫照!父母的以下5種行為會讓孩子患上“習慣性愚蠢”,做家長的千萬別不以為然。

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NO.1給孩子設定過高的學習要求

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把孩子送去早教班,參加各種培訓、補習。由於孩子年幼心智尚未成熟,對外界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弱,這就讓孩子極易產生挫敗感,喪失信心。長此以往,孩子逐漸變得畏手畏腳,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消極懈怠。

NO.2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

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孩子頑皮本是很正常的,有些父母可能缺乏耐心,進程打罵、呵斥,衝孩子大吼大叫。父母的這些行為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焦慮感,而且會是孩子缺少安全感。這樣的孩子由於無法全身心投入學習,致使成績越來越差。

NO.3 只許學習,不準玩耍

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有些父母吃了沒文化的苦頭,便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時時刻刻忘不了監督孩子學習。如果孩子安安靜靜的捧著課本學習,父母則喜笑顏開;如果看到孩子嬉戲打鬧,便立馬大發雷霆。孩子的身心無法得到放鬆,頭腦當中時刻經繃著一根弦,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抑鬱情緒。

NO,4 經常否定孩子

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有些家長“謙虛過度”,在和親朋聊天時會不自覺的自嘲,否定孩子。諸如“我家這孩子就是笨,哪像你家這姑娘啊”、“孩子這次只考了第三名,比起那老李家的孩子差遠了”......家長的虛以委蛇的”客套話”全盤否定的孩子先前的努力,在大量負面暗示的引導下,孩子就真的就覺得自己“比別人笨那麼一點”。

NO.5 不許孩子哭

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哭泣是人類排解釋放體內負能量的一種方式。有些家長一遇到孩子哭泣便手忙腳亂,不問三七二十一,先是對孩子一頓吼叫,恐嚇孩子不許哭。孩子的負面情緒一直得不到釋放,日積月累逐漸變得孤僻甚至自閉。

這幾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愚蠢”是習慣性的,很多家長還做!

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父母應多剋制一下自己的負面情緒與不良習慣,這是孩子“越來越聰明”的必要條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的哪些行為會讓孩子陷入習慣性愚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