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寒衣節,十字路口焚紙衣

陰曆十月初一(陽曆10月31日),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因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又稱為寒衣節。與清明節、上巳節、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寒衣節、清明節是一年中僅有的兩個能在墳地動工的日子。

十月初一寒衣節,十字路口焚紙衣十月初一是冬月(農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第一天,標誌著嚴冬的到來。天氣冷了,人們都備好棉衣準備過冬,試想祖先在冥間也需要禦寒,就用紙摺疊成衣物的模樣,燒化後讓先人穿著,謂之“送寒衣”。十月一燒寒衣,寄託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悲憫。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十月初一寒衣節,十字路口焚紙衣既然是過節,就得有過節的規矩講究,寒衣節作為四大鬼節之一,講究更是多不勝數。

1、送寒衣本是表達對故人的懷念,所以寒衣最好親手製作。當然也有話雲:“神而明之,存乎一心”,不在乎物品本身,重要的是個人心態,此中奧妙道不盡,全憑個人把握。

2、凡是燒給先人的物品,一定要焚燒充分,都要化成灰,這些衣物、紙錢才能在陰曹地府使用。傳說,但凡焚燒不盡,有小角剩餘,都不能送到亡人手上。

十月初一寒衣節,十字路口焚紙衣3、如果不能回老家親自上墳,可選擇在居住地附近大的十字路口,衝著家鄉方向焚燒紙錢、紙紮、衣物。大的十字路口作為煞氣充足之地,同時也可以勾連陰陽,簡單來說就是陰陽兩界的一個“郵局”。

4、為親人送寒衣的同時,需要另外再焚燒一些五色紙,打發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免得他們哄搶燒給先人的物品。這也算得上是積陰德吧,正如七月十五中元節的放紙燈送孤魂野鬼迴歸陰間的習俗。這就體現了中國人“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傳統觀念了。

十月初一寒衣節,十字路口焚紙衣5、“生要同衾死則同穴”是古代人對愛情婚姻的美好誓言。“墳不入孤”的風水說法使得民間很重視合葬,即便生前孤寡的人,其親屬也要儘量想方設法為其結“鬼親”,讓其死後不再孤寡。如果夫妻先後去世,風水上因為墳地山向不開無法合葬,就需要等到山向開了之後的十月初一進行合葬事宜。

6、命理八字比較弱或者正值本命年的人,最好不要一個人去墳地,可以和青壯年或者八字身旺的人一同前去。如果是合葬和遷墳的話,需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比如:在衣服裡邊穿一件紅內衣,紅襪子等。

7、家中避免懸掛風鈴等易招鬼魂之物,晚上儘量避免出門。若夜遊遇到鬼壓身、鬼打牆等靈異事件,不要慌張,集中注意力。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回應也不要輕易回頭。

十月初一寒衣節,十字路口焚紙衣世界上都講中國人沒有普遍的宗教信仰,卻不知中國人只敬天、地、祖先。

中國人都有祖先崇拜的情節,祖先就是家族的“神”,對中國人有重要的意義。可保佑一家平安興旺,不少影視劇當中也都有搬家、逃荒時不便攜帶錢財也要攜帶祖先靈牌的故事情節。甚至中國人安土重遷的天性也和不方便上墳祭奠先人有關。

十月初一寒衣節,十字路口焚紙衣但是,時過境遷,西方文化的植入、火葬在全國範圍內的實施、城市化進程下的移民等原因,逐漸地改變了這一情形。

時代發展無可厚非,但是傳承下來的東西不應該這樣給予全盤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