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指?

心兒

普遍認為四大書院為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睢陽南湖畔)、嶽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嶽麓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還有一個石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由於在一九四四年衡陽會戰中毀於日軍戰火。)下面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四大書院。

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又稱應天府書院、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是四大書院之首,

應天書院前身為睢陽書院,始建於五代後晉,是商丘人楊愨(què)所創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宋真宗改升應天書院為府學,稱為“應天府書院”,並正式賜額“應天府書院”。 大中祥符七年(一零一四年),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為南京,成為宋朝的陪都,應天書院又稱為“南京書院”。慶曆三年(一零四三年),應天府書院改升為“南京國子監”,成為北宋最高學府,同時也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座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以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人才輩出而居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嶽麓書院

五代時期,智璇等二僧在嶽麓建屋辦學,形成書院的雛形。北宋開寶九年(公元九七六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襲擴建,創立嶽麓書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一零一五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賜“嶽麓書院”額,嶽麓書院遂為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嶽麓書院現為湖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白鹿洞書院


始建於南唐升元年間(公元九四零年),是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南唐時建成“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於京城之外設立的國學;宋代理學家朱熹出任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時,重建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並奏請賜額及御書,名聲大振。

另外白鹿洞書院也屬於江西四大書院,另外三個分別是:江西吉安的白鷺洲書院、江西鉛山的鵝湖書院、江西南昌的豫章書院。

嵩陽書院

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四八四年)時,時稱嵩陽寺。唐代改為嵩陽觀。書院著名的唐代遺蹟、重達八十多噸重的“大唐碑”( 全稱為《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為唐天寶三年(公元七四四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稱。五代後周改建為太乙書院。北宋至道二年(九九六年),改為“太室書院”,賜印本《九經》。 宋景祐二年(一零三五年),賜名嵩陽書院。

以上就是四大書院的簡介。


你的名字很厲害

關於四大書院,最先提出的是范成大。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詩人,做過參知政事,《宋史》上說他“素有文名,尤工於詩”,作為一個以辭賦名世的儒士,對書院格外感興趣。范成大遊衡山,瞻仰石鼓書院,後來寫成《驂鸞錄•衡山記》,其中說:“天下書院四:徂徠,金山,嶽麓,石鼓”這是目前可見史料中關於四大書院的最早說法。


第二個提到四書院的是呂祖謙。朱熹修復白鹿洞書院院舍時,為紀其事,請呂祖謙為作《白鹿洞書院記》。受朋友之託,又同為講學之人,提起四大書院的說法:“海內向平,文風日起,儒先往往依山林,即閒曠以講授。大師多至數十人。嵩陽、嶽麓、睢陽及是洞尤著,天下所謂四書院者也。”


到了元代的馬端臨,他編纂的《文獻通考》,把白鹿洞書院、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稱為“天下四書院”,各取范成大和呂祖謙所提書院的兩所。並且還給出了理由:嵩陽書院和茅山書院雖然興起較早,但後來衰微,不過對徂徠書院,他並沒有給出理由。到明代,全祖望又將天下四大書院分為北宋四大書院和南宋四大書院,以嵩陽、睢陽、嶽麓、白鹿洞為北宋四大書院,以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麗澤書院和象山書院為南宋四大書院。這是又一種方式的折衷主義,不過雖然是折衷,其中也自有道理。


所以關於四大書院的說法很多,但是不管如何變化,一定包含嶽麓書院。


每天讀宋詞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指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睢陽區南湖畔)、嶽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嶽麓山)、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

宋末馬端臨《文獻通考》中《學校考》宋朝四大書院為: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徂徠書院。[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