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是你想劝就能劝,这四种劝酒出事了会有法律责任的!

在中国,每逢重要的节日,人们总会用喝酒来庆祝节日的喜庆,这种是习俗是中国几千前就流传下来的,表示着人们对节日的欢庆。在这种节日里最少不了的就是酒了,但是有4种情形的劝酒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喝酒不是你想劝就能劝,这四种劝酒出事了会有法律责任的!

强迫性劝酒

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未安全护送醉酒者

酒后驾车未劝阻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但劝酒适度,谨记出事要担责。

喝酒不是你想劝就能劝,这四种劝酒出事了会有法律责任的!

这些场合劝酒要注意

首先同学聚会不要劝酒,逢年过节少不了有很多的同学要聚一聚,在聚会上,大家互相举杯庆祝,难免有的人会喝多,其实在喝酒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人会劝酒,如果不出事还好,但是一出事就不好了,如果你劝酒了,就会有责任,所以不要劝酒。

其二就是在亲友家宴中,比起同学聚会,最应该少不了的是走亲戚,有可能一大家子的人聚一聚,同样,在聚会上不能劝酒,自己能喝多少是多少,千万不要劝酒。否则出事都有责任。

其三就是在各种宴席上,一般在正月,有很多的人选择结婚,一来时因为正月亲戚朋友大部分有闲时间都可以来,二来正月的日子很喜庆,所以在参加别人的婚礼上,喝喜酒那是少不了的,但是祝福归祝福,不要劝酒,在这种场合,喝醉酒的人很多,万一酒精中毒出事就惹麻烦上身了,所以好好的注意。

喝酒不是你想劝就能劝,这四种劝酒出事了会有法律责任的!

其实,适度劝酒、敬酒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这个“适度”很不好把握。要是喝嗨了谁还能一直想着“适度”啊,基本就是怎么痛快怎么来了。而且这个“适度”也没有个明确的标准,再结合上面列举出的四条,基本上一个喝酒的人出了事,其他一起喝酒的人就得承担责任。到最后,就真成了花钱找罪受了。所以我们在酒桌上不要随便劝酒,以免给自己惹来麻烦,说不定还得吃官司。

另外,和别人喝酒,还得好好照看好酒友,因为他们出了事,一起喝酒的人也可能担责。综合来看,如非必要,就别和一大帮人一起喝酒了,没出事一切都好说,出了事一堆麻烦。如果出去喝酒应酬,应该留心一下周围人的安全,不能只顾自己,要保证他们在喝完酒后能够平安到家。

喝酒不是你想劝就能劝,这四种劝酒出事了会有法律责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