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十九屆中央紀委一次全會以來《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員文章(十八)

抓住用好千百年來擺脫貧困的歷史機遇

2018年5月15日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往四川涼山地區,考察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給各族幹部群眾送去黨中央的親切關懷。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5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來到位於涼山地區的中央紀委機關定點扶貧的雷波縣調研,瞭解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黨的十九大以來,趙樂際同志已先後到山西、福建、雲南等地深入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一再強調,脫貧攻堅對貧困地區擺脫貧困、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兌現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黨建黨100週年時歷史性地得到徹底解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之大幸。與貧困作鬥爭,是我們黨一成立就確定的歷史使命和重要目標。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到改革開放初期“包產到戶、包乾到戶”,到“八七扶貧攻堅”“農村扶貧開發”,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擺脫貧困之路,7億多人口在這個過程中解決了溫飽問題,走向了富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向全國人民莊嚴承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實現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黨的十九大將精準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繫脫貧攻堅,多次深入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瞭解脫貧進展、作出重要部署,為在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指明方向。脫貧攻堅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放在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是很難想象的。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擔當,是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是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的巨大勝利、巨大成就。對貧困地區來說,習近平總書記這麼關心,全黨這麼重視,各地方各部門這麼支持,脫貧攻堅是千百年來擺脫貧困的歷史機遇。貧困地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要深刻認清這種機遇的歷史性、決定性作用,深刻認識到實現這一歷史性目標也是黨員幹部的人生之機遇,是光榮更是責任和考驗。講擔當就要有大情懷、大格局,自覺把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扛起來。作為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部,貧困地區黨委和政府一定要抓好這件為人民謀利益、為黨的事業作貢獻的大事,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機遇意識,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抓住機遇、用好機遇的措施辦法,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拼命把脫貧攻堅戰打好,一件一件事落實好,如期圓滿完成脫貧任務。

脫貧攻堅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始終圍繞人精準扶貧,激發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一個是,在精準上下實功夫、苦功夫。要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根據不同類型的貧困採取不同措施。要精準到戶到人,在普惠的同時一戶一策、一人一策。要精準見效,強化產業和就業扶持,用好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使群眾不僅實現短期脫貧,更要為長期穩定致富打好基礎。一個是,注重人的教育,堅持扶貧先扶志、扶智、扶技,著力抓好教育培訓。扶貧就是扶人,一切要圍繞人的全面發展展開,改善人的生產生活,促進人的自由發展。要引導貧困群眾更新思想觀念,提高自主脫貧意識,以精神脫貧帶動物質脫貧。要幫助貧困群眾發現其特長,培養其能力,教育其成為有用之材,各盡其能、各展其長。特別是要抓好孩子的教育問題,九年義務教育一個不能落,教會他們學好普通話、掌握一門手藝,為他們打開一扇瞭解世界、融入時代的窗口。

脫貧攻堅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廣大群眾的主體作用。一個是,基層黨組織要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關懷、黨和國家的扶貧舉措宣傳到戶到人,把扶貧政策落實到戶到人,團結凝聚群眾感黨恩、跟黨走。一個是,要帶領群眾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黨員在脫貧攻堅中要帶頭,支部在各項工作中要帶頭。支部書記要發揮表率作用,既要好好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又要有共產黨員的風格,群眾先住上新房、先過上好日子,把自己放在最後。黨員不能甘當貧困戶,要帶頭自力更生,帶領大家學技術,帶領大家一起奮鬥。要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如何幫扶、怎麼脫貧,多聽聽群眾意見,由群眾說了算,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使其真正成為“主角”。

始終盯住扶貧中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正風肅紀、反腐懲惡。這幾年,黨中央和各省市在扶貧脫貧上資金投入之大、項目支持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要看到,一些地方發生了截留款物、貪汙侵佔、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嚴重影響脫貧攻堅的進展和成效,嚴重侵蝕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紀檢監察機關一定要把解決這類問題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凡是扶貧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有“老虎”打“老虎”,有“蒼蠅”拍“蒼蠅”,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當前尤其要在強化監督、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本領上下功夫。比如,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紀委幹部通過貧困群眾一卡通中政府發放的扶貧資金異常變動這一蛛絲馬跡,發現民政部門一干部從中竊取200多萬元扶貧款的嚴重問題,並順藤摸瓜,發現新的問題,進行了嚴肅查處,人民群眾拍手叫好。要精準發現問題、精準解決問題,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決整治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問題,對存在腐敗問題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讓黨中央的好政策真正落地見效,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