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疳證”主要表現為飲食異常、體重減輕,皮膚失去光澤、頭髮稀疏,精神疲憊,腹部膨隆,甚至腹凹如舟等。同時還會伴其他疾病,如佝僂病、貧血、反覆呼吸道感染等。

這是由小兒脾胃虛損,運化失常,吸收功能長期障礙所致,相當於西醫的營養障礙性疾病。

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對於食積引起的不想吃飯(即厭食),重在運脾和中,可在中藥基礎方中加以調和藥物,如淮山藥等。

食積導致的肚子脹(即積滯),可在基礎方中加行氣祛瘀、攻積導滯的藥物,如廣木香、佛手等。

對於食積產生的大便異常(即洩瀉或便秘),在基礎方中加以健脾化溼、斂津澀腸或行氣導滯通腑的藥物,如白豆蔻、砂仁改善腹瀉情況;枳實、萊菔子等,可幫助通便。

山藥粥

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原料】鮮山藥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山藥洗淨切片,與大米同煮為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適應證】健脾消食。適用於脾虛患兒,表現為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大便稀溏等。

胡蘿蔔粥

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原料】胡蘿蔔250克,大米50克。

【做法】胡蘿蔔洗淨切片,與大米同煮為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適應證】寬中下氣,消積導滯。適用於小兒積滯、消化不良,以實證為主。

白蘿蔔蓮子粥

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原料】白蘿蔔250克,蓮子(帶心)10克,粳米50克。

【做法】白蘿蔔洗淨切塊,帶心蓮子洗淨與粳米共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燉。待蓮子熟爛,便可起鍋。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適應證】清熱寬中下氣。適用於食積夾熱證,表現為消化不良、口舌紅絳、大便乾結、睡眠較差等。

薏米小米粥

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原料】薏苡仁20克,小米50克。

【做法】薏苡仁、小米同煮為粥。空腹食用。

【功效及適應證】健脾消食除溼。適用於小兒不思飲食、四肢乏力、肢體略浮腫、大便黏膩等症。

雞內金散

孩子食積、厭食?快試試這5個食療方~

【原料】雞內金適量。

【做法】 將雞內金焙乾研粉,每次2~3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及適應證】消食化積,健脾止瀉。對小兒疳積、遺尿均有良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