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孩子,你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保護好孩子的自尊,讓他建立自信,擁有自愛的能力,他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狀況。



深夜,一條朋友圈躍然而上:“每次閨女都問我:‘媽媽,你覺得我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女兒從來沒問過我她的優點是什麼,真不知道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正確。”

小女孩我認識,平時懂事能幹,才十歲已經會做飯、打掃、看弟弟了。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家庭作業從不用家長操心,媽媽經常在網上曬出閨女的勞動成果。記得女孩媽媽生二胎時,幾天都見不到媽媽的面,電話裡她柔聲囑咐媽媽要好好休息,電話這邊卻小臉通紅、強忍眼淚。

小姑娘表現出的與年齡不匹配的成熟和隱忍,讓我心裡隱隱作痛。女孩母親這條朋友圈似乎也透露著這樣的信息:孩子不夠自信,並且習慣去尋求家人的肯定,誠惶誠恐,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好。

王朔:孩子,你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這是典型的自尊水平低的表現,與家長的教育態度有很大關係。

很多家長過於看重孩子的表現而忽略孩子的內心,對孩子要求苛刻,肯定太少,否定太多。

這樣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看似積極上進,追求完美,實則自尊水平極低。

低自尊的孩子成年後容易表現出討好別人、害怕拒絕,不敢堅持自己。還有可能會變得自卑和懦弱,因渴望得到外界讚許,而偏離個人興趣。低自尊的孩子,成功的幾率太小,罹患心理疾病的幾率很大。因為,早年家長的嚴苛已經把孩子的心理變得極其脆弱,承受不住生活的負荷。

作家王朔對女兒的教育態度頗為灑脫。除了對女兒的“愛”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兒的內在是否強大、是否快樂。

他對女兒說:“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在他看來,保護好女兒的自尊,讓她建立自信,擁有自愛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狀況。

她的幸福不依賴於財富、聲望,她能夠懂得平衡生活、調整心態,有能力面對有挫折、有挑戰、並不美滿的生活。

王朔:孩子,你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自尊水平高的人比自尊水平低的人則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與 著名精神病醫生弗朗索瓦.勒洛爾合著的《恰如其分的自尊》一書中提到,想要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評價,我們需要在三個方面去協助孩子:自愛、自信、自我觀。

●自愛

自愛,是無條件的。無論你表現得好、表現得糟,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你值得愛和尊重。自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兒童時期從家庭中獲得的愛及情感的滋養。

幫助孩子建立自愛,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生活中,經常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而不是隻有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才誇獎,多發現孩子本身性格的閃光點,讓孩子知道,無論表現怎樣父母都是愛自己的。

幫助孩子建立自愛,相信自己值得愛與尊重。

●自信

自信,是認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場合採取恰當行動。自信需要行動來維持和發展,平日裡的小小成功對於維護自信是必需的。

具體到生活中,則表現為:適當放手不包辦,不急於插手,讓孩子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洗漱、收拾書包、分擔家務等,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孩子做到。讓孩子在“我能”、“我會”中漸漸樹立起自信心。

多讓孩子體驗符合實際的成功,能幫助低自尊的孩子漸漸樹立自信。

●自我觀

自我觀,是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對自己優缺點的評估——無論是否有根有據。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中,主觀性都佔了絕對優勢,比如在旁人看來十分優秀的一個人,可能在他自己心裡卻是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期待是積極的,它會成為一種內在的力量,讓人經受住挫折考驗,達成最高目標。

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主要來自家庭環境,特別是父母為他制定的發展目標。

父母不應給孩子製造或者暗示過高的目標,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認真傾聽,不要急於安慰或者轉移話題,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多說,啟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王朔:孩子,你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家長在孩子10歲之前對孩子的自尊水平影響最大,10歲之後,孩子受周圍文化及團體的影響則較大。

在孩子幼小時,家長需通過榜樣的力量,通過本身穩定的自尊水平表現,比如,平靜地對待批評、不刻意抬高自己、淡定從容等給孩子一個示範。讓孩子在父母身上習得穩定自尊的具體行為。

低自尊的孩子往往不適應高競爭的環境,難以承受競爭壓力。在孩子漸漸長大後提供適合孩子的學校及環境,保證孩子的交友質量,保護好孩子的內心,讓他們在成年後,離開了家庭的庇佑,依然有一顆足夠強大的心臟去面對風雨。

就像王朔說的:“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