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带去了哪些将领或文臣?

小刀文史

夷陵之战刘备带去的将领和文臣应该不少,但是这些人被记载在史书里的却很少。这些随刘备伐吴的历史人物命运大多以悲剧收场。

武将:

黄权,黄权以镇北将军的身份随刘备伐吴,当时他负责统帅蜀汉的水军监视魏国军队的行动。后来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蜀汉军队的水路被吴军切断,黄权迫不得已投降了曹魏。黄权降魏之后受到了魏文帝曹丕和司马懿的赏识,他先后在魏国担任侍中、车骑将军等职在当时显赫一时。

吴班、冯习,吴班和冯习在刘备伐吴时充当蜀汉军队的先锋。在夷陵之战初期吴班、冯习曾率军攻破吴军李异等部。夷陵之战后期蜀军惨败冯习战死在了军中,而吴班则从乱军中逃出随刘备一起退守在了白帝城。后来吴班又随诸葛亮伐魏建立了不少战功,后主刘禅执政时吴班在蜀国官至车骑将军是蜀国后期重要的将领之一。

陈式,陈式在刘备伐吴时曾和吴班一起在夷陵屯军作为诱兵引诱吴军决战。后来陆逊识破了蜀军的计策坚守不出,刘备只得将伏兵撤出。因此陈式在夷陵之战中并没有什么表现,不过陈式却是少数在夷陵之战中幸存的蜀汉将领。陈式后来成为诸葛亮北伐时任用的将军之一,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陈式曾有过率军攻破魏国武都、阴平两郡的记录。之后在史书上就再也没有关于陈式的记载了。

张南 ,张南在夷陵之战中作为刘备的前部参战,夷陵之战蜀军失利张南被吴军所杀。

傅肜,傅肜在夷陵之战中作为蜀军别督参战,夷陵之战蜀军失利傅肜率部下断后掩护刘备撤退。傅肜断后与吴兵交战身边士卒全部战死,吴国人想要招降傅肜反被傅肜大骂于是吴兵一拥而上杀死了傅肜。

沙摩柯,沙摩柯本是五溪蛮首领,刘备伐吴时沙摩柯率领本部军马响应刘备。夷陵之战蜀军失利沙摩柯死在了乱军之中。


文官:

马良,马良在刘备伐吴时担任侍中,当时他受刘备的命令前往联络五溪蛮。马良以刘备的名义册封五溪蛮各个首领官职并且向这些首领们行贿大量的钱财宝物。之后五溪蛮便积极响应刘备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失利马良在乱军之中遇害。

程畿,程畿在刘备身边担任从事祭酒一职,夷陵之战蜀军溃败后程畿坚守自己的船只不愿意撤退后来被赶上来的吴兵杀死。

王甫,王甫曾先后担任绵竹令、荆州议曹从事等职,后随刘备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兵所杀。

李朝,李朝在刘备身边担任别驾从事一职,他曾随刘备一起伐吴夷陵之战蜀军惨败李朝随刘备一起败退到了永安不久便因病去世。


历史战争

刘备伐吴带了以下文武官员(有记录的):

1吴班:张飞阆中军团第二把手,吴懿族弟。日后做到骠骑将军。

2冯习:大督,领军、统诸军。战死

3陈式:水军屯夷陵,成把退回蜀中。公元229年诸葛亮派他攻下阴平武都郡

4辅匡:别督,未死。日后做到右将军。

5马良:侍中,去招抚蛮夷。夷陵战败,死于乱军中。马谡哥哥,马氏五常并有才名,白眉最良。

6向宠:秭归之败,宠营特完。(只有向宠的部队成建制退回蜀中)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诸葛亮当北行,表与后主曰:"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后死于蜀地平叛中。

7张南:督前部,跟冯习一起战死

8傅彤:别督,战死。临死前大骂:吴狗安有汉将军降乎?

9赵融:别督,战死。

10陈到:掩护刘备撤退,刘备死后督永安。

11王国山:绵竹令议曹从事,战死。

12李朝:随刘备退回永安,留在永安驻守。号为蜀中李氏三龙(三兄弟并有才名)

13程畿:随先主征吴,遇大军败绩,溯江而还,或告之曰:"后追已至,解船轻去,乃可以免。"畿曰:"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况从天子而见危哉!"追人遂及畿船,畿身执戟战,敌船有覆者。众大至,共击之,乃死。

14廖化:成功退回蜀地,后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

15、16杜路、刘宁等:投降

17、18、19黄权史郃庞林(庞统弟弟,为黄权军参军)投降魏国:督江北诸军,归蜀无路于是降魏。还有其他普通将领数百人(据魏略:黄权及领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拜权为侍中镇南将军,封列侯,即日召使骖乘;及封史郃等四十二人皆为列侯,为将军郎将百馀人。 就是说江北诸军投降魏国,封侯有四十多人,将军郎将百余人。

20胡王沙摩柯,战死。

有记录的是20人,战死者:9人、投降者:5人、活着归蜀:6人。

夷陵之战蜀汉损失了三分二的文武。而且大多都是年轻将领,是蜀汉的未来。没有名字记录的中低将领损失数目更大庞大。光黄权江北诸军投魏的将领就有三百人之多。这样人才都是数十年集四方精锐,所以说夷陵战败。蜀汉根甚动摇,大伤元气。


小鸿哥

关羽死后,刘备对东吴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终于做出了东征孙权的决定。当时诸葛亮持沉默态度,倒是赵云极力劝谏,从事祭酒秦宓也说此次出征不吉利。可刘备心意已决,把赵云搁置,把秦宓关押,亲自带着四万多人马,浩浩荡荡地杀了过去。

此战刘备至少带了十员战将,他们分别是吴班、冯习、张南、赵融、廖化、傅肜、辅匡、陈式、杜路以及刘宁。其中吴班、冯习为左右领军,张南为前部,赵融、廖化、辅匡、傅肜各为别督,杜路、刘宁率部队跟随领军吴班及陈式将军。

另外,刘备至少还带去了六位文臣,他们分别是尚书令刘巴、偏将军黄权(虽有军权,更偏文臣)、侍中马良、太中大夫宗玮、从事祭酒程畿(秦宓被免职,故程畿接替)以及从事王甫。

刘备东征

那么夷陵战败后,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呢?

首先说,吴班。吴班可是这场战役的关键将领,当时吴班和冯习为先锋,打败了驻守在巫县和秭归县一带的李异、刘阿等吴国将领,算是取得了首战告捷的好彩头。公元222年二月份左右(这是有多二?),吴班率领数千人向东吴阵营发起挑战,刘备则带着八千人埋伏在山上,想骗陆逊出营迎战,可是陆逊偏偏没上当。

六月份蜀军败退,吴班算是幸运的,没有战死沙场,平安返回了蜀中。

吴班

再说冯习。当时首战告捷也有冯习的功劳,公元222年六月份,蜀军战败后,冯习被东吴将领潘璋的部下所杀,没能返回蜀中。

接着说张南。二月份左右,刘备看着这陆逊不出战的局面,挺是担忧的。于是想到一计,派了张南率领部队去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军。这个孙桓是孙权的侄子,必然向陆逊求救,没料到这陆逊当真顽强,不顾孙权的侄子,竟然不出兵救援,刘备的计策又失败了。之后,张南很不幸,临阵被火攻的吴军斩杀。

下一个说廖化。廖化是在刘备东征的路上遇到的,他是装死逃出来的,刘备看到廖化,喜出望外,相比于这糜芳、傅士仁(《三国志》写作士仁)两个叛徒,廖化是自己的死忠,于是给他部队和职位。之后廖化安全退回蜀中。

廖化

继续说傅肜。当时刘备率部突围,傅肜带着部队和吴军死战,手下的士兵都死光了,依然不投降,之后被吴军杀害。

然后说辅匡。相比于傅肜,辅匡就很幸运了,平安退回成都。刘禅继位后,辅匡被加官进爵,之后官至右将军,职位和当初的张飞一档呢!

然后是陈式。夷陵战败后,陈式也安全退回,之后还参与了诸葛亮的北伐战争。

杜路和刘宁两人看蜀军大势已去,投降了东吴。

最后说赵融。历史对他基本无记载,下落不明,很可能战死。

陈式

十员将领,四人返回,三人战死,二人投降,一人下落未明。接下来说六位文臣:

1.尚书令刘巴

刘巴此人很有意思,可以单独拿出来唠唠,本篇长话短说。夷陵战败,他是平安返回的,如何得知呢?当时刘备败军退回永安,汉昌县县长马忠奉巴西郡太守阎芝的命令,带着一些士兵来给刘备军队“补血”,刘备和马忠聊了会天,对在一旁的刘巴说:“我虽然失去了黄权,但又得到一个马忠,世上当真不缺贤才。” 可见,刘巴应该一直陪在刘备的身边。

刘巴

2.偏将军黄权

由于返回蜀中的道路被东吴的军队完全阻断,黄权所率领的部队没有办法回去,他只好带着部下投降了曹魏。

3.侍中马良

此战,刘备派了马良前去招纳安抚武陵一带的五溪蛮各部,各首领纷纷投入了战斗,刘备的实力增强了,兵力超过了东吴。可惜之后战败,马良遇害身亡,没能回去。生于荆州,死于荆州。

4.太中大夫宗玮

宗玮是平安返回的,如何得知?据记载,刘备退回永安后,孙权遣使求和,刘备同意了,派了宗玮前去回复。孙权和刘备能再度和睦,最大的原因就是曹魏。

马良

5.从事祭酒程畿

程畿虽说是个文臣,但却有着一身好武艺。当时吴军追上了他所在的船只,他率领部队和吴军开始搏斗,无奈战死。

6.从事王甫

在《三国志·杨戏传》记载着:甫随先主征吴,军败於秭归,遇害。意思是王甫跟随刘备东征,兵败后被杀害了,没能平安回去。

六位文臣,三人遇害,二人平安,一人投降。

王甫

一共至少16位文臣武将随军出征,平安回来的只有六人。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损失太大了,刘备心力交瘁,也撑不住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陈寿著等,码字不易,求赞求关注。


小刀文史

刘备带去的文臣有马良、陈震、黄权、程畿,武将有赵云、黄忠、冯习、张南、傅彤、张翼赵融、廖淳、蛮王沙摩柯以及川将数百员。

其中战死的有黄忠、傅彤、张南、冯习,蛮王沙摩柯。

黄忠被刘备一句老迈无能气得去了夷陵大营,在首战大败潘璋后,再战潘璋,被潘璋诱入包围圈,混战中黄忠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被救出后,当夜死于刘备御营。傅彤在保护刘备突围的过程中担任断后任务,被吴国大将丁奉围困而不降,最后力战吐血而死。

冯习到夷陵报告张南蜀兵大败、张、冯二人领兵去救刘备,遭到夷陵城中孙桓和城外吴兵的夹击,死于乱军之中。

蛮王沙摩柯在混战中遇到吴国大将周泰,力战而死。

自杀的有祭酒程畿,还有孙尚香。程畿在兵败如山倒的形势面前,积极组织抵抗,但是士兵逃散,他无力回天,在不下叫他逃跑时,他坚决不做逃兵,自刎于吴军的包围之中。孙尚香实在听到刘备死于乱军之中的错误消息后,投江而死的。

黄权被迫降魏。黄权在走投无路又不愿死节的情况下,投降魏国。刘备和黄权互相信任和了解,所以刘备没有杀黄权家小,黄泉也没有详细别人捏造的刘备杀他全家的谣言。

赵云救了刘备一同退到白帝城。

这就是夷陵之战刘备的文臣武将的表现。


江南不缺水

答:赵云!

刘备让赵云督重庆至奉节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带战略要地,出任后备军团司令员,刘备自己任前敌司令,二人战时在军中的地位是一样的。赵云有权不通过刘备自己带兵进至永安接应前部:胜就增援粮草、兵力,败就直接参战掩护撤退……

二人的手中掌握的兵力装备不相上下!!!甚至赵云的部队要强于刘备的部队。赵云参战了……当陆逊得知他的对手换成蜀汉的看家将军赵云时,对前线吴军下了一道命令: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