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種:晚年喪子,中年喪妻,幼年喪母

,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還有孩子,就會面臨這些痛苦,所以我要堅強地活下去。”——于娟

昔日復旦女海歸、青年教授于娟,曾在身患癌症期間寫下以上文字。不幸的是,她積極樂觀的心態並沒有阻擋住,因長期熬夜而積患成疾的癌症病魔......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更讓人惋惜、傷痛的是——一個時僅14個月的小孩子,失去了媽媽。

除了于娟的滴淚泣血文字,近日一則被網友稱為“2018最扎心廣告”的短視頻《健康本該如此》也為我們家長敲響了健康警鐘。僅僅4分10秒鐘,視頻裡列舉了大量醫學數據,來警示我們關愛自身健康:

近7成白領有過勞死危險;

每4個人中就有1個肥胖;

中國皮膚病患者超過1.5億人;

中國青年近視率世界排名第一;

中國每年猝死人口高達55萬;

每天約有10000人確診癌症;

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2億;

慢性病死亡佔死亡總人口的86.8%;

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56%;

中國人口占全世界20%,醫療資源卻僅佔2%;

......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正如視頻中所說的“ICU可以迅速榨乾整個家庭的積蓄”,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都是難以承受這些醫療成本的。

我們即便不說看病的“錢”貴,但身為整個家庭的頂樑柱、半邊天,也該把自己的“命”看重。平日裡,或許我們太容易將大部分注意力投注到工作責任、孩子養育之上,而忽視了自身健康問題

文章開頭,于娟教授英年早逝便是一個極其慘痛的個案。30歲前的于娟,簡直就是所有典型“中國式父母”所希求的掌上明珠。

自學生時代起,一路就讀重點高中、上海交通大學,成為挪威最高學府奧斯陸大學經濟學碩士、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直升機式”的學術生涯平步青雲、一片光明。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為什麼偏偏孩子僅僅14個月、最需要她的時候,就撞上繞不過去、救不回來的病魔、死神呢?

畢竟是大多數家長眼中的“優秀榜樣”、“復旦才女”、“別人家的孩子”,于娟在最初診斷為癌症時,也抱怨上蒼不公,心中難以釋懷。

靜心反思之下,這場癌症的降臨還是緣起於以往生活習慣的極其不規律。她總結自己為“暴飲暴食、嗜葷如命”、“基本不在12點之前睡覺”、“自控力差、突擊學業(工作)”......

說到這裡,家長朋友不禁要問,學霸女怎麼可能自控力差呢?

于娟在反思性文章《為啥是我得癌症》一文中,提及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2W女”,意即只在考前2周(week)才好好學習的女生。無論大考小考、多大難度的資格考試,準備時間不會超過兩週......

但可想而知,這位媽媽,往常“為了榮譽”是透支了多少身體健康為代價。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若是,于娟好好吃飯、按時睡覺,把超負荷工作量、學習時長規劃得當、分割開來,是不是好些呢?

說到底,我們這些家長,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我們關注自身健康早已不是純然為自身考慮,而是要在保證自己有一個好身體的基礎上,來照顧好上邊時刻更有可能生病的老人,與長期需要我們陪伴、教育的

孩子

由此,在陪伴孩子時,我們更不該不顧自身,而去“捨命陪君子”。聽聞一些家長朋友在互相吐槽陪孩子寫作業的感慨時,發現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家長真心不在少數。

從效果來看,這樣做並不一定能見效,但一定能損害我們的身體。大多數孩子的成績有起有伏、做作業也有難有易,我們若是為了這一時“成績”、“榮譽”,而搭上了我們家長、甚至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豈不是太虧了?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那麼,我們該如何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從而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常年“陪跑”諾貝爾獎項的暢銷書寫作者村上春樹,或許一個不錯的例子。因為,這名職業作家真正能做到“好好睡覺、按時吃飯”,以及常年堅持長跑並參加馬拉松賽事。

與我們想象中的場景可能有所不同,村上春樹寫作並非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去熬夜完成,而是如同他熱愛的馬拉松比賽一般,耐心、持久、堅毅、分次來完成。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每天10點準時睡覺、6點起床,常年堅持長跑、並積極參加馬拉松賽事。這位年近70歲的高產作家,自年輕時便如此堅持。

由此,我們或孩子,若是酷愛運動、熱愛工作和學習,非要像籃球巨星科比一樣去看4點鐘的太陽嗎?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沒必要的,生活方式因人而異;但長期熬夜、缺乏睡眠無異於慢性自殺。吃盡此中苦頭的于娟博士也為我們留下了忠告: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買什麼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復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國式父母”最不該犯什麼錯?

于娟老師的忠告,不是要我們不努力、不進取,而是說我們為了更好地相伴孩子成長、和家人享受生活,首先需要降低不必要的欲求與對自己和孩子的過高“期待”。

好好吃飯、按時睡覺、多加運動,與我們好好工作、孩子好好學習並不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