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惟有寬容他人,才能成全自己

胡適:惟有寬容他人,才能成全自己

寬容,比自由更重要

寬容比自由更重要,這是胡適廣為人知的名言。

作為一生奉行“自由主義”的胡適來說,晚年去康奈爾大學看望自己的老師,在對談中深受啟發,總結出了這句被世人熟知的名言。

寬容,被胡適看作處世的原則,看作立己的前提,甚至比自由都重要。

寬容,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這麼重要?

寬容,說白了,就是寬容他人,就是容忍並接受他人的價值觀、言論、做事方式等一切的存在。

寬容為什麼比自己還重要?

我們認為這句觀念蘊含著三重富有哲理的內涵。

01、寬容他人,就是接受這是一個“異己共存”的世界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人,生而不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出身背景,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言行方式,也就是說人生而隔膜和具有差異。

每個人對別人來說,都是“異己”;很多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都是“異質”。

莊子有句名言: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

當有許多不同於自己的人和自己同處一個空間,並且還要長期共存,並且會發生交流、碰撞、甚至分歧和爭端,我們怎麼樣才能接受這一現實呢?

況且人性本質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不想受拘束,不想被其他人影響的。

答案就是接受和容忍。接受他人的存在,容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之想法和言行。

我想成為獨特的我,但是我也得承認別人和我一樣獨特。

我看重自己的願望和行為,但是我也得一樣尊重別人的願望和行為。

因為自己和他人一起組成這個世界,不接受這一現實,也就是不承認世界的運作形式。

接受,才是和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第一步,才能和更多的人成為朋友。

這樣才能在人世間建立更多的支點,而不是樹立更多敵對的牆。

這一點,胡適做的很好。

胡適一生,對人寬容友愛,上至達官貴人,夏至車伕雜役,他都謙和以待,很多人都以和他做朋友為榮,很樂意稱呼他為“我的朋友胡適之”。

寬容,讓胡適收穫極大的美譽和眾多的友誼。

2、寬容他人,才能給自己一條生路

很多人也許會問,自己的自由,是個人的事,和他人有什麼關係?

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

就像一個詩人說過的那樣:生活,網。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他人組成的網絡當中,這裡面有親友,有陌生人,作為群體性動物,作為文明社會的一員,我們無時無刻不和人打交道,無可不可不受他人影響。

而總有些我們看不慣的人,和我們截然相反的人,會影響我們,讓我們情緒化嚴重,讓我們整個的心思都被他吸引。

這樣的時候,如果一直無法接受,無法放下,我們其實就相當於生活在他人的監獄裡了。

被別人的言行困住了自己的心智,讓自己無時無刻不圍繞他人而活。

這就是典型的“因為別人而耽誤了自己”。

沒有人不愛自己,但是真正的愛自己,是和人交往卻不被人困住。

因為人都是孤獨的,都是自己陪伴自己過一生的。

生命中遇見的每個人都是有因緣的,都是實現自己完成自己的路徑,但都是一時的。

都不該讓自己長期耿耿於懷。

這需要睿智的認知,堅決的勇氣,隨時將自己從他人的陷阱裡拔出來。

而寬容就顯得無比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孔子在弟子問到什麼智慧是可以奉行終身的時候,脫口而出的是一個“恕”字的原因。

寬容他人,是一種智慧。

如果不寬容,不接受和容忍,他人會在你心裡生根發芽,長期存在。

我們常說要放自己一條生路,不要讓自己太擰巴。

跳出自身來看,寬容他人,讓他人不影響自己,才能讓自己放下,讓事情過去,自己的生路才有可能。

3、寬容他人,才能自由做自己

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因為人性是相通的,他人的存在會折射出自身的很多痕跡。

寬容他人的前提,是能客觀承認他人身上的優點和缺點自己身上也有,這其實也是一種省察自身,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們常常以為對別人寬容,會讓自己顯得沒個性,會成全別人,犧牲自己,這是一種片面觀。

萬物並行不悖,世界和而不同。

沒有一種成功的人生,是建立在憎恨和狹隘上的。智慧的人處世,都是共存共贏的。

做自己,求自由,都是建立在和人和諧相處的前提下的,如果我們不寬容他人,不寬容世界,我們就很難給自己營造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建設自己想要的更無從談起。

因為就做自己而言,不是在真空環境中做自己,而是在和人共處時,做自己。

因為就追求自由而言,同樣,也不是無拘無束的自由,而是和人共存,和世界相處時的合理自由。

莊子有言: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意思是: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方才能夠混跡於世而不出現邪僻,順隨於眾人之中卻不會失卻自己的真性。

“順人而不失己”,這句話極高明。

人和他人相處順當,不會失去自己,相反卻能成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