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铺小路、出钱少的出物出力……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唱主角”

自己铺小路、出钱少的出物出力……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唱主角”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但如何打头、如何开展、钱从哪来?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党员领头,改一家到改“大家”

“小区改造的规划图正在公示,下个月就要开始招投标了。”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宝联社区专职社工袁瑞参与了社区内黄龙小区改造的全过程,从居民的不理解到主动同意拆除违章搭建,再到现在改造计划的顺利出炉,袁瑞得出的经验就是:“得找一个带头人。”

老党员蔡子珍在小区里住了23年,草木杂乱、出入人员混杂、车辆乱停乱放、管线老化……是她所描述的小区“老”样子。

今年,黄龙小区被选为城区10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之一,改造工作也在全面展开。听到这个消息,蔡子珍第一个签字同意。

谁不想自己生活的环境好一点呢?在蔡子珍和其他老党员的带头下,越来越多的人在同意书上签了字,小区里原来12户违章搭建户也全部同意签字。

小区监控、管线升级、群众活动中心、停车位规划等,越来越多的改造计划被提上日程。蔡子珍和邻里们聊着小区改造后的样子,“我们都等着住‘新’小区呢!”

“全民”出力,改造蓝图自己画

去年5月,一张“我为小区取名字”的倡议书传遍了伍家岗区胜利二路社区的一个杂居小区,居民们纷纷献策,最终再经投票选定。这便是“和平佳苑”的由来,也是小区改造中由居民来唱主角的缩影。

“老旧小区的改造,必须从居民需求出发,才能拉动大家共同参与。”胜利二路社区党委副书记李丽所说的,也是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所提出的“共同缔造”的核心理念。

而和平佳苑在改造中也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由居民提出意见,再做出相关方案。

为保留小区特色,小区组织居民在废旧轮胎、铁桶里养绿植,美化小区;组织居民到河边捡鹅卵石,自己铺设小路;根据居民需要设置“孝心车位”,专供回家探望父母的子女使用……就连物业公司,也是由居民现场提问、现场投票选定。

“改造后的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心血,不仅住起来舒畅,我们也会更爱护它。”居民刘国胜不仅全程参与了小区改造,还主动参与小区的纠纷调解和治安巡逻。

重在“参与”,拿小钱办“大事”

小区改造愿景很美,但是钱从哪里来?

点军区红光社区居委会内,红光小区业委会成员们正在热烈讨论着小区改造事宜。一张《红光小区改造入户征求意见表》是讨论的成果,里面详细标明了需要改造的项目,由居民自己选择是否同意并写出自己能承受的出资范围。

“居民自筹部分一般在100至200元每户。”社区党委书记王涛说,每个家庭条件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要让居民参与进来,出钱少的可以选择出物、出力,“比如说捐一盆花等等,用小钱、小物,办好小区改造的大事才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