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通渭古城堡

如果長城是城的話,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如果堡也屬於城的話,那可能為世界最小的城。在通渭這塊不足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有綿延數百里的戰國秦長城,也散落著大大小小近1000座古堡:包括漢、宋以來官築城、寨、堡和明、清、民國各時的民築族堡、家堡。其規模宏大者數十萬平方米,其小者則不足百平方米;其形狀多長方形、正方形,亦有圓形、橢圓形、半圓形、三角形、梯形、多邊形及不規則形;其修築多在高山懸崖邊,亦常見於平川村落中;其築造之法多用夯築,亦有隨山之形削土挖掘而成。從數量的眾多、種類的齊全、形狀和築造方法的多樣等方面來看,通渭堪稱古城堡的博物館。(圖1、2)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1 古堡全景組圖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 各式堡門

通渭地處甘肅中部,屬黃河支流渭河流域。境內新石器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遺址分佈廣泛,說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先秦時期,甘肅大部地區為西戎所居,通渭亦不例外。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兼併西戎諸部,分置隴西、北地、上邽三郡,並“築長城以拒胡”(《史記·匈奴傳》)。隴西郡(治今臨洮)轄隴山以西大片地區,今通渭屬隴西郡轄。秦長城西起臨洮,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鎮原、環縣、華池等八縣,約700千米,北過陝北止於內蒙境內。通渭地境的秦長城自西南至東北走向,猶如巨龍蜿蜒于山梁河谷之間,遺存明顯。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從隴西郡分置天水郡,治平襄(今通渭城區),轄十六縣。平襄為天水郡附廓首縣,是通渭置縣之始,平襄故城,亦為境內最古城址。北宋治平四年(1067),宋軍在今雞川鎮李家坪築雞川寨,次年熙寧元年(1068)在今什川鄉古城坪築通渭寨(初為堡,後升格為寨),元祐八年(1093)在今馬營鎮築華川堡,三座堡寨至今保存完好,仍可見當時雄姿。明代以來,築城修堡之風日盛,有五里一墩十里一鋪二十里一堡的記載,現存明城堡有馬營監、雞川苟家堡、鐵櫃堡、隴陽堡等。境內遺存最多的城堡是清咸豐同治以後至民國期間為防回亂以及地方匪患所築,因修築時間較短,大部分保存基本完好。

一、戰國秦長城

戰國秦長城自隴西縣和平鄉高雲村進入通渭縣榜羅鎮四新村,出寺子鄉張家灣村進入靜寧田堡鄉蘆家灣村。自西南至東北經榜羅、第三鋪、馬營、北城、寺子等鄉鎮,長約90千米(1981年原定西地區長城普查隊測量125千米,2010年甘肅長城資源調查數據為88.058千米),遺蹟時斷時續,殘段牆體夯築,基部深入地下約1米,基寬2—8米,殘高0.5—8米,夯層厚0.12—0.20米,部分地段牆體內外側有寬5—8米的壕溝(圖3)。沿線發現各類障城、烽燧遺蹟,如榜羅鄉瑪龍岔村西北的烽燧(圖4),位於長城內側,下部削山為臺,上為夯築圓臺體,基周長45米,頂徑5米,高8米,保存較為完整。沿線暴露有豐富的紅褐色、灰色繩紋、凸弦紋筒瓦、板瓦、水管等遺物(圖5)。現藏於縣博物館的完整筒瓦(圖6),為該遺址所出土,厚1.3—1.8釐米,直徑0.17米,長0.67米。沿線許多地方以長城命名,如長城灣、長城梁、城牆嶺、墩墩梁等。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3 榜羅瑪龍岔長城牆體與壕溝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4 榜羅瑪龍岔長城烽火臺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5 榜羅瑪龍岔長城烽火臺頂部堆積瓦片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6 戰國秦灰筒瓦

二、漢平襄古城

據《甘肅通志》載,西漢天水郡治平襄縣治,在今通渭縣城東。1990年版《通渭縣誌》據光緒十九年所修《通渭縣新志》繪有平襄古城圖(圖7)。1987年文物普查時,在東距縣城1千米的平襄鎮馬家磨村南300米處,尚殘留城牆37米,殘高0.5—2.1米,基寬7米,夯土版築,夯層厚0.15米。出土有繩紋灰陶罐、粗繩紋板瓦、筒瓦、幾何回紋磚、西漢四銖、半兩、五銖,新莽貨幣、錢範等。其中一塊板瓦殘片上有平襄官營製陶作坊的“平”字印戳(圖8)。惜近幾年的大規模開發挖掘,使原本遺存微小的古城已蕩然無存。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7 平襄古城圖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8 漢“平”字印戳繩紋瓦殘片

三、宋代堡寨

通渭大規模修建堡寨,應該始於北宋。因通渭地處宋、金、西夏諸王朝邊境地界,其時戰事頻仍,築堡寨乃防禦所需。分別築於北宋治平四年(1067)的雞川寨、神宗熙寧元年(1068)的通渭寨、元祐八年(1093)的華川關,是境內有明確歷史記載且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堡寨。

雞川寨位於今雞川鎮李家坪村西南,寨城西依山,南傍安逸河,形狀為不規則四邊形。周長1660米,東西長約620米,南北最寬處380米,最窄處150米。寨牆夯築,基寬6.5—7米,頂寬4米,殘高6米,夯層厚0.10——0.16米,南、北闢門,北面甕城略呈圓形,直徑27米,南、北牆各築有馬面3個,西南制高點上有角樓。寨北約300米的山頂有一座烽火臺,堡臺之間有寬15米,深5米的壕溝3道。(圖9、10、11)《宋史·地理志》載:“治平四年(1067)置雞川寨,屬秦鳳路秦州所轄”。清乾隆二十六年《通渭縣誌》載:“金代正隆年間為雞川縣治所,元世祖至元七年歸入秦安縣”,屬秦州,縣治從此廢沒不存。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9 雞川寨全景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10 雞川寨北牆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11 雞川寨北牆與壕溝

通渭寨位於今什川鄉八里灣村古城坪。《宋史·地理志》載:“熙寧元年(1068)改擦珠堡為通渭堡”,“熙寧五年(1072),割秦州永寧、通渭等六寨隸軍,崇年五年(1106),通渭縣復為寨,未詳何年以寨為縣。”今通渭縣之名即源於此寨。寨依山而築,南臨古城溝,呈三角形,面積約12萬平方米,周長1820米,寨牆夯築,基寬7—10米,頂寬4米,殘高5—18米,夯層厚0.1——0.16米。牆外有馬面角墩,東、西牆闢門。外築甕城,圓形,直徑38米。寨西北200米處築有烽火臺1座,其與寨之間有寬11米,深20米的壕溝3道(圖12、13、14),溝距不等,距寨分別為20、70、120米。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14 通渭寨北側壕溝之一

華川關,位於馬營鎮東湫池溝東南500米山頂,南與山體相連,其餘三面為絕壁,地勢險要。呈橢圓形,南北長137米,東西寬56米,面積約8000平方米。堡牆夯築,基寬6米,高7米,頂部有女牆。夯層厚0.12——0.14米。馬面6個,最大馬面頂邊長6米寬4米。門北向,寬2米。堡南有深5米,上寬8米,下寬5米的壕溝3道(圖15、16),距堡分別是10、20、40米。

四、明代城堡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通渭縣治始移至今城區,從此通渭縣城位置基本固定。公元1368年明朝立國,戰爭之後的通渭縣城也許已破敗不堪,洪武二年(1369)便重築新城。可惜此城也已被歷史的車輪滾碾殆盡,沒有幸存下來。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為增強軍事力量,發展戰馬,在西北地區設陝西、甘肅苑馬寺,其下分設監苑,管理馬政,專司牧馬。安定苑(今馬營鎮)分領中營、原川、稠泥河、衙門、石峽口、雙井等六營,別稱“馬營”(其名亦由此而得),屬靜寧州轄。不久,升苑為監,據清《靜寧州志》:“馬營明代稱大華川,明英宗正統年間(1443—1449),恭王華川置安定苑,後升為監,屬平涼苑馬寺轄”。安定監也稱馬營監,佈局為一城二郭,城即今大城,二郭即今東關西關,佔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370、南北寬307米,牆高10米,基寬7、頂寬2.5米。設東、西、南三門。東西門外有甕城,南門為重樓。東、西郭均東西長275米,南北寬104米,各闢東西二門。為境內保存最大的明城,可惜近年破壞嚴重,大城殘存北牆與西牆一段,東郭亦剩北牆一段,西郭則完全消失於暫新的紅磚青瓦之中。(圖17、18)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18 清 重修馬營監衙署碑記(局部)

明朝初年,西部地區雖無邊患戰事,但地方匪患時有發生。修寨築堡,是地方官吏治理保護轄區平安的重要政務。據明萬曆年《重修通渭縣誌》卷一載:

墩堡恃險修築,堡類城郭,墩類莊圃。堡以斂藏人畜,墩以傳報烽火匪細故也……萬曆四十四年,知縣劉世綸奉文申議,次第修復。擬五七里為一墩,十里為一鋪,二十里為一堡。墩堡中為一臺,上擬為樓屋,覆以天棚,以民兵分為二班,半於演武場操練,半於各墩堡同保甲鄉民巡守,還操庶幾,有備無患。

萬曆年間,縣內共有墩堡49處,隨著歲月煙塵的侵蝕,大部分已坍塌毀壞,保存到今天的大概不過10多處。如:

隴陽堡,位於隴陽鄉呂陽鋪村南,現坍塌殘存南面壕溝與西南牆一角,牆殘高4米,長9米,壕溝寬6米,深2米。明末大學者顧炎武在其《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有著錄,可以想象當年是何等規模。而讓人擔憂的是如此以往,現僅存的這一角,在不遠的將來亦將不復存在了。(圖19)

《通渭縣新志》載:“崇禎七年(1634)秋,流賊入雞川,攻苟家堡不克,夜襲鐵櫃堡,見陴上燈火熒熒,人民整齊遂西馳至縣東川(卷十66頁)”。苟家堡、鐵櫃堡,分別位於雞川鎮苟堡村與金城村,兩堡相距5千米,均保存基本完整。其中鐵櫃堡處在四圍是低窪河床,中間為圓形的孤島上。四周絕壁,唯南面通外,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天然城堡,故有“鐵櫃”堡之稱。苟家堡位於坪上社北50米,山勢西高東低,坐北向南,長方形內外堡,外堡長120米,寬35米,內堡長120米,寬80米,佔地面積13800平方米。門向朝南,堡門已殘。外堡東南牆二分之一殘,內堡完整。堡牆夯築,牆高8米,基寬3米,頂寬1-1.5米,西面有壕溝,長100米,寬6米,深3.5米。四角均有角墩,底寬10米,頂寬5米。該堡居高臨下,亦易守難攻,故賊攻而不克。(圖20)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0 苟家堡西牆與壕溝

五、 清至民國城堡

清朝初年,明城尚屬完整,仍在使用。康熙五十七年(1718)通渭南(今常河鎮新集村一帶)大地震,城北筆架山崩毀,縣城基本覆沒,縣署臨時遷移於安定監。乾隆四年(1739),在舊城址再築新城,乾隆十三年(1748)竣工遷歸。後多次重修增建,至光緒十九年(1893),城廓規模略定。民國九年(1920)再遭地震,城垣府舍倒塌幾盡,殘剩東牆及東南角、西北角。現僅存殘存城牆東南角,東西長約22米,南北長16米,高12米,象一位飽經風霜的孤獨老人,矗立在縣城一角。(圖21)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1 通渭古城遺址

據乾隆二十六年所修《通渭縣誌》統計,當時有堡50處,這其中既有前朝遺存,又有當朝新建。“同治元年夏四月,陝回反,甘回皆應”(《通渭縣新志》卷十67頁),此後通渭境內連年匪患頻仍,戰事不斷。《通渭縣新志》所載清乾隆至光緒十九年大小戰事98次。為了防禦匪患,當時加大規模築堡,到了光緒十九年(1893),堡的數量增至95處。但這個記載與現存數量相去甚遠,境內留存至今的古堡,據初步不完全統計接近1000座。這一方面說明當時修志者統計可能不全面,相當一部分堡沒有被統計在內;一方面說明清末至解放初這段時間,通渭人民更加處在兵荒馬亂、居臥無寧的恐慌之中,唯有不斷築堡修堡,以保生命安全。現存規模較大而有代表的有:關公堡、司川堡、張八爺堡、東坡堡等。

關公堡:位於李店鄉祁家嘴村楊家河社西100米山頂,山勢險陡,西北高,東南低。橢圓形,內長300米,寬200米,佔地面積188400平方米。堡牆高10-30米,頂寬2-3米。門向朝西,寬1.5米,高2米,深4米。東、西、北均有角墩,堡門旁一馬面。該堡系根據山形削土挖掘而成,堡牆高峻,建造規模宏大,為境內保存最大的山堡。(圖22)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2 關公堡南側牆體

司川堡:位於雞川鎮司家川村下四社,地勢平緩,現為居住場所,內有居民42戶,呈“工”字形街佈局,規劃整齊。長方形,長250米,寬140米,佔地面積35000平方米。堡牆夯築,北牆完整,西牆殘存80米,基寬2-3米,高6-8米。東牆全部坍塌,分東西二門,東門已毀,西門殘存,無頂,寬5米,高4米。該堡修築規模宏大,分設東西二門為目前所知境內古堡唯一。舊有“司川城”之說,其實只是稱謂的差別,這樣大的堡在人們的心中就是城了。(圖23)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3 司川堡西門

張八爺堡:位於平襄鎮南河村南川社,地勢平緩,坐北向南,正方形,邊長50米,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門向朝南,拱形頂,門寬1米,高2米;堡牆夯築,牆高7-8米,基寬2-3米,頂寬1-1.5米;堡牆頂部有瞭望眼,左右斜對應,堡南角和堡西角頂部建有房屋,南牆築有進入堡牆頂部的便道。西、北壕溝完整,寬7米深4米。登上堡頂,人去堡空,唯有滿眼的殘垣荒草。當年築堡者的精思巧構,仍讓人讚歎不已。(圖24、25、26)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4 張八爺堡全景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5 張八爺堡西牆頂女牆

戰國秦長城,通渭古城堡!

圖26 張八爺堡北牆便道

東坡堡:位於襄南鄉東坪村東坡社南300米山頂,山勢險峻,西北高,東南低,坐南向北,長170米,寬100米,面積17000平方米;內耕地,外陡坡懸崖,東角墩上門寬2米,深6米,高1.5米;牆體高10-15米,頂寬10米;四角均有角墩,東南正中均有馬面。依山勢夯築,呈不規則形。堡門分上下兩個,下門為出進之用,上門用以瞭望,如此設計,在所有古堡亦為僅有。(圖27、28、29)

結語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通渭的歷史。秦國兼併西戎並置隴西等三郡之後,地處秦國邊陲的通渭地區是秦國與西戎、匈奴政權統治的交錯地帶,秦築長城以抵禦強悍的胡人,在當時是最為有效的軍事防禦設施。秦漢之際,隨著不斷的拓疆開邊,通渭慢慢轉移為秦漢帝國的腹部地帶,築城建郡,對該地區加強統治,已為當務之急。漢武帝元鼎三年,終於從隴西郡析置天水郡,轄16縣,郡治在今通渭城區,進入通渭歷史的最輝煌時期,相應地,這一時期的地上遺存和地下出土文物均較為豐富。公元9年,王莽廢漢自立,改國號為新,西漢王朝滅亡。從此至北宋初這一時段,通渭地境時屬地方割據,時被統一於中央政府,時受統治於此朝,時又歸屬於他國,縣置存廢無常,歸屬紛亂。期間修築的城堡等建築,或因頻仍的戰事或因地震等自然災害,已蕩然無存,地下也難見出土之物。北宋時期,宋、西夏、遼、金多國政權並峙,通渭地區又成了軍事要略地帶。如當年秦國修築長城一樣,大規模修築寨堡抵禦敵方侵擾,是北宋政府在邊境地帶最為重要的軍事設施。元明清以來,由於兵災匪患的加劇,築寨修堡已從用於邊塞軍事更變為地方官府保境安民的施政要務。不僅地方官府,民間老百姓為了生命的安全,或自家或數家,或一村或數村,均自發築堡,從此通渭築堡之風盛行不衰。留存於現在的古堡,除少數幾座為官府所築外,絕大部分是老百姓所為。

往事越千年,一代又一代叱吒風雲、爭雄圖霸的帝王將相,已在時光的塵埃裡灰飛煙滅;一次又一次遭際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勞苦百姓,在這塊生死相守的故土上已化為泥土。留下的唯有那巍巍長城、千年古寨、千座古堡,似訴說著這塊已經荒僻沉寂的土地上曾有過的刀光劍影。讓後來者遙想當年,徒增幾縷幽思,徒發一番感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