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李逵有多殘暴?不僅殺人不眨眼,還喜歡吃人肉

一直很奇怪李逵為什麼能夠成為好漢的代名詞,力壓許多好漢英雄成為《水滸傳》最為家喻戶曉的好漢代表。且不談他濫殺無辜,欺老劈幼的齷齪行徑,單看他的兩次食人行為(吃黃文炳和吃李鬼),就讓人不寒而慄,根本稱不上一個英雄好漢,甚至不能以一個正面文學形象示人。黃文炳,以梁山的立場來看的確是罪有應得,殺之剮之都不為過,但若如此極端地邊剮邊食就大大不妥了。雖然我們現在和梁山所處的北宋有千年之遙,但不食人肉這個觀點卻是一致的(戰亂饑荒那是特殊情況)。

李逵吃人

宋朝已是中國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孔孟儒學也在這一階段發展到更高的水平,當時中國社會整體比較富足,沒有大範圍的饑荒,吃食人肉這樣的陋習顯然是被主流社會所排斥的。即使同是草莽的梁山其他好漢,雖有喝醒酒湯,煮食人肉的嗜好,但如李逵這般極端野蠻的吃法,卻再無第二。且看文中所描述:“便把尖刀先從腿上割起。揀好的,就當面炭火上炙來下酒。割一塊,炙一塊。無片時,割了黃文炳,李逵方把刀割開胸膛,取出心肝,把來與眾頭領做醒酒湯。”別說是吃人肉,就是吃豬肉、羊肉、狗肉,這般血淋淋的吃法,尋常人也根本無法下嚥。難怪,在場的燕順、王英、鄭天壽三個人肉行家也只敢在旁觀看,不敢一起圍坐同吃。從眾人共飲醒酒湯卻無一人敢與李逵同食黃文炳來看,李逵的這種重口味吃法連許多愛吃人肉的同道中人也無法接受。鐵牛這種生吞活剝的人肉吃法,當真是天下無雙,鐵牛因此也是《水滸傳》中當之無愧的第一食人魔君。

其次是其嗜血成性。李逵作戰不是不勇敢,在衝鋒陷陣時十分勇猛,為梁山的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李逵的作戰方式與他人不同,他經常是敵我不分,不分青紅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過去,在毫無目標的板斧下增加了許多無辜的冤魂,這在江州劫法場一節表現得特別明顯。

當李逵不分青紅皂白地將板斧砍向已經歸順的扈成,將扈太公一家斬盡殺絕後,別說讀者,就連宋江等人都看不下去。真不知道扈三娘是怎麼接受這一現實的。所幸全書避開了這一點,否則,以李逵的這種作為,扈三娘、朱同等人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梁山內部的火拚是遲早的事,何況好漢們之間的矛盾還遠不止這些,但都在江湖義氣的名目下被遮蔽了。

同是反對招安,林、魯智深、武松的境界與李逵明顯不同。而且,李逵雖然表面上看來天不怕地不怕,但在和宋江的交往過程中,卻表現出明顯的奴僕意識。他對宋江可以說是服服帖帖,達到了任打任殺都毫無怨言的程度。這種缺少原則的忠誠和服帖,與梁山好漢的特立獨行格格不入。

這還可以從與浪子燕青的對比中看出來。就出身而言,燕青倒是個不折不扣的奴僕,他對主人盧俊義也確實是忠心耿耿。但燕青固然對盧俊義盡到了一個奴僕的本分,他的意志卻並不受盧俊義的支配,看其在徵方臘凱旋迴朝途中和盧俊義的一番談話就可以明白。兩相對比,個人境界和檔次的差別不難看出。

李逵的結局也很有悲劇意味,耐人尋味,如此一條勇猛剛烈的漢子沒有轟轟烈烈地戰死沙場,最後卻死於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李逵的悲劇從他追隨宋江之日起就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