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瞭解的“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其實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提倡的是一種自由、放達、酣暢的人生體驗,不屑與世俗同的處世風格,歷來被文人志士所標榜。

他們七人就像音樂的七個音符,奏響了華麗、光彩奪目的絢爛樂章。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集團均持不合作態度,嵇康因此被殺;山濤、王戎等則是先後投靠司馬氏,歷任高官,成為司馬氏政權的心腹。

你所不瞭解的“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

七人在政治態度上的分歧比較明顯。嵇康﹑阮籍﹑劉伶等仕魏而對執掌大權﹑已成取代之勢的司馬氏集團持不合作態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後被迫出仕。阮籍入晉曾為散騎侍郎,但不為司馬炎所重。山濤起先“隱身自晦”,但40歲後出仕,投靠司馬氏,歷任尚書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為司馬氏政權的高官,嵇康被害後託付子女于山濤,山濤亦不負舊友。王戎自幼聰慧,功名心較盛,入晉後長期為侍中﹑吏部尚書﹑司徒等,歷仕晉武帝﹑晉惠帝兩朝,至八王之亂,仍優遊暇豫,不失其位,但在當時年代不失為明哲保身的無奈之舉。

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為司馬朝廷所不容,最後各散東西、分崩離析。

當然在他們身上發生了許多的典故和傳世故事,下期我們將會對他們一一介紹。

今天先介紹他們的靈魂人物——嵇康,嵇康死後,竹林七賢分崩離析。

你所不瞭解的“竹林七賢”

嵇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鍾會,為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三十九歲。

《晉書 嵇康傳》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恬靜寡慾,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於懷。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至於導養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生論》。”其略如此。蓋其胸懷所寄,以高契難期,每思郢質。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邪王戎,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嵇康崇尚《老子》《莊子》,起初,嵇康家境貧寒。曾經和向秀一起在大樹下打鐵,來補貼家用。東平呂安敬佩他高雅的興致,兩人非常友好,一想念嵇康,就從千里外的地方啟程去見嵇康。後來呂安被哥哥誣陷起訴,因此入獄,嵇康作文來證明呂安清白,於是又逮捕了嵇康。最後導致嵇康被殺。

嵇康曾經遊于山澤採藥,得意之時,恍恍惚惚忘了回家。當時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認為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見到隱士孫登,嵇康便跟他遨遊。孫登沉默自守,不說什麼話。嵇康臨離開時,孫登說:“你性情剛烈而才氣俊傑,怎麼能免除災禍啊?”嵇康又遇到隱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頭的精髓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餘下一半給嵇康,都凝結為石頭。又在石室中見到一卷白絹寫的書,立即喊嵇康去取,而嵇康便不再相見。王烈於是感嘆道:“嵇康志趣不同尋常卻總是懷才不遇,這是命啊!

穎川鍾會,是個貴公子,精明幹練有才華善辯論,於是去拜訪(嵇康)。嵇康不以禮對待他,繼續打鐵不停下來。過了很久,鍾會要離開了。嵇康對他說:“(你)聽到什麼消息跑來的?又看到什麼東西離開了?”鍾會說:“聽到我所聽到的東西所以來了,看到了我所看到的東西所以走了”鍾會因此懷恨。到了嵇康被捕,鍾會進言給文帝說:“嵇康是臥龍,不能讓他起來。您想讓天下無憂,因此就要顧慮嵇康。”於是進讒言說:“……嵇康、呂安等人言論放蕩,誹毀禮教,是帝王所不能容忍的。應該找個理由除掉他,來淨化風俗。”文帝親近並聽從了鍾會,於是一塊把嵇康和呂安殺害。

典故

狂放任性

你所不瞭解的“竹林七賢”

嵇康

嵇康曠達狂放,自由懶散,“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養,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喪父,故而經常放縱自己,“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莊之後,“重增其放,使榮進之心日頹”。在懶散與自由裡孕育著嵇康的狂放和曠達。

嵇康年輕時傲世,對禮法之士不屑一顧。向秀曾敘述其與嵇康的友誼:“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 鍾會陷害嵇康時,給其安上的一個罪名就是“言論放蕩,非毀典謨”。

鄙視權貴

鍾會身出名門,是鍾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氣”,年少得志,十九歲入仕,為秘書郎,三年後又升為尚書郎,二十九歲時就已進封為關內侯。但是嵇康拒絕與其交往。但鍾會對年長其兩歲的嵇康,卻敬佩有加。《世說新語》記載:鍾會撰寫完《四本論》時,想求嵇康一見,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於戶外遙擲,便回怠走”。 顯赫後的鐘會再次造訪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繼續在家門口的大樹下“鍛鐵”,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鍾會覺得無趣,於是悻悻地離開。嵇康在這個時候終於說話,他問鍾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鍾會對此記恨在心。

司馬昭曾想拉攏嵇康,但嵇康在當時的政治鬥爭中傾向曹氏皇室一邊,對於司馬氏採取不合作態度,因此頗招忌恨。

隱於竹林

嵇康回歸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誼。《文士傳》裡說嵇康“性絕巧,能鍛鐵”。嵇康愛好打鐵,鐵鋪子在後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築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累了,就跳進池子裡泡一會兒。見到的人不是讚歎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就是誇他“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晉書·嵇康傳》寫道:“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他在以打鐵來表示自己的“遠邁不群”和藐視世俗,這是其的精神特質的體現。

仗義執言

本來呂巽、呂安兩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但這兩兄弟突然間鬧出了一場震驚遠近的大官司。呂巽見弟媳徐氏貌美,乘呂安不在,指使其妻用酒把弟媳灌醉,將其姦汙。事發後,呂安欲訴之於官。呂巽急忙請嵇康從中調停。嵇康因與二人的關係非同一般,遂應呂巽之請,出面調停,把這件事情按了下來。可是,事後呂巽卻倒打一耙,惡人先告狀,說呂安不孝順,竟然敢撾母親之面。有口難辯的呂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貴的朋友嵇康。嵇康拍案而起。嵇康寫下了《與呂長悌絕交書》,痛罵呂巽一頓。他想通過絕交來表白自身的好惡,他也想通過絕交來論證朋友的含義。呂安入獄後,為了說明真相,自然要涉及嵇康調停之事,嵇康也因此被投入監獄。

嵇紹不孤

嵇康臨死前,將自己的兒女託付給了山濤,並且對自己的兒子嵇紹說:“山公尚在,汝不孤矣。”(一說“巨源在,汝不孤矣。”) 嵇康死後,山濤對待嵇紹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沒有辜負嵇康的重託,一直把嵇紹子培養成才。這就是成語“嵇紹不孤”的由來。

《與山巨源絕交書》、 《與呂長悌絕交書》
《琴賦》、《酒賦》、《蠶賦》、《懷香賦》
《養生論》 、《釋私論》 、《管蔡論》 、《明膽論》、《聲無哀樂論》、 《答難養生論》 、《難自然好學論》 、《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答解宅無吉凶攝生論》
琴曲
《風入松》、 《長清》 、《短清》 、《長側》、《短側》
其他《琴贊》 、《燈銘》 、《卜疑》 、《家誡》 、《太師箴》 、《聖賢高士傳贊》 、《春秋左氏傳音》
《雜詩 》一首、 《幽憤詩》一首 、《酒會詩》七首 、《敘志詩》二首 、《遊仙詩》一首 、《六言詩》十首 、《答二郭詩》三首 、《與阮德如詩》一首 、《重作四言詩》七首 、《思親詩》一首 、《贈兄喜秀才入軍詩》十九首

廣陵散

你所不瞭解的“竹林七賢”

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表姑山氏是司馬懿夫人張春華的母親,所以山濤與司馬懿有一定的親戚關係,山濤在表姑的關照引薦下,司馬懿讓他做河南從事,既然是靠著親戚的鼎力相助做了官,那就要經常走動一下以示不忘人家的恩德,山濤聽說司馬懿病了,就急忙登門探望,哪知這一探病探出了另一番暗藏的玄機,從表面看司馬懿說話有氣無力、面色蒼白、大腦似乎處於糊塗狀態,但他還是看出了司馬懿並非真的生病,他馬上就聯想到了政治局勢的險惡。回去後一連多天他都夜不能寐,都在思索司馬懿裝病背後的玄機。一天夜裡,他和同僚石鑑同塌而眠,半夜裡,山濤忽然被驚醒,他越想越怕,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就推了推鼾聲如雷的石鑑,對他說:“現在是何等形勢,你居然還睡得這麼香甜!你知道太傅司馬懿為何呆在家裡嗎?”石鑑卻滿不在乎,“他呆在家裡和你我有關係嗎?”說罷,翻了個身依舊酣睡。山濤連聲嘆息,連夜起身,“掛印封金”找地方隱居去了,他的這一隱居就遇到了嵇康和阮籍,《世說新語 賢媛》中記載“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山妻韓氏覺公與二人異於常交,問公,公曰:“我當年可以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負羈之妻亦親觀狐、趙,意欲窺之,可乎?”他日,二人來,妻勸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視之,達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當以識度相友耳。”公曰:“伊輩亦常以我度為勝。”

山濤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之後,重新出山,一直做官到死,其中主要的事件不得不說他與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山濤受司馬昭之託來請嵇康出山做官,沒料到嵇康一言不發寫了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扔給了他。表示與山濤絕交,因嵇康從開始就採取與司馬政權不合作的態度,隱於山林野外,與竹林七賢等一批好友,肆意酣暢飲酒。嵇康也是竹林七賢中,死的最早,也最悽慘的人物。但是在嵇康落難後,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山濤,嵇康因呂安事件被逮捕,在臨刑前把自己的身後事全部託付給了山濤,山濤含淚答應,因此嵇康臨死前對兒子說:“巨源在,汝不孤矣。”,這就是成語嵇紹不孤的來歷,有了這句話,一切看似絕交的話語都是多餘的。“託孤後”,山濤對待嵇紹也確實像親生父親一樣,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十幾年以後,嵇紹長大成人,頗有他父親的遺風,成語鶴立雞群描述的就是他。山濤憑藉自己的威望,向晉武帝推薦說:“父親有罪,和兒子沒有關係。嵇紹品德高尚,才華橫溢,應該予以重用,可以讓他做秘書郞。”武帝對山濤極為敬重,批示說:“如你所說,足以擔負秘書丞的職位了,幹嘛做秘書郞呢?”直接來了個破格提拔。 不過嵇紹後來果真沒有讓山濤失望,八王之亂時,敵兵攻進皇宮,守衛的將士們紛紛逃跑,嵇紹卻趕到晉惠帝身邊護衛,身中數箭而死。 山濤不愧是竹林七賢中的老大,不僅是因為年齡,更是因為他純真質樸的性格,長者風範的氣度。同是七賢之一的王戎評價山濤:“人們往往都欣賞玉和金光彩奪目的外表,而對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煉的金,卻不知道它們內在的高貴質地。山濤就像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煉的金一樣。”山濤從第二次走上仕途開始,在為官三十多年間,雖然官高位爵,但他並沒有像其他官僚那樣張揚、大肆奢華,依然是勤儉樸素過著低調的生活。在官場中他從來不張狂。就像一盆溫水,不冷也不熱,晃晃悠悠的,卻總是恰到好處。他混跡官場幾十年卻一塵不染,是歷史上少有的清官之一。直到77歲時,在他反覆上表苦辭下,晉武帝司馬炎才答應讓他回家休息。過了兩年“隱居”生活後,他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他的人生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典故

懸絲尚書

當初,陳郡人袁毅

懸絲尚書

清貧而終

公元283年(太康四年),山濤去世,終年七十九歲。武帝下詔賜棺木朝服各一具、衣一套、錢五十萬、布百匹,以供喪事之用,策命追贈司徒的蠟印紫綬、侍中的貂蟬及新沓伯的蠟印青朱綬,以太牢禮儀祭祀,諡號康。

將要下葬時,又賜錢四十萬、布百匹。司徒左長史範晷等上奏說:“山濤舊宅第僅有屋十間,但子孫眾多,容納不下。”武帝於是為山濤家建了住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