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酒標上的某些疑點

1、年份的意義

對種植葡萄來說,所謂天氣不佳是指成長期缺水分,採收期日照不足或者降雨過多等因素。因此,葡萄酒標上的年份可以讓我們知道這瓶酒的酒齡,對於舊世界的葡萄酒來說,年份可以推斷出此瓶酒的品質。

新世界的葡萄酒基本可以忽略年份的影響,但對於白葡萄酒來說,新鮮的總是比較可貴,降價處理的白葡萄酒都是因為年份久了,像熟透的水果,再繼續放就要壞掉。

葡萄酒愛好者通常喜歡隨身帶著一張葡萄酒年份表,記憶力不好的葡萄酒愛好者也不必慌張,因為專家對某國家或區域年份好壞的評分只能作為參考,而非絕對標準。因為在同一國家或區域內也存在不同小區的區域微型氣候。大氣候不好,並不能代表所有大區內的小區都差。另外有些酒莊在不好的年份採取了對葡萄的深度精選,以量制質,或採取一些人工補救法,所以酒的品質也未必比好年份差很多。因此對年份表不必盲目崇拜。

解讀酒標上的某些疑點

2、有些酒標上沒有年份?

酒標上標識的年份是葡萄收成年份,如果沒有標明年份,則表示該酒由不同年份的葡萄混成,除少數(如汽酒、加度酒等)例外,沒有年份的葡萄酒都是品質不算好的葡萄酒。年份對於舊世界葡萄酒而言會更重要些,因為它們的氣候不如新世界穩定,酒的質量隨年份變化會很大。

3、有些酒標上沒有葡萄品種標識?

把酒標上下左右找三遍,都找不到Merlot、Cabernet Sauvignon等字眼,為什麼?並不是所有葡萄酒瓶上都會標出葡萄品種。澳洲、美洲等生產國規定一瓶酒中含有某種葡萄75%以上,才能在瓶上標示。傳統的歐洲葡萄產區各有不同的規定,如德國、法國,標籤上如果出現某種葡萄品種名稱時,表示該葡萄在酒中至少有85%的含量。舊世界的葡萄酒會使用該地區的法定葡萄品種進行混合釀造,將各種葡萄的優點突出,減少缺點,以達到較佳平衡;新世界則注重多突出單一葡萄品種的特徵,多會使用單一葡萄釀製葡萄酒。

解讀酒標上的某些疑點

4、新舊世界葡萄酒的不同之處

許多在歐洲的葡萄酒出產國都有上千年的釀酒歷史,如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等,在葡萄酒行業稱之為舊世界;在歐洲以外的葡萄酒出產國種植釀酒葡萄和釀製葡萄酒的歷史大都在幾百年左右,如澳洲、美國、新西蘭等,在葡萄酒行業稱之為新世界。

新、舊世界之間主要有以下的不同

舊世界:以傳統家族經營模式為主,相對規模比較小;比較注重傳統釀造工藝;以優雅型為主,較為注重多種葡萄的混合與平衡;世代相傳的葡萄品種;注重標示產地,風格較為典雅與傳統;有嚴格法定分級制度。

新世界:公司與葡萄種植的規模都比較大;注重科技與管理;以果香型以及突出單一葡萄品種風味為主,風格熱情開放;自由選擇的葡萄品種;注重標示葡萄的品種,色彩較為鮮明活躍;沒有分級制度,但著名優質的產區的名稱就是品質的標誌。

解讀酒標上的某些疑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