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漢語的過分西化,五個措施展現漢語的簡潔之美!

悟空問答前幾天有個熱門問題:“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什麼?是漢字、京劇、圍棋、書法、國畫、唐裝,還是其他?”這個問題最熱門的回答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漢字和語言。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歷史和文化,而承載這些的載體就是語言和文字。唐裝、京劇、圍棋、書法等等都是這個載體的有效體現。所以語言和文字才能真正代表中國的文化。”

警惕漢語的過分西化,五個措施展現漢語的簡潔之美!

是的,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力日益增強,但文化等軟實力還急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更應該關注漢語漢字已經產生的一些問題。筆者最近深感漢語過分西化的病態,導致原本簡潔靈活的漢語變得繁瑣僵硬。

那麼,到底那樣的漢語是過分西化的?比如下面的這些:

1、他的收入的減少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

2、基於這個原因,他放棄了這份工作。

3、2017年夏天,受制於身高不足呈現出的防守缺陷,健康的伯克只收到一份雷霆的無保障合同。

4、詹姆斯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以上的這些句子都是大家日常可以看到的,大家讀起來是不是也沒覺得有啥問題?那如果我把它們改成下面這樣呢?

1、他因為收入的減少而改變了生活方式。

2、因此,他放棄了這份工作。

3、2017夏天,因身高不足而呈現出的防守缺陷,健康的伯克只收到了一份雷霆的無保障合同。

4、詹姆斯是NBA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球員。

相比上面的句子,改過的句子是不是更簡單明瞭?措詞簡潔才是地道漢語。

那麼下面就跟筆者一起來看看,過分西化的句子有哪些類別?要用什麼措施如何預防?

警惕漢語的過分西化,五個措施展現漢語的簡潔之美!

一、少用名詞或名詞詞組作主詞

英語很喜歡用名詞或名詞詞組作主詞,結果就是弱化了動詞,也就是把簡單明瞭的動詞分解成萬能動詞+抽象名詞,比如這樣的句子:

(一) 昨晚的聽眾對訪問教授作出了十分熱烈的反應。

(二) 生物學家在老鼠的身上進行實驗。

對於以上的句子,漢語更喜歡用這樣的表現形式:

(一)昨晚的聽眾對訪問教授反應十分熱烈。

(二)生物學家用老鼠做實驗。

對於這一點,請大家在平常寫完文章後,多注意自己句子當中的名詞或名詞詞組,可以用動詞代替就改用動詞。

二、文中避免出現“某某之一”

歐美名詞分單數與複數,這也是他們文字中的慣例,所以在歐美句子當中經常有“某某其中之一”的說法。中文則不一樣,中文的名詞是不分單數與複數的,所以不存在“某某其中之一”的說法。但是,因為漢語的過分西化就有了如下的句子:

(一)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的名著之一。

(二)李廣乃漢朝名將之一。

這兩句中的之一都是畫蛇添足。中國文學名著當然不止一部,漢朝名將也不可能只有一人,不加上之一,也不會有人會認為你是孤陋寡聞。以上兩句可以改成:“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文學名著”和“李廣乃漢朝名將”。這樣是不是更有美感了?因此,大家以後寫文章要避免出現“某某之一”。

三、漢語中詞性相同的字眼少用連接詞

在英文裡,詞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來連接:例如man and wife, you and I, back and forth。但在中文裡,類似的場合往往不用連接詞,所以只要說「夫妻」、「你我」、「前後」就夠了。

可是,因為漢語的過分西化就有了這樣的句子:“在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的發展道路,香港顯然比北京起步更早及邁步更快,在政經體制改革的觀念、行動、範圍及對象上更為深廣更具實質。”這樣的句子,前半段的“與”和“及”都可以去掉,這兩個連接詞在句子中太多餘了,讀起來也很彆扭。大家在以後的文章中,要避免“與”、“及”這些連接詞無謂的出現。

四、中文中介詞的使用要謹慎

介詞在英文裡的用途遠比中文裡重要,簡直成了英文的潤滑劑。英文的不及物動詞加上介詞,往往變成了及物動詞,例如look after。介詞詞組(prepositional phrase) 又可當作形容詞或助詞使用,例如afriend in need。所以英文簡直離不了介詞。中文則不盡然。「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兩個詞組不用一個介詞,換了英文,非用不可。

但因為漢語的過分西化就又有了如下的句子: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我向窗內看了一眼。

由於他的家境貧窮,使得他只好休學。

這兩句改成:

出於好奇,我向窗內看了一眼。

他家境貧窮,只好休學。

這樣的句子是不是更簡潔更有美感。因此,大家平時也有注意“由於”等介詞的用法。

五、連用形容詞修飾的名詞可以採用後飾

英文中常常連用形容詞,比如An old, mad, blind, despised, and dyingking,直譯過來,就成了:一位衰老的、瘋狂的、瞎眼的、被人蔑視的、垂死的君王。

對於這樣的情況中文更喜歡用後飾,比如這樣的句子:

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用現代文來說就是:

項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李廣是個高個子,手臂長得跟猴子的手臂一樣,天生就會射箭。

因此,大家遇到有很多形容詞修飾的名詞,可以採用後飾,比如“今天我遇到一個長得像你哥說話也有點像他的人”,可以改為“今天我遇到一個人,長得像你哥,說話也像他”。

有很多人認為,語言是活的,不能阻礙它的自由發展,但筆者覺得語言是有生命的,它應該活的健康。適度的西化,比如最開始提過的BAT這些英文字母,它們的存在可以讓漢語更變得更簡潔更健康,所以值得提倡,但像文中提到的那些過分西化的例子,大家還是不要學習。措詞簡潔、句式靈活、聲調鏗鏘,這是漢語的靈魂,這樣的漢語才有美感。筆者不才,原為此盡綿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