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致汶川地震十週年

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題記

十年前,我奔赴災區參與了這一場賑災行動,

十年後,我依然無法忘懷那一份震撼和感動。

那年,我的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

那年,讓我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志願者,公益人。

謹以十年前的一篇「災區隨筆」,和志願者們共勉!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這是一份難忘的記憶!

2008年汶川地震,我有幸參與了5月18日至5月24日的“廣州心理救援團隊”和5月30日至6月4日的“支援映秀救災物資”兩次抗震救災行動。在舉國同悲的日子裡,我不可能有太多的的豪言壯語,只有一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可以和大家略作分享。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緣起

2008本應是一個喜氣洋洋的年份,在傳統的觀念中“8”從來就是個非常幸運的數字,經過了多年的努力中國終於可以如願以償地興辦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了,這是民族的自豪,每一箇中國人都熱切期待著!

然而2008年5月12日14:28,強度達到里氏8級的汶川大地震震碎了四川人民的美夢,往日美麗溫馨的家園如今剩下的只有一片廢墟,往日甜美燦爛的笑容,如今剩下的只有鮮血和淚水……這一幕一幕,牽動了無數人心!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作為一名志願者,我迫切地想為災區人民乾點事。

2008年5月13日晚,時任廣東獅子會候任副會長雷建威向我透露,廣州團市委、廣東獅子會將組織廣州心理救援團隊奔赴四川,進行“危機心理干預”工作,但由於成員人數龐大,所需經費較多,在人員的篩選上會相當嚴格。作為行外人,“危機心理干預”對於我是非常陌生的,但我覺得必須抓住這個機會。為了爭取一切的支援,我將自己希望籌集心理救援活動經費的心願群發給了所有的朋友。

5月14日晚,一位叫“老狼”的朋友致電,說可以找到贊助單位為我們的行動提供往返飛機票和住宿。

5月16日中午,經“老狼”的介紹,我認識了素未謀面的梁先生。他表示,國家正蒙受如此巨大的災難,其所在的公司非常願意盡一份綿薄之力,只要我們提供工作隊成員的名單,其公司將立即提供往返機票。經事後統計機票贊助摺合的款項達九萬人民幣之多。難怪“老狼”當時就戲稱,這是一條信息引發的“血案”。

憑藉“從天而降”的機票相“要挾”,終於我僥倖地得到了參加廣州心理救援團隊的“門票”,任務是提供後勤保障。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奔赴災區

他們中有著名的心理諮詢專家於武志紅、於東輝、胡慎之老師,在華南師範大學就讀心理分析博士的山西大學心理系主任範紅霞教授、華師心理學博士李英、張敏和項錦晶老師等專家;成員還包括廣州廣播電臺主持人周慶文獅姐、廣東廣播電臺著名主持人徐靚、南方電視臺的晴天獅兄、佛山電視臺蘇曉嵐以及從特種部隊退役的野外求生專家、廣東電視臺“生存大挑戰”節目組戶外教練侯向科(後來與徐靚共結連理);還有經過專家組精挑細選出來的二十多名具有心理諮詢資格的志願者。媒體朋友包括:廣州廣播電視臺黃江雷、詹濱,新快報曹晶晶等。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但他們忘卻了自己的身份、不畏艱辛險阻去執行這次任務,他們是廣州的英雄!

在飛機即將到達四川雙流國際機場前,機長在空中通過廣播,用沙啞、幾乎嗚咽的聲音代表全體機組人員向我們的團隊致謝,空姐們飽含著熱淚向我們行了九十度的鞠躬,頓時整架飛機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們的眼角都不禁泛起了淚光。我神色凝重地向前座的領導小組成員周慶文建議,到達時我們要為死難的四川同胞默哀。她點了點頭。於是,在雙流機場的到達大廳裡我們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默哀儀式。儀式結束後,全體隊員以同樣的裝束、同樣的心情、同樣的步伐踏上這片災難深重的土地!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淚光中的願望

2008年5月19日,我們團隊兵分幾路分別到都江堰、綿陽、安縣、雙流地區執行心理干預任務。我隨綿陽組而行。越接近災區,越是感受到什麼叫做滿目蒼痍、慘不忍睹!沿途的殘垣斷瓦、連綿數里的救災帳篷不斷衝擊著我的視覺、震撼著我的心靈。到達綿陽南山雙語中學隊員們隨即展開了工作。學校的臨時校點有200多名逃離北川災區的學生,從一年級到初三年級的都有,他們被暫時安置在此,並以帳篷為教室,因此也稱為帳篷學校學生。他們有的父母在省外務工,有的一直沒有找到親人,有的已經成為了孤兒。有老師反映由於孤兒年齡太小,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告訴他們。針對這批特殊的學生,綿陽組又分成兩個初中組和兩個小學組,在帳篷裡為學生進行團體輔導。

下午2:28,我們和學生們被統一安排在大操場上參加默哀儀式暨帳篷學校開學典禮。由於設備簡陋,我們沒有聽到莊嚴的國歌聲,但是汽車的喇叭聲、孩子們的哭泣聲、成年人的抽泣聲交織成一曲另類的、悲壯的交響樂!我相信,這時全體熱淚盈眶的隊員心裡只有一個願望:“天佑四川!天佑中華!四川加油!中國加油!”

儀式結束後,隊員們繼續為學生進行輔導,除個別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需要個別干預以外,其餘的學生對被安排以玩遊戲的方式進行心理康復,隊員們都各盡所能為孩子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心理干預的實效

5月23日上午,我們參加了綿陽市遊仙區魏城小學舉行的“廣東獅子會捐建魏城帳篷學校落成儀式”。心理救援隊員們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文藝匯演。正當進行到第二個節目《讓世界充滿愛》的合唱表演時,該小學六年三班的學生們想起了死難的小夥伴們,觸景生情,再也無法抑制悲痛,頓時哭成一片。原來魏城小學13名遇難者全都是該班的同學,嚴重的心理陰影深深地刺傷了倖存學生的心靈。

經過半個小時的心理干預,孩子們神奇般地止住了悲傷抹去眼淚。他們勇敢地走向了舞臺,一一向死難的同學們道別、向老師們和家長們致謝,並表示要堅強地活下去。孩子們出乎意料的表現,令在場的學生、老師、家長、政府官員和志願者們無不為他們不鼓掌歡呼!在雷動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我看到很多的孩子忘卻了悲傷,燃起了堅定的信念!

生命是脆弱的,但生命也是堅強的!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後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在一週的工作中,負責後勤工作的我隨隊到過綿陽、安縣、綿竹等地,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的。為了安排隊員們的早餐每天總要最早起床,為了大家可以吃好總是最後一個吃飯,為了安排隨行的的必需用品每晚要最後一個休息。在每次完成任務的歸途中,每個隊員都累的呼呼大睡,而我總是不敢放鬆自己,生怕他們醒來時要喝水、要吃乾糧。

應該說,我們的配備非常精良,吃住的條件也都非常好。因此在回到廣州以後,有人曾質疑我們是否去賑災?而我可以非常負責地告訴大家,心理救援隊所從事的是腦力勞動而並非體力勞動。他們每天除了長途跋涉以外,還必須承受在進行心理干預時,對方所釋放出來的恐怖、負面的心理陰影。隊員們每天晚上還要進行總結分析,並將存放在心裡的“心靈垃圾”排放出來。看著這些認真敬業的隊員們相擁而泣時,我心如刀割!他們實在是太累了!如果沒有優質的食物、優質的睡眠、優質的後勤保障工作,那麼他們又如何向災區的人民提供優質的心理援助呢?

作為後勤人員的我,除了竭盡心力為他們服務、力求讓每一名一線隊員滿意外,其餘的我都不用去想、不用去做。沒有想到的是,作為法律人所特有慎密、周全,竟然可以在這種特殊的場合派上用場,實在是我的榮幸!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心理救援隊的成果

經統計,心理救援隊在一週裡內為33000名當地的師生、心理工作者、公務員、醫護人員、救援人員等作了數十場的心理危機干預培訓講座,併為包括武警戰士在內的3000多人做了團體心理輔導。我們的行動得到了廣州市黨委、廣州團市委、成都團市委、深圳市黨委的支持和充分肯定。

2008年5月24日“廣州市心理救援工作隊” 出色完成了任務,安然回到廣州。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汶川地震十年祭:面對災難 拯救心靈

後語

事隔十年,回看當初依然心情澎湃!有些人和事越來越模糊,但是那份眾志成城、無畏艱險卻成為了我們一路前行的座右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成為了這個偉大民族的堅定信念。

請記住2008,請記住中國慈善公益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