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人群怎麼安然過夏?中醫3招養生法,養出健康好脾胃

進入夏季之後,天氣開始變得炎熱,此時學會養生、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來看看夏季養生要注意幾個事項。

夏季養生要注意什麼?要注意這3件事

要重視午休

為什麼說夏季要多重視午休呢?其實這跟我們在夏季“晚睡早起”是有很大關係的,由於夏季天黑得比較晚,但是太陽又升起得比較早,因此人們也容易變得晚睡早起,但是夜晚的睡眠時間不夠,人們在白天就容易沒精神,此時自然要把補眠對準到午休上了。

脾虛人群怎麼安然過夏?中醫3招養生法,養出健康好脾胃

那麼在夏季如何健康午休對身體才好呢?中醫認為,夏季午休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一點,以15分鐘-45分鐘左右為最佳,如果睡得更長,也會影響到午休後的精神。

不要太貪涼

在夏天,人們都喜歡吹冷氣,吃冷飲,冰涼的東西可以幫助我們降溫,但此時人們也容易因為貪涼而出現不少身體不適,例如腹痛、腹瀉,甚至引起腸胃炎等。中醫認為,夏熱會讓人的腠理開洩,如果長時間的對著風扇、空調等製冷的機器,就會使人感覺頭暈頭痛,誘發感冒等。

脾虛人群怎麼安然過夏?中醫3招養生法,養出健康好脾胃

在夏季,人們要注意照顧身體的陽氣,吹空調的時間不宜太長,也不能靠空調太近了,吃冷飲的時候也要注意一個度,不能一杯接著一杯的喝,勿貪涼是健康過夏的重要原則。

運動合理一點

很多人認為,夏季運動可以多流汗,因此會在夏季進行很多激烈的運動,以達到瘦身、減肥的目的。但是在夏季出現的運動猝死的新聞也不少,這是因為夏季人們的心臟原本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感到不適,此時再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就會導致心臟負荷過大,從而威脅到生命健康。

脾虛人群怎麼安然過夏?中醫3招養生法,養出健康好脾胃

中醫表示,無論是哪個季節,人們都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運動,感到疲憊時要立即停下來休息,在運動時也要注意補充水分,建議夏季運動要以舒緩為主,例如瑜伽、慢跑、散步、游泳等。

除了文中提到的3點以外,夏季養生還需要注意飲食、選擇“靜養”,這是因為夏季人們容易感覺溼熱,飲食方面就不要再吃會加重溼熱的食物了,可適當多喝一點綠豆湯、紅豆湯來清熱、除溼;“靜養”則能調養情緒,讓你的脾氣變得平和,不易動怒,這對身體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認為,夏季的天氣暑溼夾熱,再加上溫度很高,人們容易出汗,感覺煩躁,適當的吃一點冷飲是沒錯的,但是如果太貪涼就很容易引起脾胃功能下降,造成脾虛、胃寒的情況,這個時候身體也會跟著出現各種不適,例如食慾不振、腹瀉、女性痛經等。

脾虛人群怎麼安然過夏?中醫3招養生法,養出健康好脾胃

夏季以溼邪為主,此時人們的飲食要注重利水、除溼,可適當吃一些山藥、白朮、綠豆湯、紅豆湯、薏仁水等,這對脾胃運化水溼都能起到幫助的作用。

夏季這樣做能保養脾臟

溫脾

上面我們有提到,夏季一些朋友喜歡吃冷飲,若是吃得太多對脾臟也是有傷害的,此時我們可以用把食鹽炒熱、炒幹,然後裝進紗布袋裡,把食鹽袋捂在腹部,這樣做可以起到溫脾的作用。

健脾

健脾可以選擇食療法,日常多吃一些健脾補虛的食物,補脾健胃效果好的食物例如山藥黑米糊

黑米

黑米有補氣血,滋陰補腎、健脾養胃、明目活血的功效。用它入藥,對女性因氣血不足引起的手指蒼白、月經推遲、月經量少、頭昏、貧血、白髮、眼疾等症狀的療效甚佳。由於它最適於孕婦、產婦等補血之用,黑米自古就被稱為“補血米”、“月米”。多食黑米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之功,對於少年白髮、婦女產後虛弱,病後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脾虛人群怎麼安然過夏?中醫3招養生法,養出健康好脾胃

山藥是山中之藥、食中之藥。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不僅可做成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調理疾病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去頭面遊風、止腰痛、除煩熱、補心氣不足、開達心孔、多記事、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潤毛皮,生搗貼腫、硬毒能治;

《神農本草經》:“主健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日華子本草》說其“助五臟、活筋骨、長志安神、主治洩精健忘”《本草綱目》:“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癱涎、潤毛皮”。

所以,常吃黑米糊,對於脾虛引起的腹瀉、脾胃失調、皮膚問題有很好的療效,能從根本上健脾養胃,標本兼治。山藥黑米糊含有山藥、芡實、黑米、黑豆、茯苓、豌豆、覆盆子7種食材,取其健脾益胃、祛溼止瀉、補中益氣、養血益氣的功效。

脾虛人群怎麼安然過夏?中醫3招養生法,養出健康好脾胃

醒脾

醒脾也可以選擇食療法,用蒜泥、糖、醋少許,調和之後在飯前喝一點,有醒脾健胃的功效,而且對於預防夏季常見的腸胃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用薏仁、蓮子、扁豆等做成藥粥,每天喝一碗也能保養脾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