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系列之三十五:诸葛亮的大胜,却暴露出致命缺陷

祁山之战,是继陈仓之战、诸葛亮出兵武都和阴平之战、曹魏进犯汉中之战后蜀汉政权与曹魏政权之间所爆发的又一次大规模战役。作为进攻一方的诸葛亮而言,经过前几次对敌作战的经验教训,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发生了重大改变。他放弃了之前遵循的攻城掠地为主的方针,以大量消灭敌军为战略目标。在战术运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之处。

三国谋士系列之三十五:诸葛亮的大胜,却暴露出致命缺陷

首先,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利用祁山堡作为诱饵,引诱敌军增援,寻找敌手的薄弱之处进行打击。在上邽地区与郭淮、费耀的作战便是这一战术的具体体现。其次,以运动战为主,在运动战中发现对手的破绽发动攻击。西城之战中,诸葛亮通过不停的撤退找到了敌军的弱点,将敌军引诱至有利于自己的西城战场进行围歼,最终大败司马懿。

三国谋士系列之三十五:诸葛亮的大胜,却暴露出致命缺陷

第三,以精锐的无当飞军对抗曹魏名将张郃所部的进攻,既体现出诸葛亮对于如何对付敌军强大的骑兵部队有了充分的把握,也表明通过前几次战争的洗礼,蜀汉军队的战术素养及战斗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国谋士系列之三十五:诸葛亮的大胜,却暴露出致命缺陷

不过,尽管诸葛亮在此次战役中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困扰多年的军粮问题仍然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这也成了制约北伐大军的瓶颈。尽管诸葛亮使用了新式的运输工具——木牛,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军粮供应问题。

三国谋士系列之三十五:诸葛亮的大胜,却暴露出致命缺陷

作为防御的一方,司马懿一改以往善于发动突然袭击、进攻神速等战术特点,转而以“稳”为主,并在战事打响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司马懿据守不出的战术,诸葛亮不得不一路后撤,力图引诱司马懿出兵决战,但司马懿却坚持自己的战术,从上邽到西城,只是紧随其后,却并不主动出击。如果这一战术贯彻到底,诸葛亮取胜的难度将大增。遗憾的是最终司马懿在手下将领的鼓动下放弃了这一战术,贸然发动进攻,最终遭致失利。

三国谋士系列之三十五:诸葛亮的大胜,却暴露出致命缺陷

从曹魏、蜀汉两国的综合国力分析这场战争,尽管诸葛亮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其通过占据雍凉地区进而威胁曹魏政权的目的也未能达到,司马懿尽管损失较大,但却未曾伤筋动骨,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场战争最终也只是打了一个平手。通过与诸葛亮这一次的交手,司马懿也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方法。三年以后诸葛亮再度出兵北伐,司马懿坚定不移地采用此次战役中曾经半途而废的据守不出的战术,最终成功抵御住了北伐大军的进攻。

参考书籍:《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