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死局!

南明死局!

南明是一段存在時間不長,但引起學者、民間極大興趣的歷史。在實力並不弱的情況下,它為何短命敗亡,是很多人都想搞清楚的問題。

明清易代之際,南明政權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承續大明王朝一脈,也一度擁有抵擋清軍的力量,無論在政治能量還是軍事力量方面,其實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堪一擊。但是由於朱元璋一手導致的明初制度設計上的兩大缺陷,使得南明政權從存在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敗亡的命運。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有兩個選擇導致了明代制度出現了重大缺陷。第一是他降低了軍人地位,使武官則越來越受輕視,而文官系統越來越強勢,慢慢地導致了文武官員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第二是他取消了宰相制度,使得誰來輔佐皇帝處理政務成為難題,各種政治力量對權力的追逐,形成了黨爭。這兩點都嚴重消耗了國家的實力,南明政權也未能擺脫這兩種制度缺陷,因而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失敗了。

一、文武之爭讓南明始終無法有效集中力量對抗清軍,究其根源,來自明初對軍人的低定位

1、朱元璋降低軍人地位,導致了日後的文武之爭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是靠武力贏得天下,但稱帝后就不希望老百姓崇尚武力,他制定了軍人身份世襲制,限定了從軍者的範圍。但由於科舉制度的發達,通過在文官系統裡出人頭地,從而獲得治理社會的權利,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世襲制失去了優越性。隨著明代的官僚體系越來越完備,文官的地位越來越高,並控制了軍事要務,相應的,武官和普通軍人的地位越來越低,要被文官管轄。由於文官系統瞧不起軍人,致使文武之爭愈演愈烈。

2、南明武官要求獲得地位,稍有不諧即演變成內鬥

政權更迭之際,朝廷對軍人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南明時期,武官開始要求以前沒有過的待遇和地位,變得越來越政治化,

甚至開始挑戰文官的權威,一旦他們覺得文官在妨礙自己,就開始對朝廷抗命甚至叛變。在南明歷史的很多緊要關頭,武官總是在內部破壞國家政權,而文官們為他們的輕蔑付出了不少代價。

二、黨爭是消耗南明實力的另一大頑疾,其根源是明初宰相制度被取消

1、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導致權力真空出現

明初本來有丞相,即宰相,但由於朱元璋猜疑心非常強,以各種罪名把丞相都除掉,同時廢掉了宰相制度。自此在六部尚書之上,就只有皇帝一個人處理各種龐雜的事務。朱元璋屬於政治超人,能挑起這個重擔,但明代後來的皇帝,大多數都不像朱元璋那樣,於是,誰來輔佐皇帝這個問題就出現了。

2、大學士的出現一度解決了問題,但也催生了黨爭

明代中後期逐漸出現了由大學士組成內閣輔佐皇帝的現象,而伴隨對內閣權力的攫取,黨爭就出現了。大學士內閣畢竟是衍生品,幹著宰相的活幾,終究不是宰相,身份和職權都模糊不清,執政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極易受到各個派系的攻擊,往往不得善終。這不但導致黨爭成了惡性循環,還使國家的發展被嚴重阻礙了。

3、南明皇帝的無能放大了宰相制度的缺陷

南明時期,絕大多數皇帝的能力不足,面對複雜的政治局面,要麼推卸責任,要麼力不從心,放任黨爭愈演愈烈,將宰相制度的缺陷進一步放大,使國家在亟需統一力量應對外侮之時,卻根本無暇集中全部精力。

南明死局!

鄭成功

三、擺脫兩大難題的鄭成功,因政治眼光欠缺仍然失敗了

1、軍事專制體制使鄭成功避開兩大難題

鄭成功是南明時期的一股特殊力量,他隸屬永曆政權,但因地處東南,永曆朝廷則在西南,在客觀上,他不受朝廷管制。鄭成功麾下的組織梘構,是徹底的軍事性質的,部隊裡那些本來該由文官擔任的職務,都由軍人來出任。在一切都軍事化的體系裡,文武之爭沒有存在的土壤。同時,由於鄭成功離皇帝太遠,在他的領地上相當於一個割據者,不存在輔佐皇帝並爭奪輔佐權的問題,因此黨爭問題也消失了。避開兩大難題,鄭成功得以專心於軍事行動。

2、鄭成功過於注重軍事,忽視了政治手段的採用

鄭成功只建立了軍事制度,沒有配備完善的政治體系。例如他很少在新佔領的土地上設立任何政府機構,同時他認為要改變歷史,主要靠軍事手段,靠打贏戰爭,政治手段沒什麼用,因此慢慢失去了群眾基礎,也導致他走向失敗。

對此你怎麼看?或許冥冥中存在氣數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