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生長曲線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大起大落仍需注意!

破譯生長曲線

科學的生長曲線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大起大落仍需注意!

你是不是擔心寶寶變得太胖了?

家裡爺爺奶奶是不是擔心寶寶沒吃飽?

我們一旦討論起體重,言及飲食和營養,就很難堅持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每天的餵養大戰已經讓人筋疲力盡了,各位家長就更沒精力在這上面多費心思了。

“我們家寶寶這個月只漲了3兩,正不正常呀?”

“我們家寶寶8個月,14斤,會不會太輕了?”

那我們如何判斷寶寶生長髮育是不是正常,是有一個依據的,也就是生長曲線圖。我們建議各位回顧一下孩子的成長曆程,總結一下他們飲食的喜好習慣,通過前後比較孩子的生長曲線,引領孩子循著正確的軌跡成長。

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曲線圖

孩子吃多吃少與體型胖瘦並無太大關聯,有些孩子天生骨骼大、身形壯,也有些孩子不管吃多少也總是瘦瘦的、身量偏小。

二.怎麼解讀生長曲線

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在母乳餵養條件下孩子的生長髮育,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6年發佈了專屬於2歲以下嬰幼兒的生長曲線圖。它的研究基礎涵蓋了發達和發展中國家8400多名健康兒童生長信息,研究顯示兒童從出生至5歲的生長都是很相似的,差別呢?更多是受到營養、餵養方法、環境以及衛生保健的影響,種族、遺傳等影響較小。

常見生長曲線圖:百分位曲線圖

科學的生長曲線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大起大落仍需注意!

科學的生長曲線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大起大落仍需注意!

舉個例子,男寶寶,2歲,14公斤。那我怎麼知道他在同齡孩子裡是哪個位置呢?先找橫座標“2 years”,縱座標就是體重了,交叉點在90%這個位置,也就是說他的體重在同齡孩子裡超過了90%的孩子。

三.不要一味地追求“中等”

科學的生長曲線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大起大落仍需注意!

希望孩子身體健康是每個父母的天性,有些媽媽可能覺得“中庸之道”,不上不下是最好的狀態,可若在生長曲線上一味地追求中等水平可就大錯特錯了。家長要關注的不是讓孩子徘徊在50%的區間裡,而是要讓孩子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

四.變化過大應謹慎

科學的生長曲線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大起大落仍需注意!

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出現明顯的上行或下行,需要引起重視。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先給孩子多測幾次體重,看看這種趨勢是不是還繼續下去。若有必要,就仔細查找一下這種變化的原因。

育兒之路,前途漫漫。比如家裡寶寶生病吃不下睡不著導致暫時的體重下降,這是必然的,所以家長們要做好準備,會有一些可預見的轉折,免得突然有一天,孩子的飲食習慣變了,生長曲線也不按以前的趨勢走了,而你卻只能在一旁焦頭爛額、束手無策。

注:文章中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