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還是大學?什麼時候出國最合適?

到底什麼時候把孩子送出國讀書才是最合適的?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各種選擇的利弊。

初三(九年級)之前出國

如果想要孩子在小學或者初中就出國讀書,那麼家長陪讀是必要條件。孩子在這個階段還不能自己獨立生活,衣食住行都還需要家長照顧,所以除非孩子能有家長陪伴,否則太早讓孩子獨自去一個嶄新的國度讀書將會是一件很艱辛的事。

高中還是大學?什麼時候出國最合適?

但是如果家長有機會因為工作可以常駐國外一段時間,不妨帶孩子一起去。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適應性強,能夠很快掌握新的語言並和當地同學交朋友,是一個鍛鍊口語的好機會。

優點:

儘早接觸新語言,產生語感;能夠比較輕鬆的融入新的集體和社會

缺點:

需要家長陪讀,暫時不能獨立生活

到美國讀高中

大部分家庭更多的在考慮是不是從高中階段就把孩子送出去讀書。無論是選擇寄宿學校還是住家,十五六歲便離開家人獨自一人面對學習和生活帶來的挑戰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家庭選擇在高中階段把孩子送出國讀書呢?

家長考慮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認為國外的教學資源比國內豐富;

2)覺得在美國讀高中對大學申請有幫助。

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還真不一定。

高中還是大學?什麼時候出國最合適?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教育教學的重視,國內大中城市裡好學校的師資、教學和設備條件越來越優質,有些其實已經遠遠超出普通美國高中的條件。

聽幾位北京重點高中的老師形容,他們到美國加州探訪的那些學校條件遠不如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優渥,甚至有些地方還不如他們所在的國內高中條件好,這讓幾位資深教師大吃一驚,原來“國外的月亮不都是圓的”。

可這確實就是國內重點高中和美國普通私立高中資源條件相比的結果,美國的公立高中就更沒有辦法媲美了。

除非那所公立高中位於某個經濟條件好又重視教育的地區,否則經費收緊和美國聯邦政府的撤資讓很多公立高中財政赤字不斷飄升,有的甚至還拖欠教師工資,引發老師罷工抗議。所以,並不是所有美國教學資源都比國內的教學資源豐富。

高中還是大學?什麼時候出國最合適?

那麼在美國讀高中是不是會對大學申請有幫助呢?

這個也要看跟國內哪些學校相比。如果是近年來已經被美國頂級大學認可的國內高中,比如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等,結果並不一定有太大差距。

但是如果是和一個國內的普通高中相比,那麼差距就顯現出來了。這個主要是因為美國大學還是對美國本土的高中更加信任,就像我們更加了解國內高中,而不是美國高中一樣,美國大學招生辦的老師們肯定是更傾向於自己國家“知根知底”的學校的。大學與學校之間的歷史和聯結也會更悠久緊密一些,所以整體申請難度會比從國內普高申請低很多。

另外,學生在美國高中就讀,適應的是全英文教學和批判性思維教學方式,這一點和美國大學的教育模式無縫對接,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那是不是就一定應該把孩子送到美國讀高中呢?

也不是的。雖然在學習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心理健康方面也需要家長關注。高中生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快速形成的階段,也是大腦執行力和判斷力開始飛速發育的時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容易情緒化、冒險精神十足、喜歡嘗試新鮮事物,這時身邊的環境和他人對孩子的影響會比較大。

由於遠離至親和溫暖的家,小留學生可能會對新的集體和朋友產生身份認同的疑慮,從而引起抑鬱,焦躁,生活信念產生動搖,攀比心增強等等心理變化,如果處理不當,家長疏通干預不及時,很有可能誤入歧途。

另外,小留學生還會面臨很多生活中的挑戰,比如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洗衣服,打掃房間衛生,處理室友或住家的關係,生病的時候看醫生吃藥,等等,比起在父母身邊,這樣的生活會“苦”很多,一下從家裡的掌上明珠變成了為“生活所迫”的“凡人”。

當然,凡事都是兩面的。無論是在校住宿還是住家的學生,在自理自立方面的能力會有明顯提高,

很多事情都不再需要家長費心,可以自己拿主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有些孩子甚至可以成為家長出門在外的好幫手。

有家長調侃到,孩子出國留學,學到了多少知識不知道,但能肯定的是,學了一門好廚藝,以後不愁沒飯吃了 (笑)

優點:

適應英文美式批判性思維教育,大學更加了解美國高中的背景,鍛鍊獨立生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缺點:

生活相對辛苦,人生觀價值觀還在形成,容易被身邊人影響,容易盲目崇尚某些理念,叛逆,開銷高

等到大學再出國

考慮到高中出國留學的種種困難,是不是等到大學再出國就是最佳選擇呢?

從某種角度來講,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在高中結束時基本成型,心理健康基本穩定,冒險精神相對減弱,一般不容易形成讓家長覺得意外的決策(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情況,畢竟25歲之前,大腦的執行和判斷力都還未完全定型)。

高中還是大學?什麼時候出國最合適?

與此同時,這個年齡段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相比高中階段有所降低,因為接觸比較晚,容易缺乏一些美國文化上的共鳴,也會導致孩子更難與非亞裔同學成為朋友。如果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的期望與現實相差太大,反而會比較容易讓孩子產生失落感。

但是,大學的氛圍畢竟以包容和理解為主,又加上剛剛步入大學的美國同學也都希望結交新朋友,學生社團和各類聚餐遊玩活動讓人目不暇接,所以出國的同學有“局外人”的感覺相對會少一些。

等到大學再出國的同學們一定要利用好開學的時間多結交新朋友,踏出自己的交友舒適區, 以便後期發展自己在學校的人脈。

優點:

人生觀價值觀基本形成,在父母身邊安全度過童年和青春期,心理健康狀況較穩定,學業目標較明確

缺點:

申請大學難度相對較大,到大學後容易呆在華人圈裡,錯過對其他人的背景和文化的瞭解,批判性思維能力相對較弱。


隨著出國留學低齡化趨勢的到來,我們希望更多家長和孩子在出國之前也捫心自問一遍:“我,和我的家人,真得準備好了嗎?”國外並不是哪兒哪兒都好,也不是出國了就有一條康莊大道擺在自己眼前。

很多時候,出國反而是開啟了人生的另一種hard模式,在看似自由的環境裡,其實處處充滿暗礁和暗湧,需要孩子和家長有非常強大的內心來面對、學習這一切。

不光是對孩子,送孩子出國留學對家長來說,何嘗不是一種修煉和磨練呢?

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讓別人的時間線影響到你自己。孩子是否適合出國?獨自一人是否能接受在異國他鄉的挑戰?還望孩子和家長在出國之前,多多探索和試驗,確保出國之前孩子的身心都處在一個健康,積極的狀態。然後,走好自己的路,完成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