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一鳴指著鼻子懟,馬化騰慌了?雙面騰訊到底怎樣招架

被張一鳴指著鼻子懟,馬化騰慌了?雙面騰訊到底怎樣招架

在戰略級業務上大刀闊斧、亮出獠牙,在財務級業務上「悶聲發大財」地獲得流量稅和資本增值,構成了一個雙面的騰訊。

文 | 周嘉冪

最近,關於「騰訊沒有夢想」有很多討論,某一方的主要觀點是,騰訊的信息流和短視頻產品很失敗,對用戶時間的搶奪已經隱約有被頭條系超越之勢。

騰訊和今日頭條的確在短視頻領域走到正面戰場。

被張一鳴指著鼻子懟,馬化騰慌了?雙面騰訊到底怎樣招架

馬化騰在評論區回懟說,「可以理解為誹謗」,張一鳴見狀有所示弱:「前者不適合討論,後者一直在公證,我沒有想口水戰,剛剛沒忍住發了個牢騷」,此時馬化騰趁勢更進一步地說,「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

兩者對話火藥味十足,一改馬化騰往日韜光養晦的作風。3Q 大戰之後,騰訊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塑造了開放、剋制、用資本養成、不抄襲的形象,但馬化騰近期似乎在塑造另一種人設,哪一個才是真實的騰訊?

作為一家萬億級公司,騰訊當然有慾望:連接一切,讓萬物都流淌在騰訊體內,從而成為各行各業的抽稅者,形同一個隱形稅務局,門口沒掛牌子,也無需執法機器,卻無處不在,無處不抽成。

說起騰訊投資的初心,是馬化騰在2011年急於擺脫「狗日的騰訊」的心態,從近期火速下線「立知」,就看得出,馬化騰非常小心翼翼地對待任何關於抄襲的聲討。大舉佈局投資,一來賺到了剋制、開放、「把半條命交給夥伴」的聲譽。二來,還能提前摸到市場脈搏,一旦押中一些頭部選手,就能坐收「創業稅」。

但不小心成為中國最大 PE,管理著最大的資金池,每年投出最多的案子,投資增值足以支撐市值的半壁江山,確實超乎了一家社交和遊戲公司的邊界。但幾乎也是必然,流量是因,資本是果,有流量,早晚有資本。

2011年初,在一次討論「什麼是騰訊開放能力」的總辦會上,馬化騰讓與會的 16 名高管,每個人在紙上寫下他們心目中的騰訊核心能力,總共得出了 21 個答案。最後定下了兩個核心能力:一個叫作資本,一個叫作流量。

流量和資本這樣的生產要素,既是創業生態的路障,也是創業生態的水電煤。一體兩面,構成了一個爭議漩渦中的騰訊。在戰略級業務上大刀闊斧、亮出獠牙,在財務導向的業務上「悶聲發大財」地抽成,回到最初的問題,哪個才是真實的騰訊?或許兩個都是。

一、上帝視角與彩票大玩家

被張一鳴指著鼻子懟,馬化騰慌了?雙面騰訊到底怎樣招架

開了「天眼」的騰訊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條微末的賽道。這兩年,從共享單車、充電寶到微商平臺,騰訊幾乎無處不在。

在投資過程中,騰訊的卡位心態顯露無疑,前不久投資趣頭條就是一例。更早的案例是好樂買。眾所周知,投資好樂買是騰訊的一次失敗交易,一位騰訊內部人士對媒體透露,在內部高層覆盤時也承認,在 DD 階段騰訊就意識到鞋購買頻次低、退貨率高、上游供應商集中、壓貨嚴重,但在垂直電商遍地開花的特殊階段,「騰訊不能不在鞋這個品類卡位」。

卡位策略是一種投機和防禦,看到哪幾個賽道起了勢頭,不管有沒有未來,都把手伸進去,就像潘亂寫到的,把彩票站點的所有彩票都買一遍,或者乾脆自己買下一家彩票中心,運氣總歸不會太差。

二手車行業就被騰訊買下了整條賽道,騰訊3月領投了車好多集團(旗下包含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網) 8.18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在2015年8月,騰訊同樣領投了人人車 850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而在更早的2013年,優信二手車也獲得騰訊領投的 A 輪 3000 萬美元。此外,易鑫同樣獲得了騰訊多輪次投資。他們幾乎是賽道內的全部頭部選手,無一不被騰訊染指。

騰訊投資像接力賽,第一棒是撒胡椒麵一樣地「卡位」,多見於中早期項目;第二棒就是賽馬機制,對拔得頭籌的選手進行增持。

前者是為了「押注未知」,意在化解焦慮。後者多用於「豪賭已知」,主要集中在遊戲相關的主營業務,以及堵截襲擾競爭對手的戰略性業務。兩種模式之間,邊界是模糊的。

如果遇到沒有明確戰略協同的案子,則主要基於財務回報來考量。這樣的模式已經跑通,去年11月,騰訊投資的負責人李朝暉透露騰訊投資金額已過千億,投出的獨角獸規模公司超過 50 家。劉熾平在2018年初的騰訊投資年會上也曾透露,這些企業所新增的價值已超過騰訊本身的市值。

近期,李朝暉也對財新聲稱,騰訊是市場上最像財務投資人的戰略投資方,關注投資的本質——賺錢。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認為:騰訊更多是商人邏輯,競爭只是商業 ROI 計算的副產品。

二、灌流量策略的局部失效

揭開了資本賦能的面紗,我們來說說騰訊的流量賦能。

在一些不涉及深度運營,不涉及雙邊關係或線下實體,以及具有邊際成本遞減效應的行業,灌流量的策略是奏效的。比如應用寶、手機管家這樣的小工具,以及門戶、遊戲、視頻和小說,自持低成本的流量,都讓騰訊都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壁壘。

但在另一些需要深度運營的領域,流量澆灌並不總是見效。比如,對於基於陌生人的開放式關係領域,如微博、興趣部落和短視頻,騰訊則無一生還。因為,在開放式關係領域,產品本身和運營能力變得尤為重要,簡單的灌流量策略很難奏效。

還比如,需要重度運營能力的電商,更加不是簡單灌流量就足以吃掉的市場。

早期的騰訊喜歡投行業老二。一位前騰訊投資部員工解釋背後的原因,「性價比高,可以靠騰訊的力量扶持成為第一」。這種心態在收購易迅時最為明顯。易迅當時是市場老二,騰訊自認輸送流量可以扳倒老大。但這筆投資的結局如點評一樣,被證明並不可行。

就連被騰訊投資了的拼多多黃崢也認為,騰訊做電商失敗是因為他們理解電商是流量×轉化率=GMV。流量邏輯在今天是無法成功的,騰訊有全中國最大的流量,投了一堆垂直電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早該成了,然而並沒有。

當賦能被一行行冰冷的量化數據所設定和衡量時,賦能就不再是賦能,而是投餵。真正的賦能,應該是價值觀、信仰和綜合能力的賦能,而不僅僅是生產要素的輸送。給養豬場通了水、通了電、通了網絡,就能長成新希望嗎?沒那麼簡單。

與其說騰訊沒有夢想,不如說,騰訊的賦能,目前還缺乏信仰和能力塑造。

三、 賽馬 or 養馬?

傳統遊戲廠商只有一次出手機會,必須通過判斷賽道、時間點、遊戲類型、運營等諸多方式去做出一個好遊戲,不斷迭代去吸引用戶。而騰訊則不同,大把的流量和遊戲都放在那裡,他們只需要做挑項目的工作,不斷試錯,直至選出成功概率最高的那個。在這種情形下,賽馬機制非常奏效。

有意思的是,騰訊還把「賽馬機制」用到公司內部,只不過,到了這種情況下,所謂的賽馬就經不起細細推敲了。

騰訊已經掌握了信息高速路口和收費站,底色無疑就是一家優質的現金牛公司,這時只需做兩件事情,一是對高速路修修補補,二是通過戰投部的前哨,時刻警惕別的全國性的高速網絡就好。

幾乎沒有人懷疑,即使騰訊全公司只保留兩三千人,這家公司照樣能夠運轉,而且也不會太差,馬化騰過完年也不需要給幾萬員工挨個發紅包發到抽筋。

冗員一旦形成,自然要為冗員找到正當理由。名義上的賽馬機制,實則是重複造輪子、過度內耗和執行力低下。

內部競爭帶來山頭林立,形成信息不互通的孤島,一張經 PS 的截圖被當做馬化騰本人原話廣為流傳,還發酵了一整個週末,幾乎都沒有被任何一個內部員工看出異常,直到 PS 者自己跳出來,公關部門才恍然大悟,這其實從一個角度表明,騰訊這家聲稱要打破信息孤島、連接一切的公司,其實是一家信息常常不對稱的公司。

被張一鳴指著鼻子懟,馬化騰慌了?雙面騰訊到底怎樣招架

我身邊很多朋友去騰訊,他們跟我聊起來,幾乎一大半都是為了「安頓下半生」。這種現狀如果持續下去,恐怕不是賽馬,而是養馬。

馬化騰不是不清楚這一點,在他的無數個進度條中,一些業務 8 年才能走完,是可以容忍的。但一些出於遏制競爭對手的業務,目前被擺在最高的優先級,比如小程序電商和短視頻,恰恰也是在這些戰場,馬化騰表現出了十足的好鬥性,也才有本文開頭他和張一鳴公開打嘴仗的一幕。

騰訊是誰?騰訊為什麼奮鬥?我們不得而知,但在戰略級業務上大刀闊斧、亮出獠牙,在財務級業務上「悶聲發大財」地獲得流量稅和資本增值,構成了一個雙面的騰訊。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