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機器人賦以新的倫理性,使機器人概念通俗化,易被人類社會接受

1920年,原捷克斯洛伐克劇作家卡雷爾·凱培克在他的科幻情節劇《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中,第一次提出了“機器人”(Robot)這個名詞,被當成機器人一詞的起源。在捷克語中,Robot這個詞是指一個賦役的奴 隸。

給機器人賦以新的倫理性,使機器人概念通俗化,易被人類社會接受

20世紀初期,機器人已在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母胎中躁動,人們帶有幾分不安地期待著它的誕生。他們不知道即將問世的機器人將是個寵兒,還是個怪物。針對人類社會對即將問世的機器人的不安,美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阿西莫夫於1950年在他的小說《我是機器人》中,首先使用了機器人學(Robotics)這個詞來描述與機器人有關的科學,並提出了有名的“機器人三守則”:

給機器人賦以新的倫理性,使機器人概念通俗化,易被人類社會接受

(1)機器人必須不危害人類,也不允許他眼看人類受害而袖手旁觀;

(2)機器人必須絕對服從人類,除非這種服從有害於人類;

(3)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不受傷害,除非為了保護人類或是人類命令它做出犧牲。

給機器人賦以新的倫理性,使機器人概念通俗化,易被人類社會接受

這三條守則,給機器人賦以新的倫理性,並使機器人概念通俗化,更易於被人類社會接受。至今,它仍為機器人研究人員、設計製造廠家和用戶提供了十分有意義的指導方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