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成都下一個獨角獸很有可能出在文創領域

吳曉波:成都下一個獨角獸很有可能出在文創領域

吳曉波分享經濟話題

人物鏈接

吳曉波:成都下一個獨角獸很有可能出在文創領域

吳曉波

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巴九靈新媒體、藍獅子財經出版創始人,常年從事中國企業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敗局I》和《大敗局II》《激盪三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歷代經濟變革得失》等廣具影響力的財經類經典暢銷書,著作兩次入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好書。

吳曉波:成都下一個獨角獸很有可能出在文創領域

吳曉波新書

談成都

“年輕”的成都非常吸引年輕人

在吳曉波的新書中,中國過往的10年被形容成“水大魚大”,當談到成都的變化時,吳曉波表示,“改革開放後,資源向東南沿海集中的態勢,已隨著高鐵里程的增加、產業資源的調整等發生了根本改變,成都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顯現出比較強的競爭能力。”近年來,成都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大通道促進大開放,吳曉波看來,這使得成都的區位優勢進一步顯現。

成都之所以在全國範圍內擁有極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在吳曉波看來,這都是因為“成都的文化原發能力”。成都會展之都、美食之都越來越深入人心,城市品牌競爭力越來越強。吳曉波對成都既有現代都市的快節奏又有休閒城市的慢生活非常讚賞:“成都和我的家鄉杭州,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城市。”

談新經濟

成都下一個獨角獸很可能出在文創領域

成都新潮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進入了“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對此吳曉波表示,其實,獨角獸是群體出沒的,尤其是在蓄勢待發的新經濟領域。吳曉波非常看好“年輕”的成都發展新經濟,尤其是正在成都大力發展的新經濟六大形態之一的文化創意經濟,他說:“如果成都再出現獨角獸企業,我覺得很可能會出現在文創產業。首先,成都消費群體很大;其次,成都人非常熱愛生活,追求生活品質,這也可以從成都人幽默的性格、美食文化等方面看出來,所以相關創意層出不窮。”吳曉波表示。“我認為,成都這座城市帶有交易性或者說是交流性特點,而跟交易相關的部分,比如文化、流通、信息方面的產業,將會是新經濟快速成長的產業,所以成都非常適合發展新經濟。”

“成都新經濟發展潛力很大。但如何在新經濟領域創業?”吳曉波表示,新經濟其實並不是完全拋棄傳統經濟,而是在傳統經濟上新開出的創新之花,“所有的花都是在這片土地上長出來的,有的種子本來就有,只不過需要年輕人去重新定義。”如何創業,吳曉波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如果一片海洋中只有大魚,這個生態是不正常的,中小企業應該回到產品本身,比如成都的教育公司在全國很有名,如果能好好挖掘一下,相信其中也會產生重新定義教育行業的企業。”

分享會

移動互聯網對中國改變最大

在新書《激盪十年,水大魚大》中,吳曉波憑藉著特有的嗅覺和判斷力以及作家的獨特視角,演繹近1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歷程。分享會上,吳曉波列出一系列數據:最近10年,中國經濟總量增長了2.5倍,一躍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二,人民幣規模總量增長了3倍,外匯儲備增加了1.5倍,汽車銷量增長了3倍,電子商務在社會零售總額中的佔比增長了13倍,高鐵里程數增長了183倍······一組組亮眼的數字,讓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我看來,對中國改變最徹底的是移動互聯網。”關於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吳曉波認為,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化革命,造成了眾多新變革的可能性,“摩拜、滴滴、餓了嗎,這些基於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企業對大學生而言可以說是非常熟悉,而且移動互聯網企業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創業機會。”過去10年,水大魚大,未來10年又如何?吳曉波充滿信心地表示:“我相信,未來10年,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

“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我們年輕人要培養哪些能力呢?”面對意氣風發的大學生的提問,吳曉波也給出建議:“首先是不忘初心,這是最基本的;其次,在畢業時,要儘量成為自己所學領域內一個專業的人,這對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